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關稅清單即將公佈 中共緊急擴大進口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6月14日訊】中共國務院周三召開常委會,做出決定要進一步擴大進口,並宣稱要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外貿平衡發展」。這個消息公佈的時間,恰恰是美國政府擬對價值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25%關稅的最終清單即將出爐之際,所以中方此舉被視為給一觸即發的中美貿易戰緊急降溫舉措。

中共國務院宣布將擴大進口 為中美貿易衝突緊急降溫

據中國大陸媒體報導,北京時間6月13日,中共國務院召開了一次常務委員會。會後當局即對外宣稱:為了「推進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維護自由貿易」,以及「倒逼國內産業改造提升」,國務院決定「在穩定出口的同時進一步擴大進口」。

會議確定,要支援關係民生的日用消費品、醫藥和康復、養老護理等設備進口,落實降低部分商品進口稅率措施,減少中間流通環節,清理不合理加價。

當局還宣稱要大力發展新興服務貿易,促進研發設計、物流、諮詢服務、節能環保等生産性服務進口;完善免稅店政策,擴大免稅品進口,增加有助於轉型發展的技術裝備進口。

此外,這次會議還提出,要優化進口通關流程,開展海關「經認證的經營者(AEO)」國際互認,清理進口環節不合理管理措施和收費等等。

外界注意到,中共國務院發佈上述消息的時機,恰恰在白宮此前提出的針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的最終清單出爐最後期限的前兩天。因此輿論認為這是北京當局為了盡可能避免中美貿易戰爆發而採取的緊急降溫舉措

美國宣布擬對價值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的最後期限

此前,白宮在今年5月29日宣布,為懲罰中共侵犯美國知識產權,將在6月15日前公布針對價值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25%關稅的最終清單,6月30前公布針對中方的技術領域投資限制以及強化出口管制,並在清單和政策公布後很快實施。

當時,中共外交部曾迅速回應稱,中國「不怕貿易戰」,如果美方非要實施加徵關稅的政策,中方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護自己的利益。

不過,中共國務院次日(5月30日)召開一次常務會議後即對外宣布:國務院決定從7月1日起,大範圍下調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其中服裝鞋帽、廚房和體育健身用品等的平均稅率由15.9%降至7.1%,洗衣機、冰箱等家用電器的平均稅率由20.5%降至8%,養殖捕撈類水產品等平均稅率由15.2%降至6.9%,護膚美髮等化妝品及部分醫藥健康類產品平均稅率由8.4%降至2.9%。

這次會議還宣稱,要加強保護外資合法權益,嚴打侵權假冒等行為,大幅度提高知識產權侵權法定賠償的上限等。

會議決定,對標國際提升投資便利化水平,將於7月1號前修訂完成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將清單內投資10億美元以下的外資企業設立及變更下放至省級政府審批和管理。

會議還宣布:當局將致力於改善外商投資環境,放寬市場准入,落實取消和放寬汽車、船舶、飛機等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的承諾;完善境外投資者制度,積極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原油、鐵礦石等期貨交易,支持外資金融機構更多參與地方政府債券承銷,等等。

學者:貿易戰的結果是兩敗俱傷 但中方更輸不起

海外有輿論指出:近期中美兩國政府先後都拋出了針鋒相對的加徵關稅清單,雙方目前正處於利害攸關的對峙狀態。如果這種狀況不能通過談判得到根本性的改變,貿易戰的爆發就在所難免。

今年3月下旬,正當中美貿易衝突開始升溫之際,清華大學教授孫立平在其微信公號上發文,分析中美貿易戰的前因和可能導致的後果。

該文提出的三點看法的要點分別是:1.貿易戰是美國戰略思維發生變化的產物;2.中共打不起,沒法打;3.中方大讓步會給企業帶來機會。

文章指出,美國總統川普之所以直到發表《新國安戰略報告》時,正式把中共列為頭號對手,是中國國內輿論界出現的一些「不明智言行」促使美國戰略發生了變化,至少是強化了美國從中方獲得的「威脅感」。

至於中美兩國的貿易戰的後果,文章表示:理論上,貿易戰必然導致兩敗俱傷;但實際情況是「中方更加輸不起」。

文章分析指出:「那些細節上的優劣勢是無足輕重的,關鍵是如下幾個因素:在資源方面,美國自然資源的稟賦可以使得其在閉關鎖國的條件下也能發展相當一段時間,而我們的資源嚴重依賴外部市場;最尖端的技術大多掌握在美國手裡,而我們要嚴重依賴美國的技術;我們的外匯絕大部分來自於美國,沒有這些外匯,必需的糧食、石油和芯片等都無法進口;美國有眾多的盟友,離開中國,雖然經濟也會受沉重打擊,但仍有廣大的市場,而我們則沒有這樣的條件。」

結論是:如果中美的貿易戰打到極端,對於美國經濟來說,至多是「重創」的問題;而對中國經濟來說,則是能不能繼續「生存」的問題。

文章推測:最終的結局,很可能是雙方在劍拔弩張一陣之後,通過談判以妥協讓步的方式來解決,但中方的讓步會更大,而北京最大的讓步是履行加入世貿時的大部分承諾,更大力度地對外開放。

文章稱,對於中國企業來說,這個影響要比貿易戰本身的影響大,這也許是意味着「某種機會」。

(記者唐迪報導/責任編輯:明軒)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