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將李靖 何以變身托塔天王?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7年09月11日訊】李靖原名李藥師,雍州三原人,晚年被太宗封為衞國公。他從小便有文武才略,一生打過很多仗,體現出高超的軍事才幹。在中國民俗中,把李靖附會為托塔天王,那麼李靖何以成為了托塔天王?

佛教神話和歷史故事中說,托塔天王是天界的最高軍事長官,調動四大天王和二十八宿出戰,部將有巨靈神、魚肚、葯叉等。

古代神話小說《西遊記》說:玉帝授予孫猴子弼馬溫職務,孫猴子嫌官小,一怒之下,反下天宮,玉帝決定擒拿他,於是,托塔天王李靖及其子哪吒三太子請求執行任務,二太子木叉也參加戰鬥。

考察佛教神話,有這樣一條發展軌跡:唐高宗執政初期,在洛陽龍門石窟造像,盧舍那佛像的左側便有托塔天王的形象。這是毗沙門天王,即佛教四大天王中的北方多聞天王。毗沙門天王在民俗中有廣泛的信仰。

《西遊記》成書時,托塔天王由毗沙門變成李靖,毗沙門等四大天王屈居其下,那吒成了第三子,第二子取名木叉,把托塔天王說成是李靖,當然需要充足的理由,那便是他具有傑出的軍事才幹。

李靖原名李藥師,雍州三原(今陝西省三原縣)人,晚年被太宗封為衞國公。他從小便有文武材略,受到身為名將的舅舅韓擒虎的誇獎:「可與論孫、吳之術者,惟斯人矣。」他一生打過很多仗,體現出高超的軍事才幹。

唐朝建立後,着手統一全國,到武德四年(621),平定南方割據勢力的戰爭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在此期間,李靖受命前往江陵(今湖北省荊州市)安輯蕭銑,這時,向唐高祖進呈平定蕭銑的十條計策。

高祖採納,任命宗室趙郡王李孝恭為荊湘道行軍總管,征發巴蜀士兵執行任務,考慮到李孝恭沒有軍旅經歷,就任命李靖攝行軍長史,全權處理軍事,統轄十二總管,從夔州(今重慶市奉節縣)沿長江而下,高祖同時部署三支偏師從其它方向配合作戰。

九月,秋雨連綿,江水暴漲。蕭銑認為三峽400里間水勢湍急,李靖不至於冒險行船,於是沿江不設兵防備。李靖決定出其不意,率軍出發。諸將都請求暫停行動,等天晴水退再說。

李靖說:「兵貴神速,機不可失。今兵始集,銑尚未知,若乘水漲之勢,倏忽至城下,所謂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縱彼知我,倉卒徵兵,無以應敵,此必成擒也。」

李孝恭同意,2000多艘戰艦順流而下,佔據荊門、宜都二鎮,進入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蕭銑的部將文士弘率數萬精兵屯駐清江,李孝恭打得他大敗而逃,繳獲戰艦300餘艘,斬首及淹死者將近1萬。文士弘糾集殘兵敗將再來戰鬥,又被打敗。當地總管蓋彥舉以五州之地投降唐朝。

唐軍逼近江陵,蕭銑傾全城兵力出擊,李孝恭準備出戰,李靖制止道:「彼救敗之師,策非素立,勢不能久,不若且泊南岸,緩之一日,彼必分其兵,或留拒我,或歸自守,兵分勢弱,我乘其懈而擊之,篾不勝矣。今若急之,彼必併力死戰,楚兵剽銳,未易當也。」

李孝恭不從,留下李靖守營,自己率領精兵出戰,結果大敗。

蕭銑部眾洋溢在勝利的喜悅中,只顧搶劫唐軍財物,亂糟糟一片,負重難以行走。李靖縱兵奮擊,大獲全勝,攻陷其水城,繳獲大量戰艦。李靖建議李孝恭把這些戰艦放入江中漂走,諸將都說:「破敵所獲,當藉其用,奈何棄以資敵?」李靖解釋道:「蕭銑之地,南出嶺表,東距洞庭。吾懸軍深入,若攻城未拔,援軍四集,吾表裡受敵,進退不獲。」

果然,一批批援兵看到大量戰艦歪歪扭扭順水漂下,以為江陵已經失守,不再前進。蕭銑無奈,只得開城門投降,其南方州縣紛紛歸附唐朝。

武德六年(623),投唐後,被任命為淮南道行台僕射的輔公祐在丹陽(今江蘇省南京市)發動叛亂,稱帝建宋。高祖詔令李孝恭為元帥、李靖為副元帥,統領七總管兵力,前往鎮壓。

李靖率領隊伍率先抵達丹陽,輔公祐驚恐萬狀,棄城逃跑,途中被抓獲,送丹陽處死,江南皆平。

武德八年(625),頡利可汗率領突厥十萬大軍寇掠山西,高祖部署幾支唐軍前往抵禦,諸軍不利,有的甚至全軍覆沒,只有李靖統領的江淮兵1萬人沒受損失。

貞觀三年(629)11月,太宗決定反擊突厥,李靖時為兵部尚書,被任命為定襄道行軍總管,節度李世責力、柴紹、薛萬徹等行軍總管,一共10多萬兵力,分4道出兵。

次年正月,李靖攻破定襄,頡利倉皇逃遁鐵山(今內蒙古白雲鄂博)。別部唐軍也取得輝煌勝利。

在唐軍的沉重打擊下,頡利十分恐懼,遣使入朝謝罪,請求舉國內附,自己來長安居住。二月,唐太宗派鴻臚卿唐儉等人赴突厥宣慰,李靖領兵迎接頡利。頡利見唐使來請,心裏很踏實。

李靖、李世勣連夜進軍,在陰山一帶俘獲突厥千餘帳。李靖派部將蘇定方率200騎為前鋒,乘霧前進,距離鐵山頡利牙帳七里時,頡利才發覺。頡利乘千里馬逃跑,唐儉趁勢脫身而歸。

李靖大軍趕到鐵山,斬首萬餘級,俘獲10餘萬。頡利想北度沙漠,由於路口已由李世責力把守,未能得逞。他改道走投吐谷渾,被唐西道行軍總管張寶相擒獲。突厥滅亡,唐朝的北部領土自陰山向北延伸到大漠。

李靖不僅有豐富的軍事實踐,還有精湛的軍事理論。貞觀十四年(640),李靖的夫人去世,太宗指示在自己的陵墓昭陵旁,修造李靖夫婦的陪葬墳墓,依照西漢名將衞青、霍去病舊例,墓前築闕,修成突厥鐵山和吐谷渾積石山形狀,以表彰李靖的特殊功績。

9年後,李靖病逝,享年79歲,和夫人合葬。

李靖的軍事成就遠遠高於唐代其他將領。高祖多次誇獎:「李靖是蕭銑、輔公祐膏肓」。太宗誇獎李靖道:「卿以三千輕騎深入虜庭,克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

唐代後來的名將為數不少,有的只是在政治上會來事,軍事並不突出,有的是蕃族出身,而且,比起李靖,他們都沒有水戰、步戰、騎戰的全面經歷,也沒有軍事理論著作。

因此,從唐朝到明朝民俗中一直把李靖附會為托塔天王。

(責任編輯:古風)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