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媒體看中國:北京暴雨後

【新唐人2012年7月24日訊】(美國之音報導)「雨後」幾十年前曾經是一個讓千百萬中國高中生感到害怕的高考作文題,因為這樣的一個題目會讓那些對自己的作文能力沒有很大信心的學生感到猶如「老虎吃天無處下口」那種為難,讓他們害怕無話可說,或害怕不知從何說起。

物換星移,時光流轉,這個周末的北京暴雨後,「雨後」這樣的題目顯然讓中國人有太多的話要說。只是現在人們還不清楚中國今後是否會以「北京暴雨後」作為高考作文題。

天災各國都會有,然而……

說起暴雨之類的天災,各國都難免遭遇。全球氣候變暖的大氣候、大環境,更使氣象災害變得比以前更頻發。

說到天災各國都難免遭遇,日本主要工商新聞報紙之一《日本經濟新聞》星期天發表的駐北京記者森安健的報道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森安健報道的題目是:「北京也降大雨,三萬人避難 是為觀測開始以來最大(的大雨)。」報道中提到從21日到22日黎明前時分,大雨導致北京政府所說的37人死亡,3萬多人緊急疏散,21日北京首都機場將近500個航班取消。

在森安健的報道之下,《日本經濟新聞》的網站還列出了三條日本的大雨新聞:

「九州北部預計有非常的大雨對(可能由此而來的)災害有關當局高度警惕」
「北陸和九州北部地區預計有豪雨 福井在1小時內降雨100毫米」
「九州北部預計將有大雨 局部地區1小時內降雨40厘米」

暴雨之後的激烈質疑

天災各國都會有,天災之後各國公眾都可能對政府當局的種種作為或不作為提出種種批評。但中國畢竟是中國,北京畢竟是中國的北京。北京暴雨成災之後,中國人提出的質疑自然有中國的特色。

美聯社記者歐蕾珊(Alexa Olesen)從北京發出報道說:

「在中國首都星期一應對60年來最大的豪雨造成的洪水災害(其中包括導致37人死亡)之際,人們提出一系列問題,質疑北京是否為了推進現代化而犧牲排水系統這樣的基本基礎設施。」

在中國,人們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質疑呢?歐雷珊的解釋是:

「北京投入了百億千億美元的投資用於其現代化,其新建設包括2008年北京奧運會一些著名的比賽場地,全世界規模第二的機場,多條新地鐵線,令人眩目的一座座摩天大樓。與此同時,排水之類的基礎設施顯然被忽視。」

北京,首善之區

北京是中國的首都,自1949年中國共產黨奪取中國大陸政權以來一直是中國的「首善之區」。中國當局對北京的建設投資可謂不遺餘力。甚至在當局1950年代蠻橫推行所謂的「大躍進」導致人造大飢荒、千百萬人在餓死的時候,當局依然是繼續在北京大興土木,耗費當時的巨資建設了所謂的「十大建築」。

進入1990年之後,隨著中國當局的財力更加雄厚,當局對北京的建設投資更是不計其數(具體總數到底是多少,目前顯然依然是中國國家機密),用「百億千億美元」來形容大概只會失之於不足,而不會失之於誇張。

然而,一場大雨之後,北京居然是這個樣子。北京的這種「新面貌」成為眾多的中國網民熱議的話題,在中國用戶最多的新浪微博尤其如此。例如:

「死神魅影1990: 願政府能做點什麼!一座老都城,經歷萬千風雨,去年暴雨歷歷在目,今年暴雨猶如一場災難,在現在科學技術先進的時代,一個弱智的排水問題都解決不了,說明這座城是個豆腐渣工程,早晚得付出代價!現在我們只能求天!這說明什麼?說明政府無能。」

「老黃金眼:地地道道的三分天災,七分人禍。北京市的預警系統、排水系統全線癱瘓,對這場暴雨未作任何預警服務,並及時將淤塞的水排泄掉,導致大量人因此傷亡。在相當大程度上說,這場災難是由政府無所作為造成的,應當承擔不可推卸的責任。」

