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互動七百五十四期】漢字不僅僅是語言(續)

【新唐人】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熱點互動》節目,我是主持人林曉旭,在上一期節目裡我們請來《正見網》的編輯董之萬博士跟我們來分析漢字跟陰陽五行的關係,在這一期節目裡我們請董先生繼續跟我們分析一下漢字的博大內涵,與它在歷史上的發展、歷史上的功用。董先生,歡迎再次到節目中!

董之萬:主持人好,各位觀眾大家好!

主持人:董之萬,在上一期節目裡您談到漢字在歷史上,不僅僅是一種語言的工具,那麼在古時候中國人是怎樣使用漢字,在哪些場合用到?

董之萬:過去人對文字是非常尊敬的,過去中國有「敬字樓」,就是寫過字的紙都不能隨便的丟掉,而是要集中起來到敬字樓,非常畢恭畢敬的把它燒毀,只能這樣。這也可以看到過去人對漢字的心態不一樣。

尤其在更早期的時候大家知道,中國的歷史真正比較系統的紀錄下來是在春秋戰國以後,而在之前的周朝,尤其是西周,往前商、夏,再往前三黃五帝時代,文字記載的相對比較少,再往久遠去幾乎是一種傳說狀態,那個歷史是以傳說形式存在的。

這裡邊就有一個問題,實際上大家看到甲骨文出土以後,大家發現甲骨文它已經是非常完備的文字了,它已經有能力來對歷史、對各種事情進行記載,為什麼我們沒有那個時期歷史的詳盡記載,就說人有文字,但他卻不用。

出土的甲骨文大家知道是刻在龜甲、獸骨上,裡面很多內容是記錄占卜、神的一些活動,比如祭祀,都是這一類活動的記述,那這裡面我們也可以看到古人對文字的理解和現在可能是有差別的,在早期的時候它更多的是用來做天人的溝通,用來祭祀、占卜,用來進行預測,這些活動都是天人的溝通。

主持人:這一點讓我聯想起來,當時的文字是不是更像現在道家說的符。

董之萬:好像有那麼點意思,它的結構,比如說你起卦得到一個字,你能從這個字推出許多東西來,過去漢字是有很強的這方面的功用,我可以舉一個例子,在晉朝的時候有一個故事,就是在晉書正史裡面有記載。

晉朝有一個叫郭樸的人,這個人精於陰陽曆算,在江南有一個太守做官的時候,當地老百姓抓到一頭很怪的野獸,像水牛一樣,但腳像大象的腳,前胸和尾巴都是白色的,大家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就把這事告訴郭樸,希望他來推一推、算一算,因為知道他精於陰陽曆算嘛!

郭樸就起了一個卦,然後他就根據這個卦象推出它是長的什麼樣,說像犀牛但沒那麼強壯,但後根據卦象給它取一個名,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古人在對事物包括人取名字是很講究的,他不僅僅是給你一個符號、或給你一個稱呼,叫叫就完了,他是很講究的。

就說從名字和物體的屬性他是對應的,這也是為什麼直到後來現在人們還知道可以用來拆字,用這個字能夠預知凶吉,用名字可以給人算命,其實他都有這種來源的,因為早期的漢字就是用來做這個。

那後來可能是越來越通俗化了,越來越大家都可以用,不光是祭祀、占卜用,它的功能就更加世俗化一些、大眾化一些、生活化一些、也規範化一些,可能有這樣一個演變的歷史。

主持人:在歷史上我們也看到漢字有一個演變的過程,我們也知道有篆書、小金,包括鐘鼎文之類的,你覺得這個變化過程中是不是,人們也覺得漢字是不斷演變過程,就像很多人支持簡化字,他覺得漢字一直在變化嘛,我現在只不過把它簡化了,所以只是漢字自然變化的一部份?

董之萬:其實你看一下在古代歷朝歷代漢字是有一個演變,但是這種演變基本上他都沒有破壞漢字結構上能夠反映「天地人合一」理念的這種東西,就是說它不管怎麼變,它都符合六書,它不管怎麼變,它還是符合陰陽五行那個理,就是過去古人他懂得陰陽五行這些東西,他就算改字,他也知道怎麼改,改來改去不會亂改。

但是現在因為破除迷信,尤其是四九年以後的學者也不敢去探討陰陽五行這些東西,所以這改字裡就有很強的人為,甚至政治因素在裡面,這種變遷它是強行的、人為的變遷。

主持人:是政治力的作用。

董之萬:對,不是歷史上那種出於人民的需要,是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朝代的特性,文字在歷朝歷代都有它的特點,完全不一樣,現代簡化漢字它太人為化、太強為了。這種過程可以說違背自然法。

主持人:那麼在簡化過程中,其實最初的目的,我們看歷史文獻,其實它最初的目的是徹底讓它拉丁化、拼音化,如果真的打算那樣,是不是整個中國傳統文化大半全丟掉?

