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主義黑皮書》:大恐怖

10. 大恐怖(1936~1938)

關於大恐怖已有諸多著述。它在蘇聯也被稱為「葉若夫時期」(Ezhovshchina)。毫無疑問,當尼古拉.葉若夫掌管NKVD時(從1936年9月到1938年11月),蘇聯社會每個層面都感受到了鎮壓的效應,從政治局一直到街上被捕的普通公民。數十年來,大恐怖的悲劇在一片沉默中被忽略。西方只在莫斯科見到三場引人注目的公開審判,分別是在1936年8月、1937年1月和1938年3月。當時,列寧赫赫有名的同伴(其中包括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尼古拉.克列斯京斯基、李可夫、皮亞塔科夫、拉狄克和布哈林),承認與托派、季諾維也夫派或右翼托派政治團體組織了恐怖主義中心,密謀推翻蘇聯政府或暗殺其領導人,密謀復辟資本主義,實施破壞行為,逐漸削弱蘇聯軍事實力,並促動烏克蘭、白俄羅斯、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和蘇聯遠東獨立,從而縱容分裂蘇聯和幫助外國勢力……

作為幕後操縱的巨大事件,莫斯科這些審判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策略,使著迷的外國觀察員轉移對別處所發生的事情,尤其是對所有社會類別進行大規模鎮壓的注意力。這些觀察員先前曾對去富農化、飢荒和集中營系統的發展保持沉默。對他們來說,1936年至1938年的諸事件,不過是斯大林與其主要對手相鬥十餘年之政治鬥爭的最後一幕。這是斯大林主義熱月(Thermidor)式官僚與列寧主義保守勢力之間權力鬥爭的終結。後者始終忠於其革命承諾。

領悟了托洛茨基1936年出版的《革命背叛》(Revolution Betrayed)之主要思想後,1936年7月27日,法國日報《時報》(Le Temps)一篇社論的作者如是說:「俄國革命現在進入了其熱月時期。斯大林認識到,純粹的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不切實際,世界革命(universal revolution)只是一個神話。作為一名好的社會主義者,但最重要的是作為一個真正的愛國者,他了解意識形態和神話對這個國家所構成的危險。他的夢想可能是一種開明的獨裁,一種遠離資本主義的家長式統治(paternalism),但同樣遠離共產主義的幻想。」

1937年1月30日,《巴黎回聲報》(L’Echo de Paris)表達了幾乎相同的觀點,用略微詼諧和不客氣的措辭說道:「這個格魯吉亞大老粗不經意間加入了伊凡四世(Ivan the Terrible)、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和葉卡捷琳娜二世(Catherine II)的行列。他正在消滅的人,是依然忠於其惡魔事業的革命者,滿懷永久性毀滅意志的瘋子。」

也只有在1956年2月25日,赫魯曉夫「致蘇共第20次代表大會的祕密報告」中,才最終揭開了「1936至1938年針對領導人和黨員的無數違法行為」的面紗。在隨後的幾年中,一些領導人,特別是軍隊領導人,得到了平反。但對普通受害者卻繼續保持沉默。在1961年10月的第22次黨代會上,赫魯曉夫公開承認,「大規模的鎮壓……也衝擊了純樸敦厚的蘇聯公民。」但鎮壓的規模在沉默中被忽略了。這場鎮壓,他與他這一代的很多其他領導人都親身參與過。

在上世紀60年代步入尾聲之際,根據來到西方的蘇聯公民的目擊證詞,以及赫魯曉夫解凍年代(譯者註:指赫魯曉夫在上世紀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實行去斯大林化和和平共處政策後,蘇聯政治和文化上的解凍現象)流亡者出版物和蘇聯出版物中的證據,歷史學家羅伯特.康奎斯特率先勾畫出大恐怖的大體輪廓。他的一些關於權力結構和相關受害者數量的推斷,隨後遭到反駁。

康奎斯特的工作開啟了一場巨大的爭論,涉及多項議題,如恐怖在多大程度上是一種集權現象、葉若夫和斯大林各自的角色,以及有關受害者的人數。美國一些修正學派(revisionist school)歷史學家,對斯大林精心策劃了1936至1938年事件這一觀點提出質疑。他們強調1936~1938年鎮壓的異常規模,源於中央當局與愈來愈強大的地方當局之間日益加劇的緊張關係。在引用幾個過度狂熱的孤立個案後,他們認為,恐怖原本針對的是地方當局,但他們找到了無數替罪羊,並把恐怖轉移到這些人身上。地方官員試圖以這種方式,向中央當局顯示在與共同敵人的鬥爭中他們的警惕性和不妥協態度。

關於受害者人數出現另一個分歧。在康奎斯特及其追隨者看來,大恐怖導致至少600萬人被捕、300萬人被處決、200萬人死於集中營。修正主義史學家認為這些數字有點誇大。

儘管蘇聯檔案只是部分開放,也讓歷史學家得以用新的眼光來看待大恐怖。其它研究已經回顧了蘇聯政權最血腥的那兩年極其複雜的慘況。我們這裡的意圖就是處理這場爭論提出的一些問題,特別是恐怖在多大程度上是一種集權現象,以及受害者的類別和人數。#(待續)

(編者按:《共產主義黑皮書》依據原始檔案資料,系統地詳述了共產主義在世界各地製造的「罪行、恐怖和鎮壓」。本書1997年在法國首度出版後,震撼歐美,被譽為是對「一個世紀以來共產主義專制的真正里程碑式的總結」。大紀元和博大出版社獲得本書原著出版方簽約授權,翻譯和發行中文全譯本。大紀元網站率先連載,以饗讀者。文章標題為編者所加。)

──轉自《大紀元》譯者:言純均

(責任編輯:王馨宇)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