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領族打拚有機農業 阿寶積極改善務農生活

【新唐人2009年5月23日訊】-漂鳥專題之1(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3日電)65年次的粉領族阿寶,因為返鄉務農的弟弟受重傷, 4年前毅然投入農業。參加漂鳥營後,她跟父親合力種出白玉筍等有機作物,期盼下一步改變產銷結構,改善務農生活。

俗話說「樹根紮得深,樹頭不怕做風颱」,儘管科技再發達,農業依舊是一個國家的根本。

為了振興農業,農委會2006年推出漂鳥計畫,期盼農家第二代或一般年輕人藉由體驗營課程對農業產生興趣,進而投入農業打拚事業。

最近上映的法國影片「我在法國南部有間小屋」就訴說著,儘管導演再怎麼熱愛農村,費時多年至當地拍攝,但當地人口老化,農場也只能一間間凋零關閉。

農委會調查也發現,到了2007年,農業經營者平均年紀仍達62歲,需積極推動活化農業人力。

因此,農委會今年擴大原漂鳥計畫,加入短訓與大專生體驗營等內容推行「農業後繼者培育」計畫,期盼持續活化農村人力。

阿寶(陳靜瑩)就是參加過漂鳥計畫,並返鄉務農的農家子弟。

若說她是因為參加漂鳥體驗營,就決心務農,其實有點勉強。

她說,「 4年前回東港老家幫爸爸種田的弟弟車禍受重傷,傷及脊椎、動大刀,所以我決定辭掉都市的工作,回家務農。」

不過,她確實因為參加漂鳥計畫,返鄉務農時協同老爸爸改種有機農作物,驗證活化農村人力能帶動革新的政策目標。

阿寶說,她跟老爸現在種三種作物,白玉筍、蓮霧及香蕉,「好多客人都愛上我們的蔬果,因為是有機的,白玉筍因為用有機肥而變甜,客人還說不沾美奶滋比較好吃,蓮霧也受到國外觀光客豎拇指誇讚。」

她還為自家有機農產品架設部落格(tw.myblog.yahoo.com/nature_sweet777),她說,「我還跑到台北百貨超市看同樣的農產品,賣得比我們貴,卻沒有我們細緻;我們的產品是透過客人上網宅配,對比百貨超市一直冰到不能賣為止,客人收到我們的產品絕對是新鮮的。」

她強調,「產品優、價格相對便宜,是我們農產品的特色與優勢,我對我們的產品很有信心。」

現在膚色曬得健康的阿寶,雖無粉領族的白皙肌膚,卻已學習在樂觀積極中務實面對經營農業的問題。

她說,「現在宅配一年也還只有新台幣30萬元的營收,就算加入其他作物收入,也還不足以讓這個家賴此維生,得靠其他手足在外工作的收入支撐。」

從粉領變成農業經營者;她說,「做了 4年,我體驗到務農有多辛苦!我的加入,讓老爸改種有機作物,研究產品包裝、客服、銷售則都是新加入的工作內容;全都要自己來,跟一個中小企業家沒什麼兩樣。」

她笑著分析,「相對於其他漂鳥學員,我是農家子弟,有老父傳承種植經驗,也有田地,因此能真正投入農業,這是我的優勢;其他學員多數只想做行銷;只是什麼都要自己來,田事忙完已經傍晚5、6點,若太累,就沒有力氣做其他的事,加上資金不足以聘請人力,都會影響營業規模無法擴大。」

她強調,「要讓農家能仰賴農作物生活、具前景,才有發展性;『利潤』是關鍵,像種檳榔是不會得到政府補助與輔導產銷的,卻仍有人在種,就是因為有利潤;其他農作物要發展,也需要利潤。」

面對資金、人力不足;其實已下決心要把家裡的農事做起來的阿寶,無時無刻不在思考她個人能做的突破。

她說,「我們不是農會幹部、也進不了產銷班,產銷注定要靠自己;近來與其他畢業生合作,慢慢將行銷與客服工作發包出去,如此才有餘力做提高產量、提升品質,並想運用這次世運活動拓展商機,擴大營業規模。」

但阿寶也提到學習企業整合各部門功能的精神發展農業,希望提供政府振興農業擬訂措施時參考。

她說,「產銷結構必須要改變!例如斗南農會主導的例子,就是集結農會幹部向政府爭取機具補助,然後以機械化方式耕作30公頃大農地,並有年輕人專門做市場調查,將作物外銷到收成季節互補的南半球,以及不經中盤商直售量販店,提高售價與獲利,團隊的成員因此每人年收入上百萬元。」

 阿寶重申,農業要發展,現階段最難的是銷售,若永遠經由中盤商壟斷售價,與農民爭利,農夫只能被動接受售價,永遠無法以此維生;唯有透過產銷合作、共享獲利,農業才有前景,才能吸引年輕人投入。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