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人第八十六集: 墨海人生(上集)

【新唐人】上集: 由谁会相信,这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十五年病痛的折磨,却无法使他到下,对绘画艺术的执著和热爱,是他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

李子羽大师1935在香港出生,自幼喜爱绘画。

我从小就很喜欢画画,我记得在5、6岁, 特别有印象的就有一次,满面墙,房子客厅里一面墙,都画了大笔画,但谁画的谁也不知道,我也忘记了。我父亲回来就很生气,把整个墙都涂完了,他说:你也没有那么高。旁边有一个小凳子,他说:你站起来,我就站上去,他说:啊,正好是你的高度。把整个墙都画完了,那个时候他不但没有鼓励我,涂鸦吗,还受到惩罚,被他打手掌。我把整个墙都画脏了,那是我最有印象的第一次画画

我的中学老师本身就是个画家,也是姓李,李德昌。大家都知道中学的教育,美术是以西洋画为主,但是他是西洋画跟中国画都有很高的造诣,所以课余之下,我就拜他为师,学这个中国画。

在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学习期间,为近代画坛大师溥心畲(音:yu2)、黄君璧、林玉山等人的入室弟子。

三十年代跟四十年代中国,有人说最顶尖的是“南张北溥”,就是南方是张大千,北方是溥心畲,也有人说“南张北齐”,就是南方是张大千,北方是齐白石,无论如何怎们说,当时的顶尖的两三位大师就是跑不掉溥心畲的。黄君壁呢,我就学他的那个笔法,那个技法比较多。但是气势、画品,我深受溥心畲的影响。所以我有时候画里面,比较清淡的画风呢,我就倾向于溥心畲。黄君壁也是岭南派的画家,他的山水独树一格,比较吸收中国传统的精华,就是用引用西方强烈的颜色跟那个中国画笔墨结合。林玉山老师,它是台湾花鸟第一把交椅,所以我是从他那里学到很多。

在念书的时候是,123甚至到4年级都没有分科的,油画、国画、水彩整面学的,就是这一点,我感觉到我的,看起来中国画里面是纯国画的,但是我引用的西洋画的技巧无形中在里面,引用的很多。所以我看起来传统的画,但是我综合了很多中西画的技巧,表现方法很宽广。所以我的画,别人要模仿我的画,是有很高的难度的。

1961年毕业后,赴马来西亚教书。自1965年与三位同学举办联合画展至今,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沙巴、山打根、澳大利亚的悉尼、墨尔本、美国纽约、台湾、新西兰首府惠灵顿、加拿大多伦多等地,李子羽大师举办了近20次画展。特别是近10年的画作展出,更是引起各界轰动。马来西亚国家艺术馆、澳洲驻台北办事处、墨尔本“澳华博物馆”均有收藏其画作。

画家走的路都很辛苦的,这个不管在美国也好,中国也好,澳洲也好,全世界都是一样。澳洲艺术家等于象这个,比喻来说象走钢线的这个人一样,这个是很高级,很高的技巧,一不小心会掉下去的。所以成功的艺术家,我们不要看到什么齐白石啊、张大千呢、什么梵高,看到他一个画几百万、几千万,那个是走钢线走过去的人,但是掉下的人你没看到,画家本身是一个很艰苦的一个事情,是这样的。

李子羽先生有感于旅居澳洲的画家越来越多,希望彼此能够在绘画上有更深入的交流,探讨。1992年成立了东方艺术家协会,1995年成立多元艺术研究院。在澳洲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走的路都很辛苦。不论再苦再累,他仍然笔耕不缀。但是92年病魔对他的突然袭击,使他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

92年我就中风了,中风以后在肢体上受到很大的伤害,当时不管是身、心都不能接受这个打击,但是我得到我太太诚心的鼓励和支持,慢慢我就恢复了信心。在这个漫长的时间,我也体会到人生,所以就影响到我以后的创作。就都不一样。因为,前面所说的,我是比较爱活动的人,中风以前我都没有所谓的“巨作”了,就是最大是一丈长,最大是那么大,就是心啊都不会定下来创作,但是中风以后慢慢体会呢,我心情、意境、心境都转变了,我能够沉着来创作,所以我会比较有大型的巨作,120个小鸟。

对于中国的传统花鸟画,李子羽大师也很有心得

因为澳洲是一个小鸟非常多的一个国家,比如说鹦鹉,有几十种不同的,颜色也非常的艳丽,所以我很喜欢把这个花鸟,采用澳洲的鸟类比较多。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画家,画的比较传统的这个内容,比如说麻雀啦,燕子啦,喜鹊啦,老鹰啦,就是这样子,但是我觉得中国画的领域里面,我们除了要追求风格的改变以外,在内容方面我们中国画虽然说几千年来,这个主题都在中国本土的主题内容,但是我觉得现在在世界上来说,尤其是我在澳洲居住的时间比较长,发觉到很多很多漂亮的鸟在我们中国画史里面都很欠缺,很贫乏,所以我就不在意追求风格方面,我觉得在传统的方面,这个内容方面还不完整,所以我常常画的花鸟都是澳洲的比较多,象那个上面所介绍的180个小鸟,主要都是中国以外的小鸟,这幅也是我的比较典型的在澳洲的题材,跟传统的不太一样。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