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2个世纪 原湖北抗战老兵的百岁长寿秘诀

【新唐人2016年08月01日讯】俗话说:“人生70古来稀。”刘采芝走到生命的100个年头,亲历过惨烈的抗日战争,照顾、帮助过无数伤病员,历经枪林弹雨,出生入死。从中国大陆到台湾,又移民加拿大。跨越2个世纪,见证世事沧桑。她曾跟家人说:我这么长命,是因为以前做了好事,积了德所致。

爱唱军歌

“我是武汉‘战时干部训练团’的学生。”眼前这位百岁老人说地道而有节奏的武汉话,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充满自豪感,用客气的微笑跟客人打招呼。看起来精神不错,头发灰白,明显看到还有不少黑头发夹在其中,嘴唇还涂了一层鲜艳的大红唇膏。透过淡脂粉,仍然可以看出脸上的皮肤有光泽和弹性。

人到晚年就剩下回忆。老人最刻骨铭心的记忆,就是参加抗日战争那段艰苦岁月。年纪越大越明显,到临近90岁时,平时没事就喜欢哼军歌。最近几天,老人突然记忆力衰退,很多事情都表达不清了。唯独平时喜欢唱的军歌没有忘记。

果然,当听到“军歌”二字,老人立刻精神起来,拖着洪亮而长长地武汉腔:“哦,是军歌啊。”然后情不自禁地唱起来:“枪在我的肩上,血在我的胸膛……”歌声中弥漫着豪迈与悲壮。

战争是残酷无情的,当战争强加给中国人的时候,做为富家小姐的刘采芝放弃舒适的生活,17岁入伍,亲历过抗日战争最大的战役——武汉会战,把最宝贵的青春年华融入抗日救国的使命之中。这成了老人一生中最自豪的一段往事。

从富家女到抗战女兵

1917年,刘采芝出生于湖北武汉一个富裕家庭,外公是清代一品官,父亲是武汉电力局的负责人(具体职位不详),舅父是当地有名的盐商。据说当时武汉市整整有五条街是他们家的资产。刘采芝是家中独生女,父母的掌上明珠,百般宠爱。天天几个佣人跟着后面伺候,童年生活是要什么有什么。

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把中华民族拖入战争的深渊。1934年,为了抗击日寇侵华,中国上下一片沸腾,爱国青年纷纷投笔从戎。当时,刘采芝正临高中毕业,她也与五个表姐妹一起报名,考进当时国民党在武昌设立的“战时干部训练团”(后编入黄埔陆军军校编制)。当时的团长是蒋介石。

艰苦而严格的军训,彻底磨掉刘采芝的娇气,她成了一名合格的女兵。毕业时,黄埔军校学生被分配到各部队,并收到一把匕首作为礼物,那是在非常情况下为国捐躯用的。

亲历武汉会战 救护伤员

武汉会战,又称武汉保卫战 ,是抗战初期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和最出名的战役。刘采芝当时被分配到第六战区湖北部队,担任救护伤患官兵及军训、民训、政训等任务;也协助民间抗日组织医护训练,组织伙食站等。

“飞机在天上飞,扔很多炸弹,死了好多人,我被埋在下面。我从死人堆里爬出来……”老人还能想起当时的情景。当时,日本人的飞机飞得很低,子弹呜呜的叫,到处硝烟弥漫。”“大家就躲到墙角,很多同仁来不及逃,都被打死了。”刘采芝有好几次差点被打中,她说自己命大。

那时,很多伤兵被送到医院,有坏人见到伤兵身上有值钱的东西(如金戒子之类),就去抢。刘采芝就去抢回来,还给伤兵。那些伤员从战场下来,不是缺胳膊、少腿,就是一只眼睛没了,她觉得这些军人很可怜,就全力保护他们,照顾他们。兵荒马乱的年月,家人惦记战场上的亲人,刘采芝就帮这些伤兵写信报平安。那时,她救护过无伤员,也救过很多人的命。

当时,日本已从南、北、东三面包围武 汉,为了保存实力,打持久战,国民军最高指挥官蒋介石决定放弃武汉,向西南撤退。刘采芝随部队由湖北武汉到湖南长沙、衡山、衡阳,由广西南宁,再到贵州, 最后到达四川重庆。一路徒步行进,一边打一边撤退,一路上十分艰苦。既要打日本兵,还要救护伤员,常常一走就是连续1、2天。

途中,飞机扔炸弹,他们就躲到山洞里,几千个人挤在一起,呼吸都困难,还要救护伤员。有时经过村庄,老百姓都逃难躲起来了。晚上没地方住,他们就把老百姓的房门拆下来当床,第二天早上又把门装回去,再继续往前走……

慈爱的母亲

抗战期间,刘采芝遇到同事葛佛民,并相爱结婚。到达重庆时,刘采芝生下长女。直到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夫妻双双脱下军装,并于1947年随夫赴台湾,接替日本人留下的工作。然而,国共内战爆发,中国人民再次承受战争的痛苦。从此海峡两岸的亲人,一水之隔,再也不能相见。这成了刘采芝一生之最痛。

从大陆到台湾,刘采芝已先后生下五个儿女。41岁那年,刘采芝从工作岗位上退下了,全职在家相夫教子。儿女们一个个长大成人,成了她最开心的事。对儿女总是无私慷慨。好东西都要先给儿女,好吃的东西一定要让儿女先吃。几十年如此,直到至今100岁了还是这样。

亲历过战争的残酷无情,也见证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无尽的苦难。刘采芝彻底改变了,从过去生活极其奢侈浪费的人,变成一个吃苦、勤劳、节俭的人,甚至节俭得近乎小气。衣服很破了也不舍得扔;东西很旧了也舍得不丢。战争的毁灭性使她特别珍惜生命,珍惜所有的东西。

平静而快乐的晚年生活

1977年,刘采芝和先生移民加拿大。当时两夫妻一个70多岁,一个60多岁,还去找工作发挥余热,直到退休。平时生活简朴,喜欢运动。90岁以前,每天在家里做运动。饮食从未有特别之处,有什么吃什么。

老人生性乐观豁达,喜欢热闹。退休后喜欢画画,做手工,唱歌,跳舞等,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每年夏天在多伦多举办的“二战勇士节”,她每场必到。2012年是她最后一次参加二战勇士节游行。有一次,她做为妇女队长,获得游行表现第一名。

刘采芝的儿子葛先生说,母亲是个幸运人,福大命大。小时候受父母长辈宠爱;结婚后受丈夫宠爱;老年后又有儿女敬爱。老伴去世后,平时由儿女们轮流陪护。 晚辈们经常上门探望,老人生活也很开心。但毕竟年事已高,体力日渐衰退,有时也会流露些许忧郁,感觉这个时代不再属于自己。

为了不打搅老人休息,采访适时结束。望着老人离去的背影,记者心怀敬意,向这位为中华民族尊严和领土完整奉献过青春热血的老人致以深切的祝福。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凯欣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