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敏:中共央行数据报告暗藏危机

11月13日,中共央行发布2018年10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报告显示,10月末,新增人民币贷款、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狭义货币(M1)增速、广义货币(M2)增速等4个数据──1个环比腰斩,3个创出新低,同时4个数据全部远逊于预期。

稳预期虽是“六稳”之末,却是其它五稳的基础,预期不稳,信心不稳,反映出经济活动──不论是供给侧还是需求端──持续趋弱不振。

市场机构对新出炉的10月金融数据已有很多专业点评,这里换一种简化、通俗的表述。

新增贷款中,居民长期贷款大幅下降,主要说明民众买房步伐放缓。社融规模坍塌,主要说明企业融资意愿非常薄弱。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其流动性仅次于M0,而M0与消费密切相关的,所以M1创新低,企业流动现金和老百姓手头都创新低。M2表现的资产价格,普遍聚焦房产和投资两大块,楼市被严控,股市陷低迷,M2怎能不创新低。

今年电商“双十一”购物节的数据也说明一样问题,今年全网销售额同比增长23%,而前几年全网销售额平均同比增长都超过45%,今年销售其实也是消费的增速已经双双严重放缓。还有一些非必需品(可选消费)以及大型家电、家具等大件商品的销售减弱,除了表示民众房贷支出压缩其它消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更多民众买不起房,楼市成交量下滑。

不论央行统计数据,还是“双十一”数据,皆显示民营经济活力持续收缩,可以说进入艰难时刻。

据相关统计,截至 2017年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2,726.3万家,个体工商户达6,579.3万户。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超过60%,占税收比重约为50%,而占就业比重则约为80%,对新增就业贡献的占比超过90%。

现在也就清楚为什么这段时间央行等金融高层近乎“掏心”的向民企喊话,这不只因为民企是“创汇”的主力军,没有贸易顺差,人民币很危险,而且一旦民企不稳,对GDP、对税收,都是雪崩效应,尤其是这80%的就业人口将受到失业威胁,已经疲弱的内需更难提振。

除了资不抵债、需要贷款还钱的问题民企,目前对正常经营的民企来说,最缺的并不是融资,而是生产出的东西卖不出去的问题。在如今经济下行,内需不振,订单减少,政府能不能降低土地和原料成本?能不能不搞“朝三暮四”的减税?其它国家政府对这些没问题,但中共政府不可能,否则早做了。

其实中共不是不清楚什么政策对民营经济真正好,但共产党与民对立的本质决定了真正利民的政策会动摇其政权。这次央行最新金融数据,继续透露出经济状况愈来愈多不稳的迹象。对中共而言,最糟糕的都不是数字本身,而是这些数据在削弱人民对中共这个政权的信任,也就是在累积其执政危机。

──转自《大纪元》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刘明湘)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