董之萬:是這樣的,而且不僅如此,這對我們民族的整體道德修為,對道德水準整個有相當大的影響。我們前面談過了,漢字跟陰陽五行的關係。

但實際上,漢字還有一個很大的內涵就是道德的內涵,就是漢字本身的結構裡已經包含什麼是「道」什麼是「德」,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在裡邊了,人們在用的時候無形之中在被這個字教化著,那麼一旦把它拼音化之後,這東西都沒有了。

大家知道中國不像西方,西方有宗教,中國古代宗教不像西方那麼強的,不是外在的東西,它是比較個人化的,而且中國古代更注重人心,而不是靠法律來治理使社會的安定。

主持人:那時候西方的宗教比較接近社會、接近世俗,但是過去中國的宗教不管是佛道基本都講「出世」。

董之萬:是這樣的,中國的文字裡它實際上承載著對人進行教化的功用,這一點是西方文字裡沒有的。舉例道德這個德字它的左邊是「雙立人」,右邊上面是「十」,下面是「目」,在下邊是「一」在下邊是「心」,十目一心,其實就很有講頭,左邊那雙立人,就代表人大腿小腿,足、腳,所以它引伸人的行為,人的動作,右邊「十目一心」,就代表古代中國人對傳統道德的理解,真是「十個眼睛看著你那顆心」。

這裡邊還有更深的一層涵意,大家看到中間是一個「一」字,一這個字咱們現在都理解為數字,一就最簡單了,實際上這個數字最複雜,在《說文解字》裡對這個字的解釋最多了,裡面談「一」是什麼呢?「惟初太極,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所以這個「一」它是萬物之祖,是一切東西的始祖和本源。

從一中派生出陰陽、派生出天地。原來大家認為「渾沌一片」,然後後來說「清氣上浮、濁氣下降」,然後分成天地。這一橫實際就把天地分開了,上面是天下面是地,所以大家看這個「德」字很有意思,在一的上面是「十目」,就是天眼,「十」代表「十方世界,四面八方」,所以滿天是眼。

過去有一句話「三尺頭上有神靈」「暗不虧心、十目如電」,所以老天的眼到處都是,滿天是眼看著地上,「一」的下面就是地,地上的心,當然就是人心,所以老天的眼睛看著人的心,所以這裡邊內涵很深。

就說這個「德」,什麼是德,就是你這個人的行為能夠對的起天地,不管有人看著你、沒人看著你,有沒有法律追究,你都對得起天地才是真正的「德」。所以你看這個字的結構裡就有含意在裡邊,所以你在學它的時候是不是也在被教化著,拼音化的文字顯然就沒有這個功用了。

主持人:對,那在學這個過程中,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他就有意思去規範自己的行為,通過這個字他就能夠得到教化。

董之萬:有意無意的。我前一段時間看到有一個報導,說英國的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他想看看人們在沒人看到的時候,能不能遵守道德規範,因為大家知道英國許多大學裡它那個咖啡機是自動的,就是你交點錢,你可以去接咖啡,當然你不交錢也沒人管你,所以他們做一個什麼實驗呢?

就是隔一星期在那個咖啡壺上放一個大眼睛,就是一個眼睛的圖像,什麼都沒有,然後下一個星期沒有眼睛,然後每個星期結束後去點那個錢的數量,發現每當有一個大眼睛掛在上面的時候,大家交錢交的比較多一點。

所以大家看到這個形象對人是潛移默化,有作用的。那麼你看這個「德」的形象在那邊,人會潛移默化就在約束自己。

這種無形的內在約束,無形的發自內心的約束,那真是僅僅說一個符號代表不了的,就像眼睛他就是一個形象在那裡。

主持人:在過去中國人講,「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如果傳到你手中要教學生漢字,那在這過程中就必須把這個「道」給教下去,這個字是不能夠改的。

董之萬:是這樣的,這個字呢雖然千百年來也有一些變更,但是我們剛才也提到了,他沒有離開一開始構字的那個道、那套法的,所以說字真的不能隨便改,隨便改之後真的說我們會失去我們文化中非常多精華的東西,而且對我們民族的道德造成的傷害可能是無法彌補的。

因為畢竟是我們中華道統的一部份,你把它搞的不完整以後情況就不一樣了。不像西方,他們有他們的傳統,中國的文字是很獨特的,世界上其他地方找不到的,所以你改了中國字之後,是把人類文明的一半給毀掉了,因為從文字角度來講,無非一是西方拼音這種文字,再有中國的這種文字,中國文字的內涵你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這種東西一旦毀掉就真的很難再恢復了。

現在大家知道世界上科學家對不同物種基因都很在乎,覺得任何一種物種一旦被消除掉沒法在恢復,對文化的保護也非常重視,對任何一種文化無論是戰爭或是其它都是不允許去破壞文物、破壞文化的。

那麼中華文化又是那麼特殊、獨一無二的,那麼我想就更不應該去破壞它的。

主持人:現在隨著漢語在世界興起,你覺的是不是整個社會對漢字本身包含的道德內涵,它的造字法則的深奧,是不是應該更充分的認識,這樣人們才能真正去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字,而不是簡體字!

董之萬:我想是這樣的,現在世界各國也都對漢字越來越重視了,我想這是一個機會,是讓世界各民族更詳實的瞭解中國文化、中華傳統,包括中國漢字的好機會。那麼我想在我們利用這個機會時不要忘了恢復正體字,因為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讓世界瞭解中國,瞭解中華文化是什麼。

主持人:好,因為時間關係只能談到這兒,謝謝你精彩的分析。各位觀眾,感謝你收看這一期的《熱點互動》節目,我想通過這兩期節目,關於中國正體字的造字法和他所包含的博大內涵的介紹,我們瞭解我們更應該間負起傳承中華文化、傳承中國漢字這一艱鉅的責任。感謝您收看,我們下一期節目再見。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