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漲價 發改委:要忍受高物價上漲率

【新唐人2010年10月18日訊】(新唐人記者唐美華綜合報導)大陸各媒體報導,在“玉米瘋”、“逗你玩”、“蒜你狠”之後,食用油終於也扛不住成本壓力,漲價風聲趨緊。有業內人表示,食用油的漲價已是必然。繼魯花、長壽花等品牌已經傳出漲價消息之後,金龍魚和福臨門亦傳出即將上調出廠價的消息,漲價幅度均在一成左右。據官方檢測,截至14日,湖北、安徽、四川、江蘇等地的國內四級菜油同比漲幅普遍超過15%,菜油價格一度達到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國家發改委高官日前也向媒体指出,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來的輸入型通脹和食品價格上漲引發的結構性通脹是中國當前所面臨的主要通脹壓力,中國須忍受更高的物價上漲率。

據《南方都市報》報導,一公司負責人表示。金龍魚和福臨門兩企業均研究過漲價事宜,“漲價的問題,公司內部已經達成了共識,接下來就是時機的選擇了”。

據大陸官方報導,以大豆油爲主的食用油批發價格近日出現普漲。北京玉泉路市場監測,幾日,以大豆油為主的散油和小包裝油的價格均有所上調。 10月13日,散裝一級大豆油、棕櫚油(18度)每斤批發價分別為4.60元、4.40元,均比月初上調0.30元。 “金龍魚”和“福臨門”大豆油的每箱價格分別為188元、182元,比月初上漲4%~6%。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9月,中國進口大豆均價比7月份上漲5.3%。然而,隨之上漲的豆油價格比大豆價格的漲幅更加明顯。

來自商務部市場運行調節司的數據顯示,上週(10月4日—10日)國內食用油價格上漲0.2%。其中菜籽油、花生油、豆油零售價格分別上漲0.3%、0.2%和0.1%。

雖然批發價上調尚未全面波及零售市場,但中糧和益海嘉裏內部人士均證實,食用油零售價不久也可能上調。

食用油漲價原因

食用油企業漲價的緣由在於不斷上漲的成本壓力。7月20日進口大豆港口分銷價格為3380元,到10月14日,漲至3900元每噸。這意味著,對於壓榨企業來講,三個月成本每噸漲了約520元。而在小包裝油的上游散油市場,10月15日,廣東地區一級豆油價格為9150元—9250元每噸,而在9月15日,價格則為7900元每噸,一個月漲了1000元以上。

不過,新一輪漲價已在業內預期之中。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進口大豆均價自今年7月份起已經保持了3個月的上漲態勢。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思然指出,進口大豆價格對中國油脂壓榨企業的影響較大。中國大豆進口主要來自美國,因此美國大豆產量會對進口大豆均價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據美國農業部10月12日公佈的油料作物展望報告顯示,2010年美國大豆減產預期強烈。在這個消息公佈之後,無論是期貨市場還是現貨市場,大豆價格都呈現上揚的趨勢。

有業內人士表示,對於需要購買散油加工成小包裝産品的企業來講,成本壓力的上升,使得油脂企業每加工1噸小包裝食用油就虧損2000元以上。

17日,北京家樂福一位導購員表示,最近消費者購買食用油的比較多,“因爲糧食漲價,水漲船高,食用油自然要跟著漲價了。”

油價上漲鏈自上而下的漲價潮

據《山西晚報》報導,北京超市已於15日收到了來自中國糖業菸酒公司的調價通知:各種規格的食糖價格全面上調13%。中國食糖價格創歷史新高:食糖批發價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達70%。

據《陜西早報》報導,家住東儀路的張師傅和鄰居們感受說:“最近在外就餐,感到有些小吃漲價了,街頭煮熟的玉米從2元/個漲到了2.5元/個。”

在碑林區上班的李先生說:“單位食堂原來1元錢可以買五個饃,現在只能買四個,建國路玄風橋附近那家賣黃橋燒餅的,一直賣5毛一個,昨天我去買時已經漲到8毛一個。”

市民葛先生說,最近“漲聲”傳聞不斷,就連徐福記巧克力、金絲猴、阿爾卑斯三款糖果也傳出了漲價信號。

連日來,關於康師傅、統一等方便麵在外地悄悄“瘦身”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在人人樂、華潤萬家等超市瞭解到,康師傅等品牌方便麵的麵餅含量有所減少,原來是100g的,現在降到了95g;原來是95g的,現在降到90g。

市民擔憂:“開小吃店的,食用油可是主要原料之一,錢真的不值錢了,是否預示著新一輪通貨膨脹跡象顯現?”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宋國青分析,中國8月份CPI同比上升3.5%。從目前的食品價格推測,9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漲幅可能進一步上升到3.7%。這次“滯漲”——即工業增長率快速回落後CPI仍然持續上升——的持續時間,已經超過了04年,甚至有可能超過07-08年間的紀錄。

《成都晚報》報導,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建10月13日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中國須忍受更高的物價上漲率。他说,現在加息,不僅難以控制通脹,還會對經濟增長産生負面影響。

王建表示,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來的輸入型通脹和食品價格上漲引發的結構性通脹是中國當前所面臨的主要通脹壓力。二者共同從成本端推高價格。在這種局面下,加息不僅難以遏制通脹,還會讓面臨成本上升壓力的企業雪上加霜。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