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北京捐贈馬其頓校車的前世今生

【新唐人2011年12月7日訊】2011年11月,校車問題在中國兩度成為新聞。

導致校車成為新聞的原因如下:11月16日,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的一輛校車因超載發生特大交通事故,一時間校車問題在國內引起廣泛關注。批評指責聲還未消散,11月25日,中國援助馬其頓校車消息傳出,正好外交部於10月下旬解密了一批檔案,公佈了1976年以前援助110多個國家地區的資料,於是網友用「援交部」來貶稱中國的外交部,批評北京在校車問題上「寧贈友邦,不與家奴」。外交部倒也處之泰然,在11月28日的例行記者招待會上,發言人洪磊稱中國援助馬其頓校車是履行國際責任。

令中國人想不通的是:一個人均收入高於中國的歐洲國家為什麼要中國援助?這「國際責任」之說從何而來?——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資料,世界2010年人均收入榜上,馬其頓排第90位,人均收入為4483美元;中國排第91位,人均收入4382美元。

其實,中國援助馬其頓自有緣由,所謂「國際責任」倒也並非空穴來風。這事情的起源要追溯到台灣當年在李登輝與民進黨執政時期,與勢頭甚旺的北京在國際上爭取「國際承認」的這段歷史。當時,台灣在北京的強勢擠壓之下,為了爭取「國際承認」而不得不開展飽受北京詬病的「金錢外交」,馬其頓當年就是台海兩岸競相爭奪的一隻「香餑餑」。

馬其頓建國歷史不長,1991年11月20日該國頒布新憲法,宣佈自己為「獨立的主權國家」,方才成為從原南斯拉夫宣佈獨立的4個共和國之一。1993年4月7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接納馬其頓為聯合國第181個會員國,國名暫定為「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 1993年10月12日,馬其頓與中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其時台灣由力主「台獨」的李登輝執政,李希望為台灣爭取一些國際空間,於是向為擺脫經濟困局苦惱不已的馬其頓政府許諾,只要馬其頓與台灣「建交」,台灣會立即援助馬其頓政府3億美元現金,另外還將在馬建工業園,投放10億美元長期投資。 馬其頓政府遂於1999年2月9日宣佈與台灣建立「外交關係」。北京絕不容忍這種雙重承認(即承認「兩個中國」),在馬其頓宣佈與台建交的同一天,中國政府即宣佈與馬斷交。隨後不久,中國罕見地使用了安理會成員國的否決權(大多情況下中國投棄權票),反對聯合國維和部隊在這個前南斯拉夫加盟共和國延長駐軍6個月。

馬其頓與台灣建交後的兩年,不斷面臨北京的威脅利誘。終於在2001年6月12日正式恢復曾中斷的與北京的外交關係, 此後台灣對其停止援助。這兩年當中,台灣共給予馬其頓1.5億美元的援助(另一說法是1.7億)。

我對十餘年前發生的這一「外交事件」之所以印像深刻,是因為當時世界上還有不少窮國用這種方法在台海之間漁利,先與台灣建交獲取經濟援助,爾後又在北京更大的誘惑下與台灣反目。馬其頓當時之所以對台灣特別重要,估計源自這一因素:當時世界上共有28個小國承認台灣政權,它們大部分分佈在中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以及非洲。但馬其頓從地理上看則是歐洲國家。對台灣來說,是其在歐洲外交的「突破」性進展;對北京來說,則意味著歐洲「失守」。是以馬其頓成了台灣雙方出大價錢爭搶的「香餑餑」。

比較搞笑的是馬其頓對自己這種出爾反爾的行徑還說得冠冕堂皇。在與台灣建交時期,馬其頓國防部長保諾夫斯基曾於2000年10月30日率領代表團對台灣進行為期五天的訪問,並在訪問期間與台灣國防部長伍世文簽訂諒解備忘錄和國防合作備忘錄。等到與北京私下溝通就緒,並準備派員至北京簽署「復交」備忘錄之後,又為自己丟棄台灣找了個台階:2001年5月下旬,馬其頓外長米特雷娃趁履新之際表示,兩年前與台北「建交」是個錯誤。

中國到底給了馬其頓多少外援?遍查不獲,估計北京將此視為「國家機密」,也要求受援方馬其頓保密。畢竟北京一直在義正辭嚴地譴責台灣的「金錢外交」,作為備位「世界領導」的中國,又豈能以「金錢外交」為手段,與台灣爭搶其他國家的承認?但從中國一向的行事方式來看,那些從2000年以來先後宣佈與台灣「斷交」的國家,如哥斯達黎加、利比里亞、多米尼克、格林納達、塞內加爾、乍得等國,肯定都因與台灣「斷交」而獲得北京的補償。

根據以上事實推斷,洪磊聲稱援助馬其頓校車是中國在「履行國際責任」並非虛言。從策略上考慮,當年讓馬其頓與北京「復交」的援助不可能一次性給足,必須細水長流,中方先後向馬方提供了人員培訓、學校改建、電腦物資等多個援助項目,估計就是在履行當年復交時的承諾。

文章來源:《美國之音》作者博客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