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奖 学者:关注失业

【新唐人2010年10月12日讯】(中央社记者谢君蔚台北11日电)诺贝尔经济学奖今晚出炉,由美英三位学者获奖。国内学者表示,他们关于搜寻理论及配对理论的研究,扩大应用至劳动市场,可解释摩擦性失业现象,对政策研订有相当贡献。

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由两位美国籍的戴蒙(Peter A. Diamond)、摩坦森(Dale T. Mortensen)以及英国与赛普勒斯籍的皮萨瑞德(ChristopherA.Pissarides)共同获得。

中央研究院院士胡胜正表示,戴蒙是因“搜寻理论(search theory)”获奖,这原是探讨货币的出现如何影响“以物易物”行为的“搜寻时间”;也就是找到其他人想换取自己拥有的物品,同时这个人所拥有的物品又是自己想要,期间所花费时间;而货币就在减少“搜寻时间”思考下出现。

他表示,“搜寻理论”后来被应用到劳动市场,毕业生开始找工作,也需经历“搜寻时间”,劳动市场此时自然出现失业;依此理论,即使充分就业,仍会有失业状况;因此,政策若能提高毕业生找工作的效率,也是“搜寻理论”的延伸。

胡胜正说,1970年代因美国失业率很高,当时“搜寻理论”最被广泛应用在劳动经济学。

东华大学管理学院长吴中书说,他在美国西北大学求学时,摩坦森已是“鼎鼎大名”的劳动经济学学者,将戴蒙的理论基础,应用在劳动市场研究。

他表示,这是指找工作时因为要获得资讯,会花上“搜寻时间”,因此短期会造成劳动市场中出现摩擦性失业。

他指出,“搜寻理论”后来也延伸出“配对理论(Matching theory)”,讨论层面甚至广及个体的搜寻,例如婚姻的配对。

此外,胡胜正指出,戴蒙最有名的理论,其实是“跨代经济模型(Overlapping generation model)”,将人口分为退休及工作的两代,经过30年后,退休的一代死亡、工作那一代转为退休,这种模型探讨年轻人储蓄与政策的关联。

他举例说,如果国民年金是政府印钞票提供,如何影响工作人口的储蓄行为及工作意愿?这可探讨货币如何影响经济,因此戴蒙的模型在文献上是“相当有用的分析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