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結「上緣」 傳統習俗面面觀

【新唐人2014年02月15日訊】女:大家好!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祝大家節日快樂!

男:同時呢,今天也是西方的情人節,唉,今年雖說兩個東西方的節日重疊了,但是咱們中國人最好還是過元宵節。
女:為甚麼啊?
男:因為元宵,元宵,「元」諧音「緣分的緣」,「宵」諧音「消除的消」,所以不適合過情人節嘛。
女:原來還有這麼個講究,那今天不小心過了情人節的朋友,咱們就一起過個「上元節」好了,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嘛,這個諧音吉利,上元,「上」好的「緣」分。
男:哈,一起來看看元宵節怎麼過。

按照中國傳統的紀年法,正月十五,是一年之初的第一個月圓之夜。

關於元宵節的來歷,民間有很多說法。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漢時代,人們會在這一天燃燒火把祈求豐收。後來隨著佛教與道教在中國的興盛,佛教文化中正月十五燃燈供佛,和道教文化中正月十五「上元節」,祭祀太一神的習俗,漸漸地被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所尊崇,到了東漢末年,正月十五就正式初步形成節日了。

在中國的民間習俗中,元宵要點火把祈求豐收,到寺院張燈表示敬佛。到了唐朝,元宵節賞燈的習俗已經蔚然成風。

到了宋代,開始流行一種叫「浮元子」的新奇食物,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寓意團圓美滿,這就是後來的元宵。

清代以後,慶元宵的民俗中逐漸又加入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的內容。

這些傳統今天雖然在中國依然承傳著,但是人們對其背後蘊含著的敬天敬神的本意,已經所知甚少了。

這裡還要和您分享一個有趣的小知識,現在人們將「元宵」與「湯圓」兩種食品的概念合二為一。但其實,他們從做法,到口感,都有很大的區別哦。北風是「滾元宵」,餡兒通常是素的甜餡料。南方是「包湯圓」,餡兒就有咸有甜、有葷有素豐富的多了。

今年的「元宵節」,哦不,「上元節」,又正好趕上了情人節,商家還趕搭這股商機,推出了巧克力餡兒的湯圓,味道怎麼樣?麻煩您嚐嚐告訴我們。

最後,過了正月十五元宵節,中國新年就正式告一段落了,整裝待發,咱們預祝您在接下來一整年的馬年裡,馬到功成,一馬當先,馬上幸福,馬上平安。恩對了,今天還要「馬上有元宵!」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