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家林培瑞:服貿隱含中共政治目標

【新唐人2014年4月2日訊】蘋果日報3月31日刊登了學者黃兆年對美國漢學大師林培瑞(Perry Link)的專訪文章。適逢台灣服貿爭議越演越烈,太陽花學運持續延燒。身為中國問題專家,林教授提醒台灣政府及民眾,服貿隱含中共的政治目標,台灣萬不可為一時經濟發展而犧牲掉更寶貴的民主價值。面對中共施壓,最佳的因應策略即是把台灣的人權、民主等軟實力展現出來。

林教授認為,台灣首先應從中共的政治目標來理解服貿對北京的意義。共產黨在世界上許多地方都是想利用其政治與經濟力量擴張影響力,從而減弱其他國家的人權意識與民主政治。這一趨勢在全球各地都能看到,而台灣對北京尤為重要。

對共產黨而言,服貿協議在政治上的意義絕對遠遠超出經濟上的意義。林教授說他不知道馬英九的真實心理,為了追求台灣的經濟發展,為了呼應中共的政治需求,還是其他目的。但林教授明確表示,服貿協議對北京政權「95%是政治、不是經濟」,北京政權就是要藉由服貿,將其影響力擴張至台灣,最終的目標則是要台灣「香港化」。

林教授指出,香港經驗值得引戒,其新聞自由的喪失尤為明顯。1997年以前,香港媒體享有高度的自由,之後不到十年就發生了巨變。北京主要以兩種方式去影響香港的新聞自由。一個是購買媒體,而對買不到的媒體則採用商業力量施壓,壓縮其生存空間。第二個更為有效的方法是,利用各種威脅手段讓個別記者、編輯進行「自我審查」(self-censorship),讓說真話的人付出代價。於是,「六四」、「法輪功」、「達賴喇嘛」、「台獨」等詞彙就越來越少人敢提。開始的時候,編輯和記者還能意識到這種自我審查,但時日久了,就變成一種下意識的反應,說謊成了一種「很自然的生活方式」。這種媒體生態使得社會大眾被謊言蒙蔽,難於接近真相。中國大陸幾十年如此,香港步上後塵。林教授告誡台灣人民問問自己:「要不要走這條路?」若不要,早說「不」比晚說「不」要好。

台灣面對中共施壓,最佳的因應策略即是把台灣的人權、民主等軟實力展現出來,理直氣壯地歡迎對岸及全世界來跟共產黨治下的社會生活做個比較。台灣遠遠低估了自己的軟實力,台灣現階段最值得珍視就是一種現代文明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因此萬不可為一時的經濟發展而犧牲掉更寶貴的民主價值。

林教授曾目睹1989年北京的學生和市民上街遊行遭到屠殺,相較於六四與三一八,新聞自由方面,北京一言堂,而台灣的電視卻可以看到很多熱烈的訪談和對話。不過,有一個新聞報導讓他不寒而慄,國民黨副祕書長林鴻池指學運是被「極少數、別有用心」的人在幕後利用。六四之前,中共媒體就說北京學運為「極少數、別有用心」的幕後黑手在挑撥。所用字眼如出一轍。

林教授對台灣學運的印象非常好。他說,民主最基本的原理就是政府為民間社會服務,卻不是民間社會為政府服務。學生運動在民主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把公民社會的聲音傳遞給政府,協助公民社會與政府對話,打開政府方面不民主的「黑箱子」。學生佔領議場並非就成了總統。對話是民主最基本的元素。學生以和平的方式向政府提出對話的要求,應該被一個民主國家所允許和接受。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