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老北京人消夏习俗

【新唐人2013年12月13日讯】老北京的普通市民昔日是没有条件外出旅游避暑的,只有守着老窝度苦夏。北京农谚云:“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按照正常年景,北京农历五月常干旱,且高温天气频发,气温35℃,最高可达40℃。到农历六月,如果连续出现几个连阴天,天气闷热,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丰收在望,就有希望秋后吃饱饭了。北京人认为最佳温度是25℃。

搭凉棚

老北京人在中共建政以前,大约有10%的人住四合院。1949年北京拥有200万人口,大约有20万人口是住四合院的。住四合院,如果能搭个凉棚,这年夏天就可以安然度过了。……

凉棚是大人们乘凉休闲之地,朋友间摆上一壶好茶,下几盘围棋,很是惬意。凉棚下也是儿童游乐玩耍的场所,如跳皮筋、翻花绳、跳房子、拍洋画、摔元宝,听话匣子广播。……

吃凉面

北京人讲究吃,但皆以面食为主,夏令食品亦然。民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炎热的夏天,桌面上有……

老北京炸酱面也是很有名的,夏天吃冷面拌麻酱,颇有风味。在饭馆卖麻酱面的少,因为嫌钱少。在家中,吃麻酱面要比吃炸酱面省钱。

还有刀削面。北京人爱吃山西刀削面,要是再配上山西老醋,那就更绝,醋香扑鼻,回味悠长。夏季天儿热,选择过水的刀削面,同样筋道、好吃,而且还爽口。

喝冷饮

冷饮也能消夏祛暑。老北京最经济的冷饮是:绿豆汤、酸枣汤和酸梅汤。家庭会制作,商店也有出售。

北京酸枣汤是一种纯天然饮料。在北京的西山上,随处可见小酸枣树,农民称它为酸枣棵子。每当秋季,均有红熟的枣果挂满枝头。……

喝酸梅汤

《燕都小食品杂咏》有咏酸梅汤的诗一首:“梅汤冰镇味酸甜,凉沁心脾六月寒。挥汗炙天难得此,一闻铜盏热中宽。”当时卖酸梅汤的小贩,手持两枚铜盏,敲出响声,走街串巷。……

还有“雪花酪”和汽水。“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北京一至夏季,崇文门外的花市集和隆福寺庙会上,都会有小贩推着独轮小车,上面放着一只圆木桶。圆木桶的横梁下,安放着一只圆洋铁桶。木桶和铁桶之间,放着大小不齐的冰块,冰块上撒着盐粒。……。

与此同期,北京开源汽水公司创办。生产万寿山牌汽水,说是用西山玉泉山的水制成的。汽水有柠檬的、橘子的、香蕉的……人们喝汽水,气沫四溢,消夏祛暑。当时这种冷饮只能为有钱的人食用,平民百姓很少享用。到20世纪50年代,北京大力发展冷饮事业,汽水、冰激凌才逐渐大众化了。

说到冰镇冷饮、冰镇水果、冰镇小吃,不能不说说冰窖。老北京城内外共有冰窖20余座。其中有御用冰窖,也有民用冰窖。……

喝银耳莲子羹、荷叶粥以及吃凉粉

银耳莲子羹是北京小吃中夏季食用的品种。做法是将银耳、莲子洗净,浸泡后,上笼用旺火蒸化。……

凉粉也是北京小吃中夏季食用品种。卖凉粉的小摊也同时卖扒糕。凉粉要用绿豆制的淀粉为原料。……

还有一种叫漏鱼的凉粉,它将开水搅拌后和绿豆淀粉,倒入漏勺,淀粉从漏勺的洞内漏出,像蛤蟆骨朵儿,一头圆一头带个小尖儿,漏入盛有冷水的大盆里,飘浮其中。……

吃西瓜和江米藕

夏季西瓜上市,是最便宜的“水果”。早年正阳门外、阜成门外、德胜门内,都有果子市,批发零售西瓜。……

江米藕为北京清真小吃。《燕都小食品杂咏》有诗云:“江米都填藕空中,新蒸叫卖巷西东。切成片片珠嵌玉,甜烂相宜叟与童。”并注说:“江米藕者,以江米入藕孔中,蒸烂后,沿街叫卖。切成小片,蘸白糖而食之。”

去露天地方消夏

夏季的北京酷暑炎热,熬历三伏。但早年,北京是没有公园纳凉的。只有皇家禁苑仅供皇室纳凉。老百姓只好按九门住地,借护城河的长堤柳荫,挹风纳凉。老北京有三处消夏胜地,一是地安门外什刹海;一是东便门外二闸;一是西直门外高梁桥。

什刹海。元代称海子,又称积水潭。今称什刹海前海、后海和西海。当年夹堤杨柳,盈水荷花。西边一堤,路既宽敞,柳尤茂密,隔为两塘,水色交溢。……

高梁桥。高梁桥即是当时乾隆皇帝或慈禧太后由此搭乘龙舟去清漪园(颐和园)避暑的码头,其水域称高梁河,也称长河。两岸垂杨交覆,汇为荫凉;近堤小阜,野花杂生,五颜六色,聚而成锦;偶有野鸭水禽,拍翅惊飞,曳起水花,更增凉意。沿岸寺庙很多,听钟声,烦恼清。树荫下,茶棚不少,品香茗,而观碧波,心境悠悠,暑热全消,一身清爽。整个一天的烦暑苦热,都消失了。

老北京的夏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对普通市民来说,酷暑之下,能够看看水,喝点冷饮,吃点冷食小吃,过安定日子,就心满意足了。

文章来源:北京市档案信息网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