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改革開放 有助台緬交流

【新唐人2012年4月4日訊】(中央社記者林憬屏仰光特稿)緬甸國會補選和平落幕,向世界展現改革開放的誠意,準備與外界擴大往來,歐美料將陸續放寬經濟制裁,將有助增加台緬未來經濟、文化交流,以及雙方互設機構的可能性。

緬甸過去軍人高壓執政,在歐美經濟制裁的影響下,不少台資公司撤離,當地台商估算,包括未與台商會往來的台商,目前僅約有2、300人在緬甸營運,從事農業、成衣、光學鏡片、玻璃纖維生產和造紙、木材等生意。

台灣與緬甸之間一向的往來多半是宗教、旅遊,雙方也沒有辦事處,台灣旅客要到緬甸旅遊必須透過旅行社送到香港辦理簽證,而緬甸華僑想要訪台,簽證也得請旅行社送到曼谷的駐泰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辦理。

對許多台灣人來說,緬甸至今仍是個神秘國度,最近電影「以愛之名:昂山素季」才讓更多人了解緬甸。對於台灣,緬甸人民可能也不太熟悉,但台灣技術協助種出來的西瓜在緬甸可以賣到比較好的價錢,慈濟基金會在風災中對災區的協助,讓當地人認識了台灣。

緬甸對外逐漸開放,台緬經濟、文化交流預期也會逐漸增加,不少台商對這塊新興市場表示興趣,就等外資法等相關法律制度進一步放寬,緬甸方面預料也會有正面回應。

第一位獲准返緬的流亡記者「密希瑪新聞社」(Mizzima News)經理編輯盛溫(Sein Win)長期關注中緬關係,也注意到台緬交流的問題,他告訴中央社記者,緬甸過去依賴中國大陸發展經濟,但多半來自中國大陸的是政治性資金而非技術性資金。

盛溫表示,緬甸現在希望技術性、商業性的資金,可以進行技術協助,所以未來他預期台緬之間人民與經貿的交流會日漸增加。

農友種苗公司在緬甸十多年,投資農業也協助技術發展,台灣西瓜在當地頗受歡迎,幫助不少農民改善生活。緬甸負責人郭坤石在國會補選期間正在瓦城巡視農場,他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話訪問時說,除了農業外,成衣、製鞋等勞力密集的外銷產業,緬甸現在深具吸引力,等條件適當,來緬設廠後也能改善當地人民就業。

郭坤石期盼,隨著緬甸開放,台灣有朝一日也能在當地設有辦事處,直接協助台商與訪緬的台灣人。

這次國會補選勝選的全國民主聯盟眉揚功鎮(Mayangone)候選人美溫敏(May Win Myint)表示,緬甸歷經多年政治紛擾,他們的下一代過去受限於政治問題一直缺乏與國際接軌的能力,現在需要與國際接觸,也包括台灣,未來有機會,她也希望促進台緬間能進行交流。

退休將軍、也參與競選的同選區執政黨聯邦團結發展黨(USDP)的黨員耶塔(Ye Htut)向中央社表示,他樂見台緬民間交流正常發展,相信政府會根據法律規範邀請台商到緬甸投資。

不過,緬甸民主剛剛起步,政治穩定度、法律制度等都還是初步發展,仍存在投資風險,郭坤石建議台商,可以再多觀察一陣子。(本文附有照片)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