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四千万人为何饿死:反瞒产

【新唐人2017年09月11日讯】1959年的庐山会议后,中共发动“反右倾”斗争,错失阻止大饥荒的机会,而之后的暴力“反瞒产”,又使陷入饥荒的农村雪上加霜。今天的“百年红祸”特别报导,继续来看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裴毅然分析大饥荒的原因--“反瞒产”。

1958年大跃进开始,各地浮夸式的虚报高报粮食产量,大放“卫星”。但吹嘘出来的粮食填不饱肚子,大饥荒随即在第二年爆发。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裴毅然:“本来1959年在庐山会议还有一次纠正的机会,因为认为这么搞,搞人民公社再搞大跃进不行。但是由于彭德怀的一封信,会议危及到毛泽东个人政治的威望,所以他决定要把彭德怀摁下去,维护自己在党内的威信。摁下去的后果就是要承认不够左,还要继续左。”

庐山会议后,毛泽东发动“反右倾”斗争,大量党内敢说真话的人遭到批判处分,大跃进温度不降反升,更多人饿死。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的裴毅然教授认为,这是造成大饥荒的第四个原因。

裴毅然:“这个时候河南信阳已出现饿死人,地委书记路宪文指令各县:不准农民生火做饭;不准外出逃荒;不准向上级反映情况。当时凤阳县规定死人后有四个不准:不准浅埋;不准哭;不准埋在路旁;不准戴孝。包括邮局寄信都要扣下来,所以地方干部长期向上面隐瞒饿死人的信息,因为各级干部都明白上下有别,农民的肚子远不如上司的印象重要。”

1959年,粮食减产已成定局。国家征粮标准被浮夸风吹得落不下来,但粮食却收不上来。中共中央认为是农民隐瞒私分,于是在全国展开了“反瞒产”。

裴毅然:“(大饥荒)第五层原因就是‘反瞒产’。共产党认为,农民还是有粮食的,而且是有财产的,是你们自己隐瞒财产。当时由于往上调粮食不够,全国粮食很紧张,有的城市甚至只有一天粮食。城市里面要一旦断粮,那影响就大了,那怎么办呢?那就要把农村的粮食调过来。”

参加过《湄潭县志》编纂的刘兴盛,2007年在《炎黄春秋》发表文章,披露贵州湄潭县的“反瞒产”运动,从1959年11月到1960年4月初,5个月间造成全县共饿死12.451万人,甚至出现了人吃人。几乎同一时期,河南信阳发生更大的饿死人惨剧。据信阳地方1961年呈报中共中央报告显示,当地至少100万人非正常死亡。

裴毅然:“1959年全国粮产量是3400亿斤,征购就拿走了1200亿斤,拿走了三分之一强,但是农村的人口是80%以上,那这个比例没法弄,所以1960已经大面积出现饿死人,但是粮食部还以为天下太平,因为信息没有及时报上来。所以说把农民的存粮挖完,也是造成大饥荒的重要原因之一。”

“反瞒产”普遍使用暴力,《墓碑》作者杨继绳曾透露,刑罚有十几种,包括毒打,活埋,点天灯,捅妇女阴道等,有人被酷刑致死。

整个农村哀鸿遍野,饿殍满地,但越是党性强,紧跟中央政策的干部则越显得不在意。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李井泉在三年大饥荒期间,仍外调粮食147亿斤,不断供给中央和其他城市,使得“天府之国”四川省饿死至少上千万人。

而人们没想到的是,就在全民挨饿的时期,中共仍在大量出口粮食给其他国家。这使得老百姓雪上加霜,请关注下一期中国禁闻。

采访/常春 编辑/尚燕 后制/陈建铭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