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抱怨中共電影審查:不敏感拍不出好戲

【新唐人2014年3月6日訊】(新唐人記者唐迪綜合報導)中國大陸著名導演馮小剛日前在參加全國政協文藝組會議時,再次炮轟中國大陸的電影審查機制是壓在電影工作者背上的大山。他強調電影好看之處就在於鋒芒,不敏感拍不出好作品

據香港《明報》報導,3月5日,身為政協委員的馮小剛在全國政協文藝組會議上抱怨說,中國電影在拍攝前要審查劇本,拍完後又再審查電影,其間只要任何一個審查員輕哼一句,「片子有點消極」,就足以令電影「墜入深淵」、「萬劫不復」。

他形容,中國電影工作者背負兩座大山:審查大山和輿論大山。他表示,曾有人建議他拍電影別太露鋒芒,要柔和一點。但他抱怨說,電影好看之處就在於鋒芒,好的電影是醇酒,卻常被人要求「拿點原材料、榨點果汁就好」。據稱,亦有人勸他不要拍太敏感的題材,但他說,不敏感拍不出好作品

馮小剛曾多次炮轟中共的電影審查制度

近幾年來,馮小剛常在公開場合炮轟電影審查制度。而他講得最動情的一次,是2012年度中國導演協會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據當時大陸媒體的報導,當時在憑藉《一九四二》獲得「年度導演」獎,馮小剛在獲獎致辭時,抨擊中國的電影審查阻止了國家電影工業的前進。馮小剛說:「這二十年每個中國導演都面臨著一個巨大的折磨,這個折磨就是『審查』。」

他接著舉例說:「導演挖空心思、絞盡腦汁想出一句有意思的台詞或者一個很好的細節,但卻由於相關背景屬於敏感話題通不過審查,從而被迫把它改成令人啼笑皆非和匪夷所思的結果。……所有的這些導演,都受過這些折磨!好萊塢的導演受過嗎?」說到這裡,馮小剛情不自禁地潸然淚下。

2013年7月,馮小剛在一個發佈會上講到: 「因為創作者在寫一個作品之前,他腦袋上先懸著一把劍,理論上每個作品都可能被槍斃,他就不會投入他全部心血和精力去寫一個作品。我為甚麼要幾個月的時間,費這麼大勁,還最後被斃了!怎麼辦呢?他就開始投機,找最能夠安全通過的東西來寫。所以,藝術創作的最高標準就會變成了審查通過,而不是藝術創新。」

2013年12月,在喜劇電影《私人定製》即將上演之際,該片導演馮小剛與製片人王中磊及主演鄭愷、白百何等做客清華大學,與師生們對談。面對清華大學的師生們,馮小剛直言:「你要說夢想的話,我就是夢想有一天中國電影審查制度能沒有,但我覺得這事在我有生之年沒戲,所以可能也不能實現。」

馮小剛的這種大膽敢言,贏得了眾多電影觀眾與影視導演的讚賞。

然而,接手導演馬年「春晚」卻給馮小剛招致了前所未有的責罵與嘲笑,令他多年來在影視圈中幸苦拼搏賺來的好名聲幾乎毀於一旦。有分析稱,究其根源,還是審查制度給了馮小剛「溫柔一刀」。馮小剛本人也公開誓言今生絕不會再導春晚。

中共電影審查制度的犧牲者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崔衛平曾指出,審查制度限制了電影人的創造力,但是公然挑戰政府審查制度,可能面臨電影被禁和其它嚴厲的制裁。比如以六四天安門事件為背景的《頤和園》,不僅以「影片存在技術問題」被限制放映,影片導演婁燁也一度被封殺,五年內不得拍片。

《紐約時報》8月中在頭版的一篇題為《中國的導演之路–從反叛到體制內》報導中指出,中共當局並不禁止獨立製片,但是控制影片的發行。政府的支持能使作品銷到全國及海外。在豐厚的利潤和名聲面前,一些電影導演選擇了迎合政府。

該報導所關注的對象是中國青年紀錄片導演趙亮。趙亮曾花12年的時間拍攝了紀錄片《上訪》。這部記錄了訪民辛酸歷程的影片雖然在國外引發轟動,在中國卻遭到禁映。趙亮也成為警察追捕的目標,被迫逃到西藏去躲避風。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