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筒:资于治道 《资治通鉴》问世

【新唐人2015年11月19日讯】今天是《资治通鉴》完成,进献皇帝御览的日子。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部闻名遐迩的历史巨著。

《资治通鉴》是中国首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司马光、刘攽、刘恕及范祖禹合著,又由司马光定稿。全书共354卷,上起周威烈王23年三家分晋,下到五代末期后周世宗显德6年,贯通1362年12个朝代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司马光自少爱读编年体史书《春秋》,撰写《通鉴》“专取关国家盛衰,系民生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诫,使前后有伦,精粗不杂”。时值英宗“雅好稽古”,于是藉国家之力用19年写成通史,在神宗期间完成。神宗认为这部著作“有资于治道”,定名为《资治通鉴》,并亲自作序。

《通鉴》着重政治军事方面,也被后世称为“帝王之书”,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而这也正是历史被传承的意义所在。中华民族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不间断信史承传5千年的民族。但自从中共执政以来,由于自身不光彩的来历和不合法性,不但扭曲历史名词,更公然改写史实,被《纽约时报》批评为“越近代的历史越扭曲”。按照柏克莱加大新闻学院院长夏伟教授的说法,这些行为都是为了让历史为其利益服务。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