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賴佩真 台灣堡走出原味風

【新唐人2009年6月18日訊】(中央社記者吳哲豪彰化縣18日電)賴佩真曾經是媒體工作者,經歷過衝鋒陷陣的新聞工作多年,卻無法忘情傳統的「大腸包小腸」尋常小吃。就這樣,她決定轉行,專攻這一味,並將它改良後再改名「台灣堡」,結果不僅征服了彰化北斗大街小巷鎮民的味蕾,也達成了她希望傳承台灣傳統美味的初衷。

北斗鎮上的1個小攤子,賣的是大腸包小腸這種尋常小吃,攤子裡的老闆娘親切招呼客人,任誰也沒想到,這個頂著高溫,忍受油煙的老闆娘,曾是熟悉中部大小事的媒體工作者。

賴佩真原本學的是護理並在醫院上班,卻一頭栽進新聞工作領域,曾經走遍中部縣市大小地方,也曾深入賀伯颱風過後南投山區遍布土石流的區域。

採訪過程的點點滴滴,讓她對這塊土地的人與事擁有深厚的情感,她常想到底要用什麼方式切入來與鎮民搏感情?賴佩真左思右想,最後決定從最簡單、最不起眼的小吃,也就是從許多人成長過程中的共同記憶,「大腸包小腸」這種小吃著手。

但是,畢竟隔行如隔山,各行各業都有獨特的秘訣。賴佩真儘管初生之犢不畏虎,實做過程中可鬧了不少笑話,「一開始,不知道烤香腸會有這麼多的油煙,結果嗆得滿身都是煙,油煙燻到連隔壁鄰居都跑來抗議。」

為了讓這項傳統的小吃更精緻,賴佩真發揮了她多年採訪經歷的本事,動手動腳找資料。她從網路、食譜尋找資料,學習製作香腸及米腸的方法,不斷的嘗試,更改香腸和米腸的配方。「到底做了多少米腸和香腸才成功,我自己都數不清楚了。不過,捨不得浪費,那些試做的香腸和米腸後來還是都給家人享用。」

她認真到連燻香腸的煙燻爐,也決定自己動手來做。她利用阿嬤的老衣櫥進行改造,「沒想到燻出來的效果特別好,」彷彿還真有阿嬤的古早味。

她遇到不懂之處總要打破砂鍋問到底,親自動手操作每一項步驟。為了確保材料新鮮,她從上游到下游一手包辦,完全不假手供貨商。

很多人笑她傻,認為她是「外行」,完全不懂做生意需要取巧的地方,但她就是希望徹底傳承這項傳統的台灣小吃,要向外界證明她是玩真的。她決心要把「大腸包小腸」,在彰化北斗鎮重新出發,打響名號。

賴佩真將店名取為「台灣堡」,因為她相信台灣處處都是寶。「我的大腸包小腸配料堅持使用各地的特產,有來自北斗鎮在地的芫荽和小黃瓜、南投名間的嫩薑,更有雲林大埤酸菜和北港花生粉,希望客人在吃的同時想到台灣的好。」

和草創初期的手忙腳亂相比,賴佩真的收穫明顯有了回報,但她仍有文化人的堅持,堅持維護台灣堡的品質,每天最多只賣100份。

她說,「有人問我為什麼要放棄從前的高收入穩定工作」,但她認為人生總要有個明確目標,昔日的工作歷練,讓她對彰化北斗充滿感恩鄉情,她希望從彰化人最耳熟能詳的小吃出發,要以最佳品質把這項傳統的小吃推向國際。

賴佩真為了心目中的「台灣堡」一路走來雖然跌跌撞撞,但她一本初衷,還是努力要加乘「大腸包小腸」在台灣人心中的效果,讓新一代的台灣之子都能了解台灣處處都是寶。

「今天的台灣英雄」專欄部落格網址:http://www.cna.com.tw/TWHero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