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侃而谈(131):﹕“神话与传说”之夜

【新唐人】方菲:金然﹐阳历年的时候我们曾错说成了农历新年﹐结果好多观众写信给我们指出来。

金然:哈﹐我当时看到反馈的时候挺尴尬的﹐不过﹐礼多人不怪﹐就当是我们给观众拜了个早年。

方菲:你倒挺会说﹐上次我们讲要谈“大事”﹐那这次我们来谈谈“喜事”-全球华人新年晚会﹐好不好﹖

金然:好啊﹐这次全球7场晚会都非常成功﹐特别是纽约场﹐火爆到场外居然有人在卖假票赚钱。

方菲:我觉得象你们这样的摄像师﹐天幕师啊﹐幕后英雄真是很辛苦。

金然:还好了﹐这次我们出动八台大型摄像机联机拍摄﹐特别是纽约场我在幕侧机位﹐从这个角度看晚会﹐你就是出多少钱也买不到这样的VIP位置。

[全球华人新年晚会精彩片段]

金然:哎﹐你知道晚会当天有一个片段把我逗坏了。

方菲:什么﹖

金然:就是男主持ADAM抱着一个假的鸡出场﹐而且还说那只鸡的要求是希望大家鸡年都不吃肉。

方菲:哈哈﹐我也是直乐。

金然﹕哎﹐你知道一般人都知道今年是鸡年﹔但是按中国最传统正宗的历法计算﹐今年是农历乙酉年。

方菲:你说到这个﹐这还是我不太清楚这个是怎么计算的啊﹖

金然:这其实是农历的干支纪年法。就是有“十天干”﹐象“甲、乙、丙、丁”等等﹐还有“十二地支”﹐包括“子、丑、寅、卯”等十二个符号。每年都是一个天干配上一个地支,这样60年循环一次。比如今年是乙酉﹐那么要再过60年才能再碰到下一个乙酉。

方菲:哇﹐听上去蛮深奥的。我想每一个天干﹐地支可能都代表着什么﹐而为什么是十天干﹐十二地支估计也都有它的内涵。

金然:其实中国文化中许多东西听上去都蛮“神”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新唐人这台晚会的主题是“神话与传说”。因为晚会尝试把中华文化中最纯正﹐最精华的一面展现给观众。

[FILLER]

方菲:金然﹐这台晚会中哪一个节目你最喜欢﹖

金然:喜欢的节目不少﹐不过有一个节目给我印象最深。就是悉尼舞蹈团的演员王学军表演的独舞“天问”。

方菲:对于舞蹈﹐我是门外汉。不过看王学军的舞蹈﹐确实让我有一种收放自如﹐酣畅淋漓的感觉。

金然:你知道悉尼舞蹈团是澳大利亚首屈一指的当代舞蹈团﹐而王学军又是其中唯一的亚裔舞蹈演员。哎﹐要不要一起来看看他们的表演风格﹖

[放悉尼舞蹈团王学军表演片段]

方菲:哇﹐看王学军跳当代舞﹐真是和他在天问中的形象大不一样。 那他为什么改变风格﹐创作了这么一支相当中国化的舞蹈﹖

金然:那我们来听听王学军自己是怎么说的。

[王学军采访片段]

[FILLER]

金然:哎﹐方菲﹐这次晚会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节目呢﹖

方菲:嗯。。。我觉得有一个节目蛮独特的﹐就是一开场那支舞蹈兰花花。我喜欢它的音乐﹐也喜欢它的舞蹈。

金然:嗯﹐这好像是一个把西方舞蹈和中国民间音乐结合的一种尝试。

方菲:它的舞蹈风格是蛮现代的﹐不过也加进了不少东方的东西。我听这个舞蹈的编舞Tysan介绍﹐象舞蹈中的旋转啊﹐手势啊﹐都是很东方的。

金然:我听说Tysan的母亲崔容容女士是小舞剧“铁杵磨针”的编舞﹖

方菲:是啊。Tysan的母亲来自台湾﹐她爸爸则是犹太裔的美国人。所以她从小受东西方文化的熏陶。5岁就开始接受正规的芭蕾舞训练。在晚会前的新闻发布会上﹐她描述了创作这支舞蹈的过程。

[Tysan在全球华人新年晚会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片段]

金然:我在现场没能好好看节目﹔后来从电视上看到这支舞蹈﹐她背后的天幕是黄土高坡﹐衬托着前面旋转的西方舞者﹐确实给人一种挺大的反差。

方菲:一般来说﹐东西方观众由于文化的不同﹐喜爱的节目也会不一样。不知道这支舞蹈能不能让东西方观众都喜欢。

金然:这支舞蹈我不知道﹐但有一个节目﹐我敢说东西方观众都喜欢。

方菲:噢﹖是什么﹖

金然:就是这次在DC﹐戚晓春女士的二胡。

方菲:哎﹐我非常同意。她去年拉的一首二胡曲“春”﹐我觉得太美了。到现在它的旋律好像还在我耳边。

金然﹕今年她在DC拉了一曲也是她自己作曲的“缘”。演出结束后有西方观众说﹐他最喜欢的节目就是哪个“两根弦的”

方菲:呵呵﹐我想没听过戚晓春的美妙琴声的观众不必遗憾﹐您可以上我们网站在线观看。另外我们的DVD马上就要上市了﹐这么多精彩的节目﹐很值得收藏啊。

金然﹕那我们就在戚晓春的二胡曲中﹐和观众朋友说再见吧。

方菲:观众朋友们﹐祝您鸡年好运﹐合家安康。

[戚晓春二胡曲“缘”片段]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