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走紅 反襯屏幕外食品安全的苦澀

【新唐人2012年5月24日訊】(自由亞洲電台報導)中央電視台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收視率爆紅,但遭民眾惡搞,抨擊現實生活中食品安全問題災難深重。網絡上演另類版《舌尖上的中國》。

近期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走紅,引起民眾熱烈討論。由央視紀錄片頻道創作的七集《舌尖上的中國》從2011年3月開始拍攝,在大陸60個地點取景,七個篇章分別為《自然的饋贈》、《主食的故事》、《轉化的靈感》、《時間的味道》、《廚房的秘密》、《五味的調和》以及《我們的田野》,其中主要介紹中國的飲食傳統,圍繞中國人對美食以及生活的追求,用一連串的故事將美食生態串聯在一起。

該紀錄片自播出起收視率就一直收高,深夜十點播放卻赶超黃金檔時段。而在紀錄片中被提及的食物特產在淘寶網中都出現熱銷的情況,不少從不看電視的80後90後每晚都守候在電視機前觀看,《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後得到了不少好評,有觀眾表示“這是本土最好的紀錄片”。

一位在北京從事藝術工作並認識此紀錄片導演的北京網民高先生週三向本台表示:這片子是挺用心拍的,好多人能感覺到所以才喜歡上,中國本身食品問題非常嚴重,忽然出現這樣的一部紀錄片,讓人感嘆原來中國的東西這麼美好,尤其我聽在海外的一些朋友他們也喜歡這部紀錄片。

而在美食誘惑背後也讓不少人思考現實版的“舌尖上的中國”,食品安全已是民眾口中經久不衰的沉重話題,在一盤盤的美味菜餚背後含有多少非法添加物,在民眾生活中經常被提起。十多年前地溝油首次出現在民眾眼中,直到近來違法企業往地溝油中添加化學成分讓地溝油順利通過檢驗,甚至地溝油流入正規銷售的食用油中,凡此種種都讓民眾擔憂。

《舌尖上的中國》熱播,有網民表示在觀看時自己的“眼淚和口水一起飛”因為片中情節讓人想起現實生活中的情況,此片一面讚揚了中國飲食的博大精深,卻也反襯了現實中的食品安全災難深重。還有的網民表示,“每次上街吃飯,都要看兩集《舌尖上的中國》才能夠彌補心靈創傷。”更有網民表示,“看到在美好餐桌的另一面,還有一場由蘇丹紅三聚氰胺甲醛瘦肉精重金屬硫磺明膠組成的’味覺盛宴’。”

北京律師關安平告訴本台記者:我認為中國沒有誠信體系才造成食品的危機,沒有誠信的危機也是中國產業的危機,這個產業危機體現了境外產品的價格非常高,高出了很多,百姓願意付高價其中就是信用成本。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