美中高層經濟對話談崩?記者會突然取消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7年07月21日訊】7月19日,美中首輪全面經濟對話未取得實質進展。美方強調建立更加公平、平衡的經濟關係。而中方則回應,對話無法消除所有分歧。會後破例只由美方發表了簡短聲明,雙方取消了原定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美媒分析,川普(特朗普)對華政策或轉強硬。

這次在華盛頓進行的美中經濟對話,是中美新機制下的首次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由中共副總理汪洋帶隊,發改委、商務部、財政部、外交部、工信部及農業部的代表出席這次會議。美方則由商務部長羅斯和財政部長姆欽等官員出席。

美方單獨發聲明 雙方取消新聞發布會

綜合英美媒體報導,在為時一整天的雙邊會談後,美方發表了一篇簡短聲明,稱中方認同兩國的共同目標,即雙方應共同努力削減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但聲明沒有透露雙方在多大程度上取得了共識。

而中方官員沒有發表聲明。這打破了美中之前類似談判後雙方發表共同聲明的慣例。

對話結束後,雙方取消了召開聯合新聞發布會的計劃,但沒有公布理由。美國財政部長官員拒絕對本次首輪美中經濟對話發表評論,而中方代表汪洋在離開美國財政部大樓時,也沒有與記者交談。

美方:強調公平、平等和互惠貿易

美國財政部長姆欽在對話會上發表講話時,提出美國對這次對話的期望是:「能夠把重點放在具體和有針對性的承諾上,以應對短期和長期的戰略挑戰」。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指責說,去年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高達3470億美元。羅斯表示,這不是市場力量的產物,因此兩國貿易關係需要變得「更加公平、平等和互惠」。「我們必須通過增加出口美國製造產品到中國去,來創建更加平衡的貿易。」

財政部長姆欽強調,美中之間必須做到以下幾點:中方應該給在中國的美企提供同美國政府給在美國的中企提供的一樣機會;除了要解決由於中共政府對其經濟的干預而造成的不平衡外,還要解決中國的工業、農業、技術和網絡政策對美國就業和出口的影響;中美兩國要有一個高標準會談,來討論新的或者是修訂過的政策和法規,這樣全球的政府和個體都可以更好制定他們的政策和投資決策。

姆欽強調說,中國市場對外國公司打開大門,將最終促使他們向中國消費者提供更高質量的商品和服務。允許外國公司參與中國的金融業,將會有助於為一個更加強大的全球金融體系做出貢獻。

中方:對話不能立即解決所有分歧

中共副總理汪洋則表示,雙方應該保持一個健康的對話,北京和華盛頓一起合作解決分歧很重要,雙方不要開始走貿易對抗的道路。汪洋說:「對話不能立即解決所有分歧,但對抗會立即損害雙方利益。」

汪洋承認中國市場不夠開放,存在對外資企業的法規鬆綁、打擊仿冒和發展綠色經濟上等問題。汪洋也稱,美國高科技產品出口中國仍受限,且出口比例不斷下降。

《華爾街日報》:川普態度或轉強硬

《華爾街日報》7月20日文章稱,本此會談是全面經濟對話框架下的首次,標誌中美百日計劃的結束,同時也將檢驗兩國政府是選擇合作還是對抗。如果不能採取實質性措施縮小對中國3,47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白宮將面臨更大壓力,可能不得不考慮改變對華態度。

文章稱,川普近期逐漸偏向了更強硬的路線,包括批准向台灣出售武器的新交易,派出轟炸機和海軍前往南中國海巡邏,收緊了對涉嫌幫助朝鮮核計劃的中國企業和銀行的經濟制裁。

文章指,朝鮮問題尤其有可能影響川普的對華策略。川普早些時候表示,如果中方能幫助遏制朝鮮的核野心,也會在中美貿易中受益。但川普後來又表示,對中方在這方面的努力感到失望。這可能令川普更有理由收緊對華貿易限制。川普上週稱,在朝鮮問題上,美國能撬動中方的槓桿就是貿易。

黨媒:十九大之前或不宜大步改革

編輯部設在北京的「海外」黨媒多維網引述美國分析人士認為,中共十九大之前,中方不太可能出台更為大膽的改革舉措,包括在經濟領域。所以,川普政府繼續「觀望」的同時,也會繼續加大對華施壓(甚至制裁)的力度,並借十九大後對華國事訪問之機,達成美國對華貿易的一些利益訴求。

和中美外交與安全對話相比,此次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不「直接牽涉」朝鮮問題。但是,美國就朝核問題施壓中國的手段更傾向於「經貿手段」,所以他們並不放棄一切可以加大對華施壓的機會。

(記者雲濤綜合報導/責任編輯:唐睿)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