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壟斷 民眾屢陷侵權怪圈

【新唐人2014年3月13日訊】(新唐人記者潔琳綜合報導)在中國多大陸,石油、電信、銀行這三大領域,長期以來一直被中共高度壟斷,甚至已經無人可以撼動其絕對壟斷的地位。由此,這三大領域也由於暗箱作業常常受到民眾的質疑。

近日,電信業再被踢爆其持續周密的「隱性」侵權行為,無論使用手機、網路或是家裏的固定電話(座機)等任何電信業服務,每一個環節民眾都將深陷侵權怪圈。

一部手機從入網開始,民眾就開始了自己的被侵權之路。

神秘的「月租費」

「移動客服告訴我每月需要5元的月租費,我平時根本不打電話,辦個手機號是為了家人能找到我,為什麼不能用多少錢交多少錢?」70多歲的北京石景山區的郭女士,剛剛開通了自己的手機就被告知,即便不使用也要交5元的「月租費」。

開通手機業務之初,三大處於壟斷巨頭地位的運營商便相繼拋出「月租費、套餐費、最低消費、保號費」……層出不窮的各種費用,分門別類任君選擇:「中國移動月租費5元,套餐最低10元/月;電信的月租費是3元,套餐最低49元/月;聯通的月租費是5元,套餐最低16.99元/月。」無論用戶使用與否,需求多寡,總之「月租費」「套餐費」,兩害取其輕,用戶必須開始擇一而交(錢)。

對此,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吳景明表示:「消費者有權按照實際的消費付款,運營商額外收取費用違反了公平原則。」

擅自變更的套餐

福建省福清市唐女士感覺當月話費突然猛增不少,跑到營業廳列印了話費詳情單才發現,原先的話費套餐已被升級為更高級別的套餐,然而網路間抱怨電信運營商擅自更改套餐的帖子早已不鮮見。

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劉俊海證實:盜用消費者名義,強行為消費者變更套餐,既是違約行為,也是侵權行為。

運營商在月末最後一天專心收錢

「該活動當月申請,下月生效,月末最後一天不能辦理」、「每月月末最後一天00:00至24:00不能辦理套餐變更業務」、「每月月末最後一天19:00無法辦理。」 無論是手機套餐業務,還是寬頻網路業務,運營商都會遺憾的告訴用戶這是規定,但是這項規定卻不限制用戶繳費。

河北的石先生表示,自己就在月末最後一天想要取消寬頻業務時,碰了釘子。對此運營商給出的解釋是:「月底要結賬,各營業廳的電腦系統將關閉。」這就表示如果石先生次日,即下個月的1日再來辦理相關手續,該月的寬頻費他還得接著交。

流量去哪兒了?

沒有線上看視頻,也沒有下載軟體,只是偶爾流覽新聞和登陸微信,可是流量卻快速流失?以前使用500M都綽綽有餘的北京李女士,如今即使升級為1G套餐,中途還得續購數據包。流量都去哪了?

為此,李女士找到運營商營業廳要求查詢詳細的流量帳單。但是客服人員告訴她,目前只能提供總的流量消費單,並不能提供流量明細。

運營商可以清晰的提供用戶話單,但是對於流量清單卻「愛莫能助」,用戶面對著這莫名飛逝的流量,莫非只能感歎:「你是時間嗎?」

流量月底不打包

日前,對於網上熱議的流量月底是否應該清零的話題,中國移動竟然意外遭到了肯德基的反擊。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廣東公司總經理鐘天華,於本月7日對用戶喊話說:「套餐內流量月底清零是運營商的通行做法,打個比方說,在肯德基買了全家桶套餐,吃不完的雞腿總不能退回去吧?」

僅僅11個小時以後,這一比喻不但遭到了網友的討伐,更惹來無故中槍的肯德基貌似調侃的回擊:「肯德基的雞腿肯定不清零。吃不完可以打包、外帶、於他人分享,還可以回家燉湯、燒菜,總之是你的,想咋用咋用!」

中國移動4G涉偷樑換柱嫌虛假宣傳

「移動4G,快人一步,國際主流技術,4G網速可達每秒100兆」的廣告宣傳語不僅深入人心,甚至還瞬間讓人有種10秒就可以下載完一部1GB電影的爆沖快感。

然而不久後,阿裏巴巴創始人馬雲就在網上,公開吐槽:「最近一直在試用移動的4G業務,簡直令人憤怒。經常連不上不說,而且速度之慢讓我懷疑到底是不是4G。」

這令人錯愕的4G體驗,與初聽聞移動4G宣傳詞時完全大相徑庭,對此移動說明了真實的盧綸概念為,4G一秒鐘可以承載下行數據100兆比特(bit),而非100兆位元組(Byte),所以10秒至少要乘以8,也就是近一分半鐘,然而這也不過只是移動4G在理論上的理想數字!