北京和中國的原形

今天的中國畢竟不是過去的中國。

但今天的中國畢竟還是跟過去有著千絲萬縷糾結的中國。

在北京暴雨成災之後,中國官方媒體再度全力開動起來進行主旋律宣傳,大力宣講政府部門或政府工作人員全力抗洪救災、在災害面前北京人如何展現大愛相互幫助這樣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展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好,共產黨領導好,從而展示出1949年以來的中國舊貌。

然而,今天的中國畢竟不是過去的中國。所以,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也在星期一發表了題為「大暴雨衝出中國現代化的原形」的社評。

社評以中國官方媒體所罕見的坦率說:

「37條生命的逝去令人悲傷,而他們是在中國抗災能力本應最強大的城市不幸遇難的。這一事實帶來的額外感嘆或許會在中國長留很久,北京這場雨應該給中國人對現代化的認識做一次質的修正。」

「這場大暴雨致使37人遇難,是全北京的悲哀,也是中國現代化的污點。但讓這次災難也成為一個起點吧。深刻的反思是必須的,它應從政府開始,一直向全社會延伸。」

官方媒體迴避的話題

「大暴雨衝出中國現代化的原形」,也衝出了中國的政治制度的原形,中國當局的社會控制手段的原形。

北京大雨洪水之後,是洪水般殺到的中國網民上千萬條的評論。新浪微博顯示,中國公眾、網民不但對他們所認為的政府的無能提出強烈的批評,也對中共當局操縱控制新聞媒體、把他們當作傻子來玩弄的做法提出強烈的抨擊:

「新聞解讀:文人與記者就是有能力化腐朽為神奇,明明一場暴雨,把首都公共設施的短處完全暴露出來,新聞里卻是滿是’友愛北京,北京人的守望相助」等,成了主旋律,而質疑、問責全部消聲。……’

「小young茼蒿:昨天中午看中央台新聞只提到北京昨夜大雨,1分鐘而過,然後大篇幅介紹菲律賓、朝鮮、俄羅斯人民受暴雨影響,濫操什麼心……」

當局未用手機簡訊發警報

近年來,中國成為全世界手機用戶最多的國家。中國的手機用戶之多,足以構成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與此同時,大力宣傳倡導「與時俱進」的中國當局充分利用手機簡訊進行社會控制,輿論控制,導致千百萬中國用戶抱怨政府簡訊也成為最大的垃圾簡訊的來源之一。

然而,在北京暴雨成災之前,北京當局卻沒有通過手機簡訊對手機用戶提出警告。在受到社會大眾的強烈批評之後,市氣象局副局長曲曉波表示:「手機預警信息發送尚有技術障礙」。

對曲曉波的這種說法,中國網民提出了激烈的駁斥抨擊。網名「光遠看經濟」的網民在新浪微博發表的駁斥可說是一個典型:

「事實是,你連一個簡訊都沒有發。『兩會』的時候,你無孔不入的提醒大家維持社會秩序;春節的時候,你無孔不入的通過簡訊要求大家遵守燃放規定,暴雨來的時候,你就開始說發簡訊有障礙了。你可真不要臉到極致。」

截至目前,中國當局利用天災來宣傳執政黨好、以及莫名其妙地沒有用手機簡訊發出災害預警,這些話題依然是中國官方媒體迴避的話題。

網民反應,國際話題

中國網民對北京暴雨成災的反應,也成為國際媒體的一個重要話題。法新社星期一發出報道說:

「截至星期一,將近900萬用戶在中國用戶眾多的新浪微博發貼,表達他們對官方沒有發布災害警告、以及北京排水系統陳舊落伍不能應對星期六暴雨的憤怒。」

路透社星期一發表記者白賓(Ben Blanchard)的報道,也提到了中國網民就暴雨成災問題對政府提出的質疑。但是,在報道暴雨給北京帶來災害的同時,白賓也指出了暴雨給北京帶來的一件好事:

「官方的空氣質量狀況在暴雨之前是不健康。但到了星期天則是『優』」, 空氣明顯地沒有通常的那種刺鼻的味道。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