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央行靜悄悄做了件大事 性質模糊不清

【新唐人2014年7月26日訊】(新唐人記者籃彩詳綜合報導)知名財經評論家、財經專欄作家葉檀,日前撰寫博文分析中共央行注資国家开发银行(下文簡稱:國開行)最新舉措性質模糊,受到網友跟帖關注。

在7月24日的博文中,葉檀對媒體最近披露的消息提出質疑。

《第一財經日報》報導,中共央行以PSL(抵押補充貸款)的方式注資國開行,今年4月向國開行注資1萬億,放于同業往來項下,一次到賬、分批提款,國開行每次提現須經央行同意。國開行以手中持有的債券等作為抵押,期限三年,利率一年一議。而《21世紀經濟報道》引述知情人士稱,此次PSL還款資金主要來源於國開行住宅金融事業部未來在銀行間市場發行的住宅金融專項債券。

葉檀的疑問有三條:第一,到底是不是發放基礎貨幣?央行注資國開行置於同業往來項下,沒有體現在資產負債表中,說明不是基礎貨幣,但事實上央行憑空創造出萬億資金,與基礎貨幣有相似之處。第二,是不是定向寬鬆?是,又不是。第三,央行起到了越來越大的調控作用,是否與市場化背道而馳,是否能夠如願起到提振經濟的作用?

文章分析,央行此次靜悄悄注資,利率不詳,資產負債表沒有顯示,似不願引發市場關注,與貨幣市場的公開指引作用背道而馳。

文章指出,與中投公司當時通過財政部周轉不同,此次央行直接注資,擴大國開行資產規模,央行如同在銀行間市場吸納貨幣之水,注入了國開行的政策性房地產銀行之中。

目前央行實行的資金定向「滴灌」政策,能不能起到效果,還是讓資金使用效率更低,有待觀察。無論如何,以往由商業銀行貸款進行資金配置,輔之以政策性銀行的民生發展功能,現在則有由央行代勞的趨勢,市場化的方向有所逆轉,沒什麼值得高興的。

文章最後指出,現在由中共中央政府信用支撐金融信用,這是一條危險之路,有必要發揮互聯網金融的優勢,讓市場投資者為市場信用定價,而不是讓投資者追逐政策,完全喪失自身的定價能力。

博文引來網友關注。盲流詩人說:GDP 是央行引上來的吧???

新新我要改變:通脹是近幾年來一直有的。

JAC-CJ:無語。。。有完沒完了, 國內要貶值到什麼程度。我也想學小丫問句:「總理, 明年我手裡的一百元還是一百元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