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风因循小暑来 尝新品酒度伏天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07月07日讯】小暑是中华24节气的第11个,夏天的第5个节气。小暑节气的来临,标示着夏季正式开始。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2018年7月7日11时42分(北京时间)小暑至。

小暑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古书记载:“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淤极点,故名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小暑,六月节。《说文》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小暑三候

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温风至,指小暑日后,风中都带着热浪。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飞上清凉的高空翱翔。

《诗经.七月》中有一段描述蟋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对应小暑时节。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蟋蟀移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Pixabay)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这首唐诗完整地描述了小暑三候。

小暑习俗—尝新

过去民间有“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品尝新米,将新获的稻谷碾成米后,煮成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试尝新酒。

新米新鲜清甜,粮食自有的香味滋味醇厚,沁人心脾,入味入心。让人不禁感念大自然的恩赐。


清凉的绿豆粥是消暑佳品。(Pixabay)

小暑习俗—食汤粥

俗话说,“热在三伏”,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

天气热的时候适宜食汤粥,民间常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非常适合此时避暑度伏。

小暑黄鳝赛人参

人们常说:“小暑黄鳝赛人参”,意在让人们在小暑节气前后多食用黄鳝,从中医角度来讲,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等作用。

日本人亦素有三伏天吃烤鳝鱼片的习俗。这一习俗蕴含中医学“春夏养阳”“冬病夏治”之思想。

《本草纲目》记载,“鳝鱼性味甘温无毒,入肝脾肾三经,能补虚劳、强筋骨、祛风湿”。夏季食用温补作用的黄鳝,可以达到调节脏腑、改善不良体质的目的,到冬季就能减少或某些疾病的发生。因此,在小暑时节吃黄鳝进补常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暑养生之道—养阳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外界愈来愈热,人体阳气也是极旺盛的;此时保护人体阳气,便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

中医认为,夏属火,通心。夏季气温增高,人们容易紧张、烦躁、心火过旺,尤其是中老年人心功能稍差,在夏季容易在情绪激动或过劳的状态下,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导致心血管功能的障碍,血压升高甚至猝死。所以,夏季的养生尤其要护养心脏。

《黄帝内经》提出夏季“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的说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静自然凉”。静可生阴,缓冲心阳之火妄动,静则神安,静才能养生心脏。

这里所说的“静”指的是舒缓、寡欲、安静三种状态。一是在天气炎热之时,心脏负担加重,此时要避免过劳,减慢生活节奏﹔二是要清心寡欲,避免“喜怒不节则伤脏”,减少非分之想,就会减少心烦。三是安静之事,比如听音乐、绘画、钓鱼、下棋、散步等,调节精神入静,保持心情舒畅。正可谓:“避暑有要法,不在泉石间,宁心无一事,便到清凉山”。


小暑过后,露天的木质椅凳,经过雨打曝晒,散发潮气。(Pixabay)

小暑养生之道—夏不坐木

民间还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小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而那些久置露天的木质椅凳,由于露打雨淋,含的水分较多,虽然表面看起来是干燥的,但经太阳一晒,便会向外散发潮气,人在上面坐久了,“湿邪困脾”,就容易导致腹泻、消化不良。不仅如此,阴邪侵入体内后还会诱发痔疮等疾病。

诗词余韵可消暑—小暑诗歌欣赏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莞簟不可近,𫄨绤再三濯。思出宇宙外,旷然在寥廓。长风万里来,江海荡烦浊。却顾身为患,始知心未觉。忽入甘露门,宛然清凉乐。

唐代诗人王维这首《苦热行》,发出了想到宇宙外去寻找清凉的奇想,可谓浪漫至极!

另一首诗则写得不疾不徐:“两曜劈箭急,一年弹指间。始见大暑小暑,又是小寒大寒。通身寒暑无回互,笑倒当年老洞山”。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这首《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二首二》,似有“心静自然凉”的境界。

“夕阳已下月初生,小暑才交雨渐晴。南北斗杓双向直,乾坤卦位八方明。古人已往言犹在,末俗何为路未平。似觉草虫亦多事,为予凄楚和吟声”。(宋.方回《夜望》),诗人在自然嬗变之际,夜观天象,俯仰之间,怀昔抚今,其诗由远及近,开阖自如,抒发了胸中郁郁之情,颇得读者共鸣。

(记者李蒨蒨报导/责任编辑:李泉)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