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小東:長江加速病危

【新唐人2012年1月27日訊】 三十專家聯袂呼籲,體檢報告再敲警鐘

近30年來,全國有243個面積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死亡。因圍墾而消失的有102個,約佔消失湖泊總量的42%。長江源頭的湖泊數量卻在增加,面積也在增大,但這是個壞消息,因為氣候變暖,冰川退縮,降水才增多。

三峽工程不可避免地改變庫區幹流及下游水文情勢,並對庫區與中下游沿岸生態環境、中游江湖關係產生顯著影響。

2012年1月14日開始的連續降雨,對剛剛出現60年來最低水位的鄱陽湖僅是杯水車薪。自2003以來,鄱陽湖已經連續近十年出現秋冬季的低枯水位,漁業資源銳減。

不惟鄱陽湖,長江中下游及湖泊已是連年乾枯。1月6日發佈的《長江保護與發展報告2011》(以下簡稱「長江報告」)顯示,近30年來,全國有243個面積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死亡,仍「活著的」湖泊也因「人禍」而備受摧殘,污染嚴重,生態遭受破壞。

這是一份來自全國30名專家共同完成的長江體檢報告,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國家開發銀行、世界自然基金會等「國字號」機構、全球NGO共同發佈,自2007年以來每隔兩年發佈一次。2011年的「長江報告」更將長江流域的湖泊作為核心研究對象。一切皆因湖泊已經病得不輕了。

湖泊增多的「壞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在長江的源頭,湖泊數量正在增加,面積也在增大。這是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吳慶龍近年來的直觀感受。他常赴青海、西藏,調查長江、黃河源頭的湖泊。

「長江報告」顯示,近30年來,全國新生面積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60個,主要位於冰川末梢、山間窪地、河谷濕地。

然而,這並不是好消息。「源區湖泊擴張和數量的增加,與氣候變暖有關,冰川退縮,降水增多。」吳說。50年來的氣象資料表明,長江源區氣溫正在逐步升高,尤其1990年代以來更為顯著,長江源區的冰川也自1970年代以來開始出現退縮。

長江源區在未來50年內,年均氣溫可能最高昇高2.5℃,至2060年,長江源區的冰川面積將較1970年減少11.6%。也就是說,長江源區可能還將新生湖泊,湖泊面積也將繼續增加。

「短期內,湖泊水量增加,對周邊草場、魚類等生物的棲息場所均有影響,周邊凍土中有機物等也隨著水流進入湖泊,對整個湖泊生態系統將有重要影響。」吳慶龍說。

但「長江報告」就長期趨勢仍持悲觀態度,長期看,冰川融水逐步減少,以冰川融水為主要補給源的湖泊將會萎縮甚至消亡,進而影響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的水量供給。

而目前,長江中下遊湖泊已逐漸消亡,「人禍」因素居首。243個死亡的湖泊中,因圍墾而消失的湖泊102個,約佔消失湖泊總量的42.0%,集中在鄂、皖、蘇等地。1950年代以來,長江中下游因圍墾減少的湖泊容積相當於淮河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的1.1倍,五大淡水湖泊蓄水總量的1.3倍。

加速的營養過剩

除了圍墾,污染也在加速湖泊的消亡。吳慶龍的同事陳宇煒研究發現,鄱陽湖的水質正呈現下降趨勢。因為多年來,只能在清水中存活的苦草有所減少,僅2011年較往年有所增加。另一方面,一種叫做「眼子菜」的較為耐污性植物卻在增加。

陳宇煒由此判斷,鄱陽湖營養程度正在增加,目前屬於中度營養向富營養化轉變的過程。儘管如此,「長江報告」認為,鄱陽湖的水質總體已是優於長江中下游的其它湖區。

陳宇煒考察過長江中下游一百多個面積為1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他發現,長江中下遊湖泊均呈現清水型植物減少、耐污型植物增加的趨勢,甚至有的湖泊中,水底植物已完全消失,藻類佔絕對優勢。這表明,這些湖泊遭到嚴重污染。

2007年距今不遠,太湖周邊的居民應該還記得當年太湖藍藻大爆發的情形。

當年5月,大量藍藻死亡、腐爛,侵襲無錫城區供水的水源地,導致無錫市區大面積的自來水受到污染,引發持續數日的供水危機。居民們搶購純淨水、面包,搶不到純淨水,居民們又大量搶購其他飲料。

這一事件引起國內外對長江中下遊湖泊污染的深切關注。藍藻爆發正是水環境質量下降和富營養化加重的表現之一。

「長江報告」顯示,中下游地區湖泊中總氮、總磷、化學需氧量不斷增加。2007-2010年間,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所做的湖泊水質調查數據表明,長江中下游77個大於10平方公里的湖泊中,77%的湖泊水質劣於III類水質,劣於V類水質標準的佔32%。處於富營養狀態的湖泊佔總數的88.3%,其中重度富營養的佔23.4%,尤以下游蘇南湖群富營養化程度最為嚴重,多數湖泊全年均處於重度富營養狀態。

而長江中下游地區恰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湖泊變質和工業、生活排污有著重要關係。這繼而導致湖泊生態嚴重破壞。處於云貴高原的滇池極具代表性。1950年代,滇池有沉水植物42種,本次調查只剩下8種;另外,滇池原有土著魚類24種,現僅存4種。

三峽工程的顯著影響

「原本,這些湖泊與長江相連,形成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巨型河湖系統,在維繫江湖水生生態系統穩定和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所長楊桂山說。

但長江流域不斷增加的開發導致江湖關係快速調整,並導致湖泊生態系統劇變。

「長江報告」顯示,近幾十年來,湖泊與長江的聯繫被大壩或涵閘阻斷,湖泊由此失去了與長江的天然水力聯繫,湖泊換水週期延長,湖泊濕地對污染物的淨化和水體自淨能力下降,因此加重湖泊水質惡化和富營養化趨勢,成為藍藻等頻發的重要因素。

洞庭湖和鄱陽湖作為長江中游僅存的兩個自然通江湖泊,就受到了三峽工程的深刻影響。「長江報告」認為,三峽工程不可避免地改變庫區幹流及下游水文情勢,並對庫區與中下游沿岸生態環境、中游江湖關係產生顯著影響。

但實際上,即使江湖相通,其淨化能力也大幅下降,因為長江本身也在遭到嚴重污染。「長江報告」顯示,2009年,長江流域廢污水排放總量為333.2億噸,較2003年增加了21.9%。
人類從自然中貪婪地攫取資源,卻摧毀了環境,也被環境報復。然而,楊桂山認為,湖泊的重要性至今尚未被社會各界普遍認可,常見的現象是,「一邊治理一邊破壞」。

為有效解決江湖瀕危的困境,「長江報告」提出應明確湖泊功能定位,分類型、分層次保護;實施「湖泊——流域」綜合管理,採取必要的退漁還湖、退田還湖措施,實施河湖連通,控制入湖污染物總量和湖泊內源污染,切實改善湖泊水環境與水生態。

文章來源:《南方週末》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