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華人教授:給我一千萬也不海歸

【新唐人2011年5月28日訊】經常有人問:你會海歸嗎?我的回答是:給我一千萬人民幣也不海歸!

最近,國內一所新型的大學,要引進美國的辦學理念,招聘美國名牌大學的資深教授,有過系主任或者主管學術的副院長經歷的,來當這個DEAN(就是學術總監的意思)。待遇大概是一年200萬人民幣。乘以五,就是一千萬吧。筆者一位好友,是中國金融界的高管,副部長級別的,問我是否有意。考慮了一下,基本沒怎麼思想鬥爭,就婉言謝絕了。

筆者的同學中,成功的也不少,有做到大保險公司,IT公司高級主管的,一年區區百萬以上年薪不在話下。可謂事業和生活輝煌燦爛。雖然如此,要我拿我現在的工作和生活與他們交換、就是給我一千萬,我也沒興趣去為之海歸的。

我比較喜歡美國的田園生活。在這裡,我有足夠餬口生活的工資,一份自己喜愛的工作,非常自由。春天是鮮花盛開,夏天是綠蔭遍地,秋天是紅葉漫山,冬天是白雪皚皚。每年有足夠的假期,周遊世界。

我從不用擔心這裡會有如北京那樣可怖的煙霧籠罩讓人喉嚨發痒的、多少錢也沒法避免的空氣污染。更不用擔心會有瓮安、孫志剛、黑煤窯礦工,不會擔心被“我爸爸是李剛”那樣的寶馬給撞了,或被人戳了一刀送到醫院急診室因身上沒帶夠錢而被拒絕輸血和搶救治療。

中國的學術腐敗,已經快到病入膏肓的程度。論文可以抄襲,有錢的子女分數不夠,竟然交錢就可以上好學校好專業。河南四川等地的考生,分數要超過北京上海考生許多,才能進入同等院校。教育平等何在?泱泱大國,教育投資按人均卻排列世界一百名以後。學校,一個傳授知識的地方,居然成了賺錢的企業。大學生畢業後就業也是不平等的,如果你沒關係和路子,不太好辦。還有,國內的各種人事關係複雜,活的會很纍。何必去海歸趟這個渾水呢?

一個小小的海歸唐駿,招搖撞騙居然變為成功的典範。這種事情,也只能發生在中國。如果在美國的話,公司的董事會馬上開緊急會議把他開掉了。前不久,南京林業大學請唐駿演講,不知道組織者到底打算給本校的學生培養出怎樣的價值觀,從唐駿站上講臺的那一刻起,他們就已經等同於是在侮辱自己的學校是所和西太平洋大學一個檔次的野雞大學了。難怪有網友評論:中國的大學不應該分甚麼一流大學、二流大學,211工程院校,應該分為“垃圾大學”、“特垃圾大學”和“宇宙無敵超級垃圾大學”等。

中國的醫療腐敗,也是觸目驚心。大家想必都有去醫院被各種化驗宰你沒商量的體驗吧。許多地方開刀需要給醫生紅包。醫生開昂貴的藥居然可以有回扣,真是世界奇聞。你要沒錢就等死吧。這個救死扶傷的醫德在哪裏?
  
聽說過抗毒三字經沒?瘦肉精、地溝油、一滴香、膠麵條、皮革奶、鎘大米、石蠟鍋、毛醬油、牛鴨血、藥火腿、雙氧翅、陳化糧、碘雀巢、增稠蜜、紅心蛋、糖精棗、氟化茶、鋁饅頭、硫銀耳、農藥菜、三鹿粉、蘇丹紅、箱子餡、甲醇酒、人造蛋、紙腐竹、罌粟湯、硫磺椒、激素花、毒米線、避孕鱔……不全,請添。

ONLY IN CHINA!
  
筆者認為,整個中國社會缺乏的,是誠信。老祖宗的優良傳統,經歷了這幾十年,尤其是改革開放後,蕩然無存。各位大概不知道吧,美國許多大學的招生委員會,已經注意到中國考生的成績單和推薦信造假,說明問題有多嚴重。

回到海歸話題上。就說這個一千萬吧,聽上去數字大,其實也沒甚麼。京上廣稍微好一點的地段,隨便甚麼破房子都要上百萬吧?中國房地產的暴利,就是以社會大多數人的利益作為代價的。

我認為,只要社會有保障,個人錢多了其實沒用。吃能吃多少?住太大的房子也沒甚趣味。開奔馳寶馬,給人的印象是暴發戶,忒沒品位了。上W的LV包,只有傻子才去買。更沒有必要留給下一代許多錢。讓TA們自己努力去。敗家子的例子還少嗎?

現在主要的問題是,國內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還差很遠,誰來替弱勢群體說話?這是個大問題。
  
算啦。這些問題看看都很鬱悶。普遍的腐敗現象也不去提了。海歸甚麼呢,別去賺那幾個錢折騰了,錢多了也沒用,還是身體要緊。老老實實呆美國吧。

喜歡平靜的生活,不在乎賺錢多少,這種人生哲學,我覺得也不錯。中國現在普遍拜金太嚴重了。

其實海歸還是海不歸,這和愛不愛國無關。筆者從來也沒想去當聖人,不過是一布衣平民而已。誰要當聖人、要當“愛國”的救世主,誰儘管去。我會很佩服TA。一個人總有享受自食其力所得到一切的權利吧。某個大詩人有句名言:“哪裏有自由,哪裏就是我的家”。而且筆者看來,能做到隨遇而安“四海為家”,才是人生的真正瀟灑。

中國一位著名作家幾年前訪問耶魯大學時,和筆者交談過。他說,林語堂先生是上個世紀非常有名的海歸海不歸,有一個對聯就是說林語堂的:“兩腳踏中西文化, —心評宇宙文章”。他然後說,你還沒評過宇宙文章,但是你確實兩腳已經踏了中西文化了。所以這個對聯就送你上半聯正合適。

雖然人未海歸,但心系中國,閑暇之間寫寫騰訊博客,把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介紹給中國的讀者,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轉自互聯網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