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天奇:《人民的名义》热播内幕 习王破李长春禁令

大陆反腐剧《人民的名义》热播,背后涉及习近平、王岐山打破江派常委李长春刘云山长达十余年的禁令。该剧罕见由最高检察院影视中心牵头制作,隐现王岐山主导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中纪委扩权兼并最高检察院的反腐职能;最高检察院近期开放举报正国级也即常委级别高官,也可佐证这一点。

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于2017年3月28日起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档次播出,被称为“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剧”,引发收视热潮与网路热议。剧中出现副国级贪官。有网民评论称,这部剧尺度好大,暴露了从中央到地方,公检法系统无非是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姻亲关系、同乡关系、主仆关系,子承父业,兄终弟及,盘根错节之严重,为中国历代所不及。而民意问卷调查显示,高达65.2%民众回应称,“尺度再大也没有现实大。”

《人民的名义》热播,除了因为该剧被认为尺度较大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去十多年大陆鲜有反腐剧制作;此次该剧曝光中共腐败的冰山一角,与习当局的反腐行动相呼应,给民众感官与心理上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刺激;其社会心理效应应该还在发酵。据悉,由中纪委及公安部分别主导的反腐剧也将后续播出。

李长春刘云山曾封杀反腐剧十余年

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中国大陆拍摄过大量反腐题材影视剧。2004年4月,中共国家广电总局下发通知,要求全国所有电视台在晚间黄金时段不得播放渲染凶杀暴力的涉案题材影视剧。此后,反腐剧进入约十年的“沉寂期”。2004年至2014年,仅有《我主沉浮》、《高纬度战栗》等少数几部反腐题材电视剧播出。

而2004年至今,主管中共文宣与意识形态系统的先后是江派大佬李长春与刘云山。李长春2002年11月至2012年11月任政治局常委,分管文宣与意识形态;刘云山2002年10月至2012年10月任中宣部部长,2012年11月至今任政治局常委,主管文宣与意识形态。

李长春与刘云山的禁令在十八大后被王岐山逐渐打破。王岐山掌管的中纪委权力扩展,独立性、权威性加强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成立了宣传部,由其亲信肖培担任第一任宣传部部长。中纪委的官网“独立”率先宣布许多重大案件和高级官员被拿下的消息。

而以往,中共所有涉及宣传的重大事情、消息都归中宣部管,“权威消息”都是由中宣部管辖的《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共央视根据上面的指示、定调而公布。

2016年10月,六中全会召开前一周,由中纪委宣传部及央视联合制作的8集反腐记录片《永远在路上》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出镜的都是“大老虎”;他们在片中头发花白、面容憔悴,并表示“忏悔”。

2017年新年伊始,中纪委再次推出反腐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共广东省原纪委书记朱明国、中纪委原纪检监察室主任魏健等纪检系统落马官员在专题片中露面。

在反腐宣传领域,中纪委网站实际已与刘云山把持的中共宣传口分庭抗礼。

《人民的名义》罕见由最高检察院牵头制作

《人民的名义》是继中纪委两部反腐记录片之后,被官方高调推出的反腐电视剧。值得关注的是,《人民的名义》由最高检察院影视中心牵头制作。

据报,随着2013年之后习王反腐“打虎”行动的开展,反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2014年底,最高检察院影视中心在征得时任中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李京盛的同意后,邀请政治小说家周梅森创作一部反映现实的反腐题材电视剧。

周梅森完成《人民的名义》剧本后,经历了多轮投资方和发行方集体撤资,先后撤资的投资方共计数十家。该剧开机时仍有2,000万元人民币资金缺口。最终仅剩的5家投资方均为第一次投资电视剧的初创公司。2016年2月至6月,该剧于北京、南京、泰州、句容、重庆等地拍摄取景,其中95%左右的镜头是在南京拍摄完成。

该剧的发行也历经波折,与该剧接触过的中共央视、江苏卫视等多家电视台最终均因出价太低而没能购买。直到2016年5月,投资1.2亿元人民币的该剧才被以播出娱乐节目见长的湖南卫视以2.2亿元人民币买下,购剧协议中约定2017年1月15日交片。

《人民的名义》热播后,剧中正派人物的主角是一名检察官侯亮平,引外界热议。有消息称,十八大之后,王岐山掌管的纪委系统在反腐中起决定性作用,而中共检察院系统的反贪功能被弱化。因此,检察系统希望通过电视剧的方式,向外界宣传检察系统反腐的作用,同时就纪委系统扩权兼并检察机构进行某种议价式公关。

