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露冷秋分至 顺时承俗好养生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7年09月23日讯】秋分,是24节气的第16个节气。每年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时为秋分,2017年的秋分时间交于9月23日4时01。

秋分之“分”为“半”之意。古籍《春秋繁露》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无极昼极夜现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八月中,解见秋分”“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就是说,秋分之日居秋季九十日之中,平分了秋季,从此进入晚秋时节。

中国古代把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渐盛,雷声越来越少;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礼记》注曰:“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秋天降雨减少,天气干燥,河水、湖泊开始干涸。世间万事万物事物在此时呈现出收敛、积蓄的景象,为冬天做着准备。诗人笔下的“风清露冷至秋分,杨柳蝉嘶不复闻”、“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正是秋分时节的写照。

秋分习俗

秋分日是四时八节的八大节之一,流传了很多的习俗,如祭月、拜神、送秋牛、吃秋菜汤,等等。

祭月

据考证,中秋“祭月”的传统,其实最开始是在秋分这一天进行,只不过后来因为这一天不固定,而且处在黄历八月下旬,常常不一定都有圆月。为了避免祭月而无月,所以后来人们就把“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周礼》中已经有记载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并有“中秋”一词。到唐代人们更为重视祭月的风俗,并且把中秋节定为固定的节日,唐太宗时已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明确记载。到明清时期,中秋节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送秋牛

在古代,秋分时候还有一种别致的习俗。就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黄历节气,再印上农夫耕田图样,挨家挨户去送,名曰“秋牛图”。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说唱的人,言词随口而出,句句合辙押韵,内容主要是提醒秋耕、顺应农时、祝福收成的吉祥话。

吃秋菜汤

古人将采回的秋菜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民间流传:“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粘雀子嘴

秋分之日,民间这一天部分地区农民按习俗放假休息,家家户户要吃汤圆,与春分之日雷同,还要将十几个或二三十个不用包心的汤圆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这就是传说中的“粘雀子嘴”,寓意是阻止雀子不要来破坏庄稼,保佑当年五谷丰登。

竖鸡蛋

秋分还流传一种“竖鸡蛋”的游戏,也称“立鸡蛋”。秋分这天是南北半球昼夜平分的日子,地球地轴与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非常有利于“竖蛋”,这个游戏在春分时也有,并且已经流传到世界各地。

秋分养生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附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因此,秋季要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秋分时节,树叶飘落。“落叶满阶红不扫”的景象容易令人悲秋。

防悲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分过后,万物枯败。古人感叹“三秋半去吟蛩逼,百感中来醖蚁消”;人们从物候的变化中推己及人,感同身受,难免产生垂暮、悲秋的情绪。

秋分养生首先宜注重精神调养,应保持神志安宁,减缓秋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可多穿艳丽色彩的衣服、多晒太阳,都有助于改善情绪。

防秋燥


秋分时节,可多食润燥的炖汤。(许享富/大纪元)


秋分时节,降水量明显减少,天气干燥,身体容易因为缺水而出现“秋燥”现象。中国古代医学认为,人的五脏是根据五行之气而命名的,同时,时令又依其五行之气的属性影响着各脏器。

《黄帝内经》中说“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古人认为天气急切故生燥,金燥而有声故生金,辛味之物都是金气所生的,而辛味之物先生长于肺。所以,秋之金,内合于肺,燥气主之。

对抗秋燥主要以增液生津为主。在饮食上应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百合、银耳、秋梨、糯米、芝麻等柔润食物;同时少食葱、姜等辛辣食物,更不可过食寒凉冷饮,可适当多吃些酸。

防秋凉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开始天气转凉。夜越深,寒气越重,也更易侵入体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防止寒气入体。

(文:李倩倩/责任编辑:王安平)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