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略傳統壓歲錢「變味」新年變春「劫」

【新唐人2014年02月03日訊】「過新年,穿新衣,放花炮,吃餃子,高高興興領壓歲錢」,每年過年孩子們會收到親人父母給的壓歲錢,這是他們最歡喜的事情。不過,隨著現代社會及經濟的發展,壓歲錢成了一種炫富的手段,進而相互攀比的趨勢。那麼真正傳統意義的壓歲錢是甚麼呢?

1月31號,中國農曆年的第一天,四川一位12歲、五年級的小姑娘夢兒告訴新唐人記者她收到的壓歲錢。

新唐人記者:「你爸爸給你多少壓歲錢啦?」

夢兒:「200吧,他們都是給我的200或者是100呀,外婆或者是其他的親戚。」

新唐人記者:「那你們班上的同學拿到的最的高壓歲錢是多少呀?」

夢兒:「300或者是400吧。」

自由撰稿人劉逸明:「給壓歲錢主要是讓孩子能夠有點錢買東西吃,或買東西玩,表達大人對孩子的愛心,畢竟這是中國幾千年來的一個傳統。」

據大陸媒體報導,今年6歲、還在上幼稚園的兒子陽陽向爸爸要壓歲錢,張口就要五千塊壓歲錢買部『土豪金』手機,這樣在同學面前就可以「有面子」。

自由撰稿人劉逸明表示,不少孩子在收到壓歲錢後,全然不知其傳統的意義,而把它當作相互炫耀的資本,進而相互攀比。

劉逸明:「實際上,不光是孩子之間在攀比壓歲錢,當官的都在攀比,誰的小老婆漂亮、誰的小老婆多、誰的房子多、誰的車子豪華,實際上是一種壞風氣,不僅僅是孩子間。」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講,傳統壓歲錢指的不是金錢的價值,古代僅是一枚銅錢、一份辟邪實物,意在驅邪避鬼「壓祟」,它是長輩送給孩子的護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裡健康吉利,也代表著一種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福。

新唐人記者易如、蕭宇採訪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