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會流變 使用者決定讀法

【新唐人2012年12月12日訊】(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2日電)教育部今天公布「一字多音審訂表」初稿,學者認為,語言本就會流變,最終決定讀法的,永遠是使用者。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今天公布「一字多音審訂表」初稿,將開放1年6個月的時間,徵求各界意見,被部分媒體批評為「又要改了」,容易造成教學、考試的困擾。

國語會視察吳中益澄清,「一字多音審訂表」上次公布是民國88年,已經13年沒有更動。現在已有許多詞語受到語境、文化交流等影響,讀音產生變化,才會召集專家學者重新審訂。

吳中益表示,語音其實沒有對錯問題,只是在教學上有必要「選一個音來教」,教育部有「定音」的責任。在修訂過程中,以維持教學穩定為原則,較無爭議的語詞仍維持88年版本的讀法。新舊版本比較,5266個常用字中,只有22字有修改。

吳中益說,修改的讀音大多是「從俗」,例如牛仔褲、公仔的「仔」,舊版讀法是「ㄗˇ」,新版改成大家習慣的「ㄗㄞˇ」。

不過,參與編修的學者很講究,認為只有來自粵語的詞彙如公仔、打仔才讀「ㄗㄞˇ」,本土的詞彙如歌仔戲、擔仔麵、菜市仔依舊讀「ㄗˇ」。

另外,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的「伽」,舊版讀法是「ㄑ一ㄝˊ」,然而天文學界建議以Galileo的音譯為準,新版改為「ㄐㄧㄚ」。同樣道理,伽馬射線(Gamma ray)也念「ㄐㄧㄚ」,但佛家語僧伽仍要讀「ㄑ一ㄝˊ」。

吳中益說,教育部在審訂一字多音時,參考許多社會意見,例如呱呱墜地的「呱」,舊版訂為「ㄍㄨㄚ」,但很多人反應「呱」是形容小孩哭聲的狀聲詞,應該比較接近「ㄨㄚ」,新版便改成「ㄨㄚ」。

淡江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曾昭旭表示,隨著時代推移,語言流變是正常的現象,舉例來說,唐代人講的「中古音」,比較接近現在的閩南話、客家話或粵語,而和現在的國語(普通話)有一些差距。

曾昭旭指出,國文課教唐詩時,用閩南話朗誦,更能表現唐詩的聲調意境,因為國語一般只有4種聲調,閩南語卻可達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陽入等8種。

曾昭旭說,中古音還可以從閩南語等現存語言推測,上古音就「很難考」了,例如「詩經」中一些狀聲詞的讀法,學界就一直有爭議,只能從押韻來推論。

「語言會改變,最終決定讀法的,永遠是使用者」,曾昭旭認為,基於教學上的需要,教育部有必要提供一個具公信力的依據,但不該是「剛性」的規定,且每隔一段時間就需修訂,才能跟上時代。

台中市大業國中教師賴宜芳表示,教育部在修訂讀音時,有一定的學理基礎,但站在第一線教學的立場,不希望大幅修改,否則老師、學生容易混淆,考試時也會有困擾。

不管是牛仔褲還是味噌湯,課本教的讀法和現實脫節,常讓學生一個頭兩個大。官方修訂有其必要,而各界在審視時,應該抱持著開放的心胸,不要總是抱著「又要改了」的想法,畢竟語言本來就會變動。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