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警方清場 王丹急籲勿讓六四重演(組圖)

【新唐人2014年3月24日訊】(新唐人記者劉嵩綜合報導)台灣民眾反對兩岸貿易協議運動愈演愈烈,國際媒體密切關注事態發展。23日晚,台灣學生和民眾攻入「行政院」,台灣「警政署」下令,對抗議團體強行驅離。六四學生領袖王丹Facebook留言呼籲馬英九「善意回應學生要求,平緩事態,保護學生的生命安全」,勿讓六四事件重演。海外時政分析人士夏小強認為,民眾反對馬政府與中共簽訂服貿協定的背後有其深層原因。

BBC報導顯示,反服貿學生周日晚7時左右衝到行政院前,推開警方隔離,湧入行政院正門前的廣場,坐下抗議。

另有學生和民眾從行政院側門,打破一樓窗戶,接力爬入行政院,並打開各側大門放人,有人在3樓以手機向窗外拍照,顯示佔領行政院。

台灣「東森新聞網」報導,台灣「警政署」下達命令,將對抗議學生及團體採取強制驅離行動。台灣當地時間周一(24日)凌晨,警方出動,清除了進入行政院大樓抗議兩岸服貿協議的示威者。

台灣中央社引述行政院發言人表示,進入行政院內部2、3樓分別有6人和52人被拘留,等待移送。

王丹和另一位六四學運領袖吾爾開希都親自趕到國會議場看望學生,王丹Facebook留言表示,「面對抗爭逐漸擴大的趨勢,看著大批警力集結行政院,看著學生激憤驚恐的面龐,作為一名老師,我憂心忡忡,非常擔心學生的安危。」

他質問道:「服貿協議真的比國內政治安定,比青年學生的生命都重要嗎?難道即使暴力和流血收場,也不肯退讓一步嗎?」

王丹呼籲馬英九總統善意回應學生要求,平緩事態,保護學生的生命安全。並「懇求所有臺灣人一起要求馬英九總統:Not Tiananmen Square in your hand !!!!!(不要讓天安門事件在台灣重演)

1989年6月3日晚間至6月4日凌晨,中共軍隊對天安門廣場持續了兩個月的學生民主運動血腥清場,這次事件又被稱作「六四屠殺」或者是「天安門大屠殺」。作為八九學生民主運動的學生領袖之一,六四后王丹多次被中共逮捕入獄。后流亡至美國,現常居台灣等地。

事件背景

因不滿台灣政府黑箱處理,抗議當局將《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送立法院存查,數百名台灣學生3月19日衝破立院大門,並宣佈佔領主席臺63小時,直到21日,要求「人民自己審服貿」。學生的行為獲得社會的支持,引發全台灣的反服貿運動。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簡稱「服貿」,是兩岸當局根據《海峽兩岸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簽署的服務貿易協定,被包括馬英九政府國策顧問在內的眾多人士的反對。反對人士認為,該協議引入不良、不平等競爭,損害了台灣的利益,會對台灣造成嚴重產業連鎖效應。然而馬英九政府在未公開訊息、不採納民意的情況下,談判並簽署了該協議,引發民眾反彈。

台灣民眾反對服貿協議的真正原因

海外時政分析人士夏小強認為,民眾反對馬政府與中共簽訂服貿協定的背後還有其深層原因。

夏小強在其撰寫的評論文章「台灣民眾反對服貿協議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中寫道,國民黨自1949年退守台灣之後,中共幾十年來即使是到現在,「一定要解放台灣」的政策從來都沒有改變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國際形勢的變化,只是改變了「解放」的方式,由原來的武力攻打變成了如今的「經濟」統戰。

月前,中共黨媒《環球時報》在其編譯的外文「北京『買下』台灣的戰略:不發一槍裹挾統一 台灣」中直言,在經濟上,大陸試圖通過服貿協定推動兩岸融合。從北京的觀點看,這個協定意在發揮一種至關重要的政治和統戰作用。從香港的經歷看,協定將為大陸情報人員在台灣生活和工作提供合法掩護,便利他們積聚資源,影響和左右台灣的政治進程和政策,朝不放一槍的和平統一前進。

夏小強表示,在全球一體化的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繁榮幾乎成為一個國家和社會能否穩定強大的主要因素。台灣與中共簽訂的服貿協議,從表面上可以在短期內發展台灣的經濟,但是,把台灣的經濟發展更多地依賴於中國大陸,由於中共在經濟後面的政治因素,等於被中共扼住了台灣的咽喉,那麼,被中共扼住了經濟的喉嚨,就等於在政治上徹底認輸。

中共不僅想在經濟上「買下」台灣,在政治上也意欲拉攏多個國民黨與民進黨的重量級政治人物。前者包括準備參選台北市長的連戰兒子連勝文,後者也有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以至該黨2012年總統參選人蔡英文。

《環球時報》的編譯文章表示,連勝文擁有強大背景,在正式宣布參選(台北市長)前就在民調中領先。他是前台灣「副總統」連戰之子,而連戰是台灣方面同北京對話的主要人物,受到北京信任。為了讓連勝文更容易勝選,北京還試圖影響民進黨以及其他反對派陣營的候選人。

夏小強在評論中稱,中共與台灣之間的服貿協議不僅僅是經濟協議,而是一個政治協議,它是中共統戰台灣、用紅色中共的意識形態和專制制度,來代替台灣自由民主制度的具體行動。

夏小強認為,在這風雲際會的大時代,台灣民眾對中共的抗爭,尤其顯得珍貴,值得稱道,將被歷史銘記。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