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癒愛滋特例 台灣患者難比照

【新唐人2013年03月19日訊】(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9日電)外電陸續報導「治癒」、「停藥無恙」的愛滋病個案,衛生署指出,這是特殊個案提早治療的趨勢,不代表國內病患可擅自停藥。

近日媒體報導「全球首例,美治癒愛滋新生兒」及「愛滋及早治療,停藥7年半無恙」兩起案例,都提及及早接受抗愛滋病毒藥物治療,治療一段時間並且停藥之後,個案血液檢驗結果偵測不到愛滋病毒或可控制病毒量。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今天表示,個案難以推估至一般愛滋病毒感染者,愛滋感染者仍應定期就醫及按時服藥。大部分的感染者在停止服用抗愛滋病毒藥物後,血中病毒量會回升,停藥可能會使病毒產生抗藥性,導致治療失敗。

衛生署防疫醫師、台大醫院感染科兼任醫師羅一鈞表示,兩例個案都在感染愛滋病毒的極早期,病毒量極低時即接受治療,這是最新的愛滋治療趨勢,目的在於維持病人免疫功能,而且不容易在人群中傳播。

不過,這些個案僅是「功能性治癒」,羅一鈞解釋,也就是免疫功能正常,但以精密儀器放大檢視,仍可在病人體內找到極微量的愛滋病毒,未能達到「病毒學上的治癒」,病人提前5到7月開始服藥,不但有藥費負擔及藥物副作用機率,未來仍不排除愛滋病毒捲土重來。

他說,台灣採用世界衛生組織的愛滋病毒治療基準,是病人的CD4淋巴細胞數值低於350時,開始服藥,以血中測不到愛滋病毒為控制目標,服藥不中斷。外電報導中的案例,是感染10週內、CD4淋巴細胞數值低於200時,提前服藥治療,與台灣不同。

疾管局資料顯示,2012年底以前,曾經服用抗愛滋病毒藥物且仍存活的感染者計有1萬3323人,未規律回診就醫者約佔2成左右。規則就醫服藥的人,95%檢驗結果偵測不到病毒。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