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家博物館重開 10年文革僅3行字

【新唐人2011年4月6日訊】投資25億元人民幣、歷時3年多的改擴建工程之後,位於天安門廣場的大陸國家博物館已在本(四)月初以嶄新姿態開館迎客。這個歷史博物館的面積幾近20萬平方米的展廳裏,但有關10年文革的歷史卻只有一張圖片以及3行簡單的文字予以介紹。西方媒體評論,這再次證明了中共拒絕面對自身真實的歷史。

據《法廣臺》報導,博物館內的陳列幾乎是包罗萬有,游人可以看到當年鄧小平訪問美國時獲贈的一頂牛仔帽,又可以看到胡錦濤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在災區用來奮發人心所用的手提擴音喇叭。

但如果游人希望在博物館尋找一點有關文化大革命的歷史,恐怕會失望而歸。因為這個歷史博物館的面積雖然幾近20萬平方米,裏面包含了49個面積介於800至2000平方米之間的展廳,但有關10年文革的歷史,卻只有一張圖片以及3行簡單的文字予以介紹。

《法廣臺》評論認為,根據部分西方媒體的觀察,中國(共)拒絕面對本身的歷史,卻似乎是一個亙古不變的傳統。

據《華爾街日報》的觀察,與其說中國國家歷史博物館是一個經過精心考據、發掘或具有創意的結晶品,倒不如說這是中國共產黨對中國歷史擁有絕對闡釋權的一個象徵。這大概可以解釋為何在現代經濟發達的中國,要建立一個文化建制是如此的困難。

該報採訪過多個有份參與改擴建的個人,他們都指出,在翻修過程中,由於政治的介入,重建計劃經過多次的修訂,其中有些領導更以個人名義對工程作出指點。

這些例子包括:建立一個常設展覽館,展出中共初期領導下出現的災難,特別是大躍進運動,當中至少有2000萬人餓死(有西方學者指為4000萬人);客觀評估文革10年歷史。

據瞭解,這些計劃統統都被中共否決。中共當局要的,就是要博物館聚焦党的光輝歷史,一如改擴建之前的博物館。

報導引述大陸學者楊繼繩指出,中共要對歷史真相擁有闡釋權,它擔心一旦出現真相的另一個版本,它的合法性就會遭到削弱。楊繼繩寫過一本名叫《墓碑》的作品,描寫大躍進時期人民飽受饑荒的真相,但作品在大陸被禁。

對國家歷史博物館曾經撰寫多篇文章的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洪長泰說,中國的博物館很少提及歷史,「博物館只反映中國共產黨的形象,以及黨希望人民所看到的一面」。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