还有报导声称,中纪委并不满意该剧对反腐肃贪的表现手法,认为这只是检察系统不满纪委扩权的一次抗议。

外界通过该剧将最高检与中纪委对立的解读,一种可能是,有着某种目的的故意引导,另一种可能是,解读有失偏颇。

十八大后,习近平、王岐山以从未有过的力度掀起反腐风暴,清洗江派高官。在这种背景之下,作为江派长期把控的政法系统重要机构之一的最高检察院主动打破江派常委李长春、刘云山的禁令,拍摄反腐剧,宣扬习、王的反腐行动,可能性不大。该剧能够开拍,应该是在习、王的授意甚至施压之下才得以进行的;其过审、高调播出也应该是习、王同意并有意部署。

据陆媒报导,《人民的名义》是最高检察院影视中心同期制作的多部现实主义反腐剧之一,另有《天网行动2015》、《跨国追贪》等。

“天网行动”与“跨国追贪”都是习、王针对江派外逃贪官的重点反腐行动。这些题材与《人民的名义》同步制作,也佐证它们是习、王二人授意而重点制作的反腐宣传片。

在习王掀起金融反腐风暴,“打虎”行动逼近江泽民、曾庆红等江派高层家族之际,习江对决面临摊牌,习、王需要民意的支持。《人民的名义》热播,引发全国民众对反腐的关注及对中共贪官的声讨,有利于赢得民心,为后续公开江、曾家族天文数字贪腐黑幕埋下伏笔。

习王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中纪委兼并最高检反贪职能

如果考虑到近年来习近平、王岐山推进的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或许更容易理解最高检察院为何牵头制作《人民的名义》等反腐剧。

六中全会后,2016年11月7日,习当局公布消息,北京、陕西、浙江3省市作为试点推行监察体制改革。改革方案是由省(市)人大会产生各级监察委员会,与纪委、监察委合署办公。从体制机制、制度建设上先行先试,为在全国推开积累经验。

《方案》称,“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是国家监察制度的顶层设计。实现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面覆盖……”

11月17日,最高检察院召开党组会议力挺习近平的监察体制改革。会议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官员“坚决拥护改革、支持改革,积极支持配合做好各项工作,确保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任务如期顺利完成。”最高检察院是首个公开挺习近平进行监察体制改革的官方机构。

11月25日,王岐山首次以“中央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身份在媒体上公开出现。王岐山定性,监察委员会实质上是反腐败机构,监察体制改革的任务是整合行政监察、预防腐败和检察机关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工作力量,成立监察委员会,作为监督执法机关与纪委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王岐山的言论明确监察委实质是中纪委及各级纪委的权力扩大版本;意味着其过去四年通过“打虎”运动锻造的纪委权力系统将主导监察委的实际运作,确保重建的监察委不仅是习近平、王岐山掌控的亲信权力体系,并将中共党内的纪委权力扩展到国家权力层面。

王岐山还强调,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就试点工作作出有关决定后,先完成检察机关反贪等部门的转隶。

王岐山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以及最高检的表态,与《人民的名义》电视剧的后期制作、审查、播放,时间上有交集。这也暗示,王岐山中纪委或已参与甚至主导《人民的名义》制作及播放的相关事宜。

最高检察院开放举报正国级高官

最高检察院牵头制作的《人民的名义》热播之际,最高检察院另有一敏感动作引外界关注。

4月20日,《北青报》等陆媒报导,最高检举报中心官网上,被举报人职级第一项为正国级,即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二项则为“副国级——政治局委员、副总理、国务委员”。而且,在设置上,“举报人基本情况”这一项目可选择不署名。

之前,4月19日,大陆官媒通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结果处理办法》,要求各级党委遵照执行。根据《规定》和《方法》,中共官员的8项“家事”和6项“家产”必须向中共组织报告。两办通知还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要带头执行”,要抓住“关键少数”。

最高检开放举报正国级高官,与两办推出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相呼应,意味着对江泽民、曾庆红、罗干、贾庆林、李长春、张德江、张高丽、刘云山等江派高官家族贪腐的清算行动又推进了一步。

考虑到王岐山正在推进监察委接管各级检察院的反贪职能,最高检察院开放举报正国级高官,或预示习近平、王岐山针对江泽民等江派常委级别高官的清算行动正在实质性展开。

如上分析,《人民的名义》的热播与最高检察院开放举报正国级高官,或是习王新设的监察委权力运作的预演,为清算江泽民等江派高官埋下伏笔。这也预示,习、王通过设立监察委正在加速清洗、接管检察院等政法系统机构。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过程中,具有江派背景的最高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担任了何种角色,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在十九大上其仕途命运会如何?

(未完待续;下接:谢天奇:习敏感日开特别会议大清洗征兆浮现)

(大纪元2017年4月30日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信息请关注:Twitter:谢天奇@XieTianqi2015;Facebook:谢天奇;谢天奇专栏)

──转自《大纪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刘旋)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