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歷朝歷代的中秋祭月禮儀

【新唐人2012年9月28日訊】中秋又叫仲秋、月夕,是華夏民族傳統節日系統中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民俗節日。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即有的敬月信仰,以及流傳幾千年的祭月之風。可以說中秋節本質上是“華夏祭月之節”,這裏邊蘊含著華夏先民們“天地人和”的哲思,也有華夏子孫生生不息的信仰。

漢民族的祭祀文化,表達的是“敬天、禮地、愛人”這三種基本情感,而太陽和月亮就是華夏先民最崇拜的自然神之一。

《周禮》等古代文獻中的記載確鑿無疑地表明,在周代,華夏先民對日月的禮敬崇拜已發展為宏大而正規的天子的日月祭祀。《周禮•典瑞》記載:“圭璧以祀日月星辰”;《禮記•祭義》記載:“祭日於壇,祭月於坎”。

為什麼古代天子要祭祀天、地、日、月?鄭玄曰:“王朝日者,示有所尊,訓人事君也。王者父天而母地,兄日而姊月,故常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況人得不事耶。”意思是說,帝王以天為父以地為母,以日為兄以月為姊,天子祭天地日月,既是敬畏、祈求護佑,也是向天下臣民示範“孝悌”之義,即祭天地以示孝,祭日月以示悌。

先民認為,日屬陽之精,月屬陰之精,“天、地至尊,故用其始而祭以二至(夏至、冬至)。日、月次天地,春分陽氣方永,秋分陰氣向長,故祭以二分(春分、秋分),為得陰陽之義。”因此,春分和秋分就分別成了祭祀太陽和月亮的日子。

祭日,古人稱“朝日”;祭月,古人稱“夕月”。“夕月禮”就成為了祭月之禮的特有稱呼。

歷朝歷代祭月禮儀的傳承與演變

周代:周代的禮儀系統十分完備。建日壇曰“王宮”,建月壇曰“夜明”。 春分在南門外祭日、而秋分在北門外祭月。所用牲和幣皆為赤色,祭祀音樂與祭五帝的音樂相同,以珪璧美玉來禮神。此后歷朝歷代的天子祭祀,皆在承襲周代禮儀的大前提下,各有所發展變化。

秦代:秦尚法家,而諸子百家中排在第二位的就是陰陽家了,故極看重自然神祗的祭祀。秦在故都雍城就建有日月祠。據歷史記載,秦始皇曾東游海上祭祀八神,月日分屬第六第七神。秦代皇家祭日于成山,祭月於萊山。 

漢代:漢承楚風,楚文化中對天地日月的信仰也是頗具分量的。據記載,武帝時在太乙壇祭日月:黎明之時皇帝走出用竹子建造的祠宮,向東方祭拜行朝日禮,夜晚向西方祭拜行夕月禮。漢平帝時,曾經將祭祀日月的日期與祭祀天地合在一起。

隋代:隋文帝匡扶華夏正統,重修祭禮。于國東“春明門”外建壇,每年春分朝日;又于國西“開遠門”外建“坎”,并在坎中建壇,每年秋分夕月。牲幣仍然遵循周代體制。 

唐代:唐代祭月之風盛機。朝廷於春秋二分朝日夕月於國城東西,用方色犢為牲,場面浩大,觀者如雲,使原本很嚴肅的祭祀典禮開始帶上更多輕鬆、娛樂的氛圍。而唐代民間在秋分之後的中秋月圓之夜賞月、詠月則已蔚然成風,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賞月、詠月的詩句。中秋佳節,家族眾人以祭月、賞月為由歡聚一堂,逐漸形成並固定為闔家團圓的中秋節。

宋代:宋朝祭月承襲唐代之制,並升為大祀。到宋時,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節更加興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台榭,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明代:明初在南京建日月祭壇,遷都後在北京朝陽門外建“朝日壇”,在阜成門外建“夕月壇”。朝日無“從祀”,夕月則以五星、二十八宿、周天星辰為“從祀”共一壇。那時,每年的春分、秋分的祭祀,日、月是禮敬的主神,是祭禮的主角,這種專門的祭祀為正祀和常祀。除此之外,日月還在其他祭祀場合被附帶祭祀,此時日月充當的是“從祀”。比如,郊祀天地常以日月從祀;諸侯覲見天子之禮要到南門拜日、北門拜月;祈年、禜祭等也都要祭日月。

