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天亮:割地賠款的北京奧運會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奧成功曾令20萬人湧向天安門廣場歡呼慶祝,但誰會料到,中共不但不能籍此展示中國的自由、開放和人權,反而會把它辦成一個割地賠款的奧運會。

常有人將2008年北京奧運與1936年納粹德國的柏林奧運對比,但我們至少看到兩點不同:納粹的凶狠是對外國人的,而中共的凶狠是對老百姓的;柏林奧運增強了德國人的信心,彰顯了德國令歐洲列強畏懼的強大,而北京奧運因中共低聲下氣、割地賠款而徹底變成了中國人的恥辱奧運。

中共一方面喊著「體育和政治脫鉤」,另一方面卻沾沾自喜地誇耀邀請到了世界八十多個國家的元首出席。其中美、日、俄羅斯的元首可稱為史上出場費最昂貴的元首。

邀請日本元首的長遠代價最為沉重。6月18日,中共與日方簽訂了「東海協議」,以所謂「擱置主權,共同開發」讓日方達到實際佔領中國三十萬平方公里海洋專屬經濟區的目的。本來按照1994年生效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56條第三款,中國完全可以按照大陸架劃分優先的原則將中方的專屬經濟區劃分到沖繩海溝,並獨享大陸架下豐富的石油資源,而如今的「東海協議」則順從了日本的中間線劃分原則。中共甚至允許日方到中線以西的春曉油田來「合作開發」,直接從中國已經建成並投產的油田拿走石油。

且不說春曉油氣田方面6380萬桶的石油將與日本共享,該協議的長遠危害則在於事實放棄了釣魚台群島的主權。釣魚島在歸屬中國的大陸架邊緣,如果中共承認「中線劃分」,則釣魚島即歸日本所有。按照國際法通行的「實際控制有效」的原則,日本一直在對釣魚島進行佔領,而中共每次都用外交空話來應付。

據科學家在1982年估算,釣魚台群島及周圍海域的石油儲量大約為800億桶。以國際原油價格120美元一桶計算,僅這裡的石油儲備就價值十萬億美元。相當於2007年中國包含賣房賣地、賣企業、賣礦山、拆房子、賣血漿所產生的GDP的三倍有餘!

十萬億美元的石油對中國來說與奧運會的面子相比哪個重要?傻瓜也想得明白。而中共竟然為了讓福田首相出席中方奧運會,給中共一個面子,就簽了東海賣國協議。

另一個放棄領土的例子就是7月21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北京和中國外長楊潔篪簽署了《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敘述議定書》,這標誌著中國和俄羅斯邊界勘定全面結束。此協議延續了江澤民1999年與俄簽訂的邊界條約,永久放棄了中國可以聲明主權的一百多萬平方公里領土(在這些領土上,中共倒從來不提「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建議)。協議一簽,普京就聲明出席北京奧運的開幕式,算是給中共一點面子。

美國總統小布什從一開始就堅定的表示將出席北京奧運,不顧黨內保守派乃至反對黨總統候選人的批評,背後亦有難言苦衷。中共知其意識形態與美國的自由民主價值完全背道而馳,遂想盡辦法採取經濟手段制約美國,如今已到兩敗俱傷的時候。

中共由於外匯儲備連年增加,又長期對人民幣採取固定匯率制度,於是把大量美元留在美國投資,試圖通過購買美國債券方式掌握美國的經濟命脈。這也使得被投資的美國房地美(Freddie Mac)和房利美(Fannie Mae)資金暴增,並維持了美國的低利率,客觀上推高了美國房地產市場的泡沫。

美國次貸危機早在2006年底已經初露端倪,國際金融大鱷紛紛出逃,大量拋售「兩房」債券,而中國竟似懵然無知的敞開收購。至2007年6月30日,根據美國財政部發佈的海外持有美國證券情況報告,中國已經成為「兩房」最大的外國債權人,共持有3760億美元。而至2008年,房地產市場已嚴重衰退時,中共繼續接盤「兩房」債券,2008年3、4、5月,中國內地分別增持73.91億、118.91億、148.65億美元,合計341.47億美元,連續3 個月位居全球增持的第二名;中國香港則增持了140.94億美元,使中國擁有了4000多億美元的「兩房」債務。如果把短期債務也算在內,中國擁有的兩家公司總債券金額則大約為5000億美元。

「兩房」危機爆發後,如果美國不予挽救,則中國5000億美元中很大部份會化為烏有,但美國的經濟也將受到致命衝擊;相反,如果美國出手挽救,中國這 5000億美元等於被判了長期徒刑——除非等到美國經濟好轉到泡沫經濟變成實體經濟,否則這5000億美元債券無法拋售。5000億美元是個什麼概念?相當於2007年全年全國在崗職工的工資收入的1.2倍,可以支付全國教育經費40年!換句話說,中國想用債券套牢美國,結果自己也被深度套牢在裡面。

中美現在各懷鬼胎,美國怕中共真的像朱成虎那樣綁著美國一起死,中共則希望美國給點面子出席一下北京奧運會。中共等於扔出5000億美元替美國次貸危機埋單,換來了布什的北京之行,好比《水滸傳》中潑皮牛二成功挾持了楊志,也算是一大奇觀。

中共常宣傳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人被列強欺辱,簽下許多割地賠款的不平等條約,而奧運會則是一個洗雪百年國恥,揚威世界的機會。如果中國人知道,中共竟會因奧運而割地賠款,又會做何感想?

--轉自《大紀元》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