寬頻固話捆綁銷售

2013年10月,湖北工業大學的學生們遇到了辦理寬頻必須綁定手機的情況。據稱,安裝電信寬頻必須綁定電信手機號,且每月還需要在網費之外繳納28元的手機月租,即使手機號閒置這部分費用也要交,若手機停機,寬頻也會自動關閉。

對此,電信的工作人員解釋稱,有4種寬頻套餐,最後一種套餐是不需要綁定手機號的,因此並不存在捆綁銷售的問題。

然而學生們卻介紹說,不需要綁定手機號的寬頻套餐只提供2M寬頻,其他的均是4M寬頻,而2M的網速奇慢……

合約定製機

隨著與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建立合作關係,三大電信業巨頭都分別以低價推出了屬於自己的合約機,然而這些合約機不僅要與運營商各自的SIM天生為伴,還裝配了「吸費軟體」,並且不具所謂的售後「三包」。

山東省德州市市民王先生在聯通營業廳以低於市場正品的價格,購買iPhone合約機不久後,手機意外因進水,送去維修。重新拿回手機的王先生以為接下來就可以正常使用,可不到一個月手機竟然停機了。

據王先生介紹:「我當時以為是欠費,特意到營業廳去問,這才知道聯通對iPhone合約機還有個機卡不能分離的協議,像我這樣因為手機維修而更換手機的(即把電話卡臨時插到別的手機上使用的情況),還要提前登記才能不被停機。」

「這中間解釋、卡號重新開通耗費了近一個月,我原先預交的電話費裏一個月的套餐流量就白白損失了。」對此王先生感到十分氣憤。

聯通客服人員透露,iPhone合約計畫政策規定,只有在機卡不分離、綁定使用的情況下,才能享受補貼優惠政策,合約期1年至3年不等。

而在《中國聯通客戶3GiPhone合約計畫業務協議》中顯示:「如發生機卡分離、欠費停機、銷戶等行為時,則甲方(消費者)構成違約,乙方有權取消對甲方的優惠政策,並有權對甲方的用戶號碼做停機處理、對iPhone終端進行鎖定。」

對此,北京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會副秘書長朱巍認為:「消費者的機卡被迫分離後,一旦被停機,消費者需要提供種種證明才能使手機重新啟用,這給消費者增加了很多負擔。此外無論手機卡是否使用都照常扣除套餐費用,涉嫌強制消費。」

吸費軟體被植入

所謂吸費軟體,是指一些軟體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偷流量、扣話費,使用戶的流量和資費無端「蒸發」。開始此類軟體僅大面積的出現在大陸特有的山寨機中,近幾年,這種吸費軟體也被各運營商植入進了合約機中。

從來不上網的福州市民林女士稱,自己在開始使用三星合約機後,每個月的話費均為100左右,但是上個月莫名其妙光流量就被扣了500 多元。

故障合約機難「三包」

河北省石家莊市的畢女士,在一家聯通營業廳購買了一部價值1199元的合約機,不久後,該手機就反復出現無法開機的故障,畢女士到聯通營業廳後,得到一個工作人員給出的手機售後服務維修地址,但畢女士發現,該售後維修點已經取消,幾經投訴後,手機的故障才得到解決。

河北省保定市許先生在某通信運營商手中購買了一部價格為584元的合約機。購買之後沒使用幾天,手機就開始死機,無法開機,且經過返修後依然如故,許先生要求退貨時卻被告知:按照協議合約機是不能退的!

在中國大陸被中共壟斷的電信業,層出不窮的侵權行為開始得到民眾的關注,但是由於被高度壟斷的現狀,目前仍難得到改善。針對這一現象,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吳景明直言:「出現這種情況,並非因為法律不健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對於運營商都具有約束力,但實踐中『特權行業』的經營者有法不依是普遍現象。」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