明清之後,民間百姓的祭月風俗,在對月神表達肅敬之心同時,更多了幾分中秋月夜合家團聚的溫馨,和出自尋常百姓對月神的期待與祈求,豐富了祭月節的人文內涵,於是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和端午節共同成為華夏民族四大傳統節日的民俗大節。

民間中秋祭月的禮儀

中秋祭月,主要是向月神表示尊敬之意。民間通常認為月神是女性,是嫦娥,稱她為月姑或月姊,因而民間祭月的意義往往還加入了女子祈求月神的垂青,以期望獲得聰敏與美貌的內容。中秋若遇無月甚至下雨,都可以祭月,凡是月光能照射之處,都可以舉行,如遇陰天,可以向月亮的方位擺放祭桌。

古代漢民族傳統的民間祭月儀式,一般以家族為單位,參加祭月的人中選一名主祭(統領祭祀工作),一名贊禮(相當於禮儀主持人),若干執事(主祭的助手),一般以年長的女性長輩或家庭主婦擔任主祭。按照傳統,“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所以男子一般擔任贊禮、執事協助祭月。

清代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載:“十五日祭月,香燭品供之外,則團圓月餅也。雕西瓜為蓮瓣,摘蘿蔔葉作娑羅。”

每逢中秋佳節來臨千家萬戶便在近郊的亭臺上或自家潔凈的庭院中擺上一張祭桌,祭桌上擺放著青煙裊裊的香爐、火光搖曳的紅燭、還有盛在盤碟碗盞裏的各色祭品:月餅、石榴、柿子、花生、柚子、蓮藕、等糕點果品以及雕成蓮瓣形的西瓜;還有盛在精美器皿裏的黃酒、米酒、桂花酒;祭桌上還會擺放上各色美麗的時令鮮花。祭桌旁往往還掛上一張“月光畫”,上面畫著類似嫦娥奔月的圖案,嫦娥的身邊總有那只可愛的玉兔。

此外人們還供奉繪有月光菩薩的月光紙,也叫“月光馬兒”,向月而供之。祭祀之人焚香行禮結束後,會把月光紙、千張、以及金銀箔紙製作的元寶等一併焚燒以示供奉神祗之意。

有的地區中秋祭月時,會在祭桌中央供一個紅漆的“鬥升”(鬥升上大下小,35至20釐米,四方型,全身用紅漆並金 色描繪各種吉祥圖案),鬥升底層墊上大半,四周插12雙筷子和香線,中心點燃一盞油燈,一對紅燭,旁邊擺剪刀、布尺、百戥、銅鏡等。同時把家中16歲以下孩子的“童偶”,列在鬥升前。這種“童偶”通常高40釐米、寬7.8釐米,木頭刻成,用彩色繪出簡單的兒童五官衣著。童偶背面寫上孩子的姓名,出生年月,作“替身”(與出土的漢代俑相似),祭月時立在鬥升前,祈求“月奶”“鬥母”保護兒童平安富貴、健康成長。

參加祭月的人們沐浴更衣之後,來到祭桌前焚香祭月。凡家族中的婦女、少女、女童皆按照長幼順序,一一鄭重地在祭桌前的草席之上叩拜行禮。頭上是皓月當空,四周有清風吹拂。在溶溶的月光之下,人們燃燒“月光紙”,并音調柔和地朗誦虔誠的祝文(即赞美月神的文章)。拜祭禮儀結束後,全家圍坐在樓臺或庭院樹下,一邊賞月,一邊分食月餅、果品,共用天倫之樂。

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跡。從古至今,無論是冰壺秋月的激賞,還是花前月下的空濛,在明媚、古雅、虔敬之外,中秋佳節還洋溢著親人的思念,團圓的喜悅,和對美好未來的期許,見證著幾千年來華夏民族的“花好月圓”與“千里嬋娟”。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