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古代的婦女節

黃曆七月初七,是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是中華的傳統節日。今年的七夕,落在2018年8月17日。

七夕的由來

據考證,七夕來源於對自然星象的崇拜,後被加入了牛郎織女的傳說,賦予其愛情的象徵。現被稱為是「東方情人節」。

傳說,天上玉皇大帝有七個女兒,其中最小的女兒聰明美麗、手藝精巧。天上皇宮中的重要織錦都由她來設計製作。

而在地上,南陽城西牛家莊裡有個忠厚的小夥子牛郎,父母早亡,跟著哥嫂度日。一年秋天,嫂子交給他九頭牛去放,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


明代《乞巧圖》。(仇英,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館藏)

正在牛郎無家可歸之時,他山上發現了一頭生病的老牛,老牛原來是天上的金牛星,因犯了過錯,被打下凡間。牛郎將老牛領上,正好湊夠了10頭牛,才敢回家見哥嫂。在牛郎的悉心照料下,老牛的病好了。

一天,七仙女和姐姐們偷偷下凡,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結識了七仙女。後來七仙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七仙女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鄰居,並教人們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人們都稱她為「織女」。

牛郎和織女在人間結婚,男耕女織,並且生了一兒一女。但由於七仙女下凡是違反天條的,王母娘娘親自下來,把織女帶回了天上。

牛郎是個凡人,上天無路,這時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騰雲駕霧飛上天。牛郎按照老牛說的做了,果然穿上牛皮做的鞋,拖著兒女,一起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湧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

後來王母娘娘慈悲,命天上的喜鵲每年的7月7日搭一座「鵲橋」,讓牛郎織女在喜鵲的肩膀上相會一次。之後,每年是日的夜晚,牛郎就把兩個孩子放在筐中用扁擔挑起,上天與織女團聚。

由於織女聰明美麗、多才多藝,在七月七日晚間,向織女乞求智巧,可以除去笨拙,變得眼明手巧,故亦稱為「乞巧節」;又因為參與乞巧活動的大多為閨閣婦女,因此又叫「女兒節」。

民間姑娘每到農曆七月初七,在牛郎織女「鵲橋會」時,姑娘們拜雙星(即牛郎星和織女星)、擺香案、供果品,穿針引線、搭接彩縷,進行各項乞巧活動。

是日夜晚,婦女們身著新衣、來到花前月下,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同時乞求上天讓自己也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

歷史上的七夕

東漢《風俗通義》記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相傳七日鵲首無故髡,因為梁以渡織女故也。三國時期的詩文也反映了這一內容:「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一旁,七月七日得一會同矣。」

古代文獻中有乞巧的記載,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中說:「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這一習俗在民間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唐詩云:「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及至唐宋,七夕乞巧之風日盛,宮中與民間同歡。《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

宋元之際的七夕乞巧也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書《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

可見當時,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的熱鬧景象,說明古人對乞巧節的重視。

而今,七夕節有了「東方的情人節」之稱,傳統的習俗活動已經消失。現代人的觀念裡,牛郎織女對感情堅貞不渝似乎成了迂腐。

現代人過多強調個人的情與欲的滿足,而不重視守禮。現代男女把焦點放在牛郎織女被迫分離上,一些偷情男女甚至心理投射自比為牛郎、織女,使得七夕節摻入了些許「被迫害妄想症」的變異內涵。

七夕習俗

同一個七夕節,在各地的節日活動內容不盡相同,人們或抬頭觀看牛郎織女的鵲橋相會,或在豆棚瓜架下聽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還有各種乞巧的活動。

拜織女:「拜織女」純是少女、少婦們的事。她們在月光下擺一張桌子,桌子上放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鮮花、束紅紙插瓶。拜織女的少婦、少女們,於案前焚香禮拜後,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著織女星座,向織女星默禱,希望自己長得漂亮,心靈手巧。

乞巧:在這一天用麵粉制各種小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與鮮果。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能賜以巧技。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擀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後折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巧手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是七夕節的應節食品。

拜魁星:俗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被視為主文章興衰之神,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這天祭拜,祈求考運亨通。古代士子中狀元時稱「大魁天下士」或「一舉奪魁」,都是因為魁星主掌考運的緣故。

臺灣拜「床母」:臺灣七夕除拜七娘媽之外,往往也另拜「床母」。

七娘媽是兒童的保護神,在閩南傳說中,織女的姊姊因為同情牛郎和織女的孩子沒有娘親,便暗中保護兩人的孩子使他們能平安長大。為了讓神能保佑自己的孩子,民間也把孩子送給七娘媽當義子義女稱作「拜契」。

據說,床母神是孩子夜晚的保護神。七月七日是床母的生日,家中有孩童的家庭,在當天傍晚時,在兒童睡的床邊拜床母;希望孩子快快長大。

在浙江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隻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表達了人們希望有情人長相廝守的美好願望。

古代七夕詩詞賞析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最初文學作品中牽牛和織女的形象,純潔靜默,似乎對兩人的分離的遭遇並無怨言,只是默默忍受注定的命運,自有一種淒美的意境。

及至後世的七夕詩,情感色彩逐漸轉濃。大詩人白居易的《七夕》詩寫道:「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此詩將愛恨怨憎的複雜情緒,濃縮在七夕一夜,情緒尤為強烈。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仙裙玉珮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這首唐詩,由天上寫到人間,再從人間寫到天上,表達了對織女的無限同情之感。

北宋詞人秦觀的《鵲橋仙》,可謂膾炙人口的名篇:「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尤其是末二句,立意高遠,別出心裁,在眾多的詞中脫穎而出,傳唱不衰。

明朝戲劇家湯顯祖,也有一首《七夕醉答君東》。詩中寫道:「玉名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作者在七夕之夜,教演新戲《牡丹亭》。《牡丹亭》是描寫男女之情的悲劇,與七夕的氛圍是吻合的,作者在此時不由倍加傷感,而演員卻無從領會,詩人似在嘆男女分離,又似在嘆知音難求。整首詩清麗脫俗,意在言外,言簡意豐。

(記者李蒨蒨報導/責任編輯:戴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