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刷銷量」令阿里巴巴業績虛高

【新唐人2014年9月3日訊】(新唐人記者琮鈺綜合報導)9月2日,英國《金融時報》發表一篇有關大陸最大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刷銷量」問題的文章。這篇文章不僅對阿里巴巴在紐約IPO前發佈的公司關鍵營運數據提出質疑,還凸顯出大陸電子商務網站監管一大難題。

大陸電商行業普遍存在「刷銷量」現象

金融時報》在文章中稱,該報記者對大陸電子商務賣家、物流公司和幫電商賣家「刷銷量」的個人等進行採訪調查,統計結果發現在某些商品類別中,虛假的商品銷售量或可占線上銷售總量的20%~25%。

另外文章還報導了一家寧波私人快遞公司的經歷。這家公司負責人陳千(Chen Qian,音譯)經過四年快遞業務的錘鍊,可以通過目測斷定真假快遞包裹。

陳千介紹說,他的公司每日處理快遞包裹4000件,其中約有25%是假包裹。有些假包裹只是個空盒子,一些包裹里只有一塊糖或一個鑰匙鏈,甚至最近假包裹里開始使用衛生紙來添重量。

隨著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網(Taobao)等大陸電子商務網站業務的增長,電商網站賣家甚至招募親朋好友和專業造假者發假訂單,通過銷售量來博取較理想的網站綜合排名,以獲取更多真正的消費訂單,致使「刷銷量」造假成為大陸很普遍的現象。

阿里巴巴銷售業績因「刷銷量」而被質疑

作為大陸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計劃在9月份在美國紐約上市。如果成真,預計阿里巴巴可籌集到200億美元資金,超過臉書(Facebook)和谷歌成為史上互聯網最大規模的IPO。

文章稱,據本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收到的文件,在截至2014年6月30日的一年時間內,經阿里巴巴處理的訂單數量達145億,價值高達2960億美金。而同期的eBay線上商品交易額只有810億美元。

儘管在招股說明的風險章節中,阿里巴巴也承認存在旨在獲取較高綜合排名、聲譽或搜索排名的,「自買自賣、或與他人合謀的虛假交易行為」。但因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Tmall)和淘寶網銷售額占中國大陸在線零售總額的80%,其上市前發佈的關鍵營運數據的真實性,因「刷銷量」問題令人不得不對此產生懷疑。

阿里巴巴目前處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前的「緘默期」,對此拒絕發表評論。

「刷銷量」凸顯大陸電商網站監管一大難題

《金融時報》報導稱,「刷銷量」的造假行為凸顯出大陸監管電商網站上第三方賣家的一大難題。針對「刷銷量」採取過一些措施,收到一些成效,但這種造假行為依然屢禁不止。

文章引用了移動互聯網諮詢公司艾媒諮詢(iiMedia Research)透露的消息,據該公司的一項非公開調查報告估測,在2014年上半年淘寶網的很多店主都曾「刷過銷量」。艾媒諮詢稱:「絕大多數都在刷銷量,或曾在某個時候『刷過銷量』。」而淘寶網的銷售額占阿里巴巴銷售總額的三分之二。

美奇金(北京)投資諮詢有限公司(J Capital Research)也提供了一個數據:2012年底至2013年底,阿里巴巴處理的商品總值量激增63%,從1570億美元增至2480億美元。

淘寶網上杭州一匿名店主稱,「刷銷量」是無奈之舉,這個行業都這樣做。如果不這樣,根本無法與其它「刷銷量」的店鋪競爭。

在淘寶網開花店的北京李先生表示,他不會去「刷銷量」,但知道很多店家都這樣做。他估計在線鮮花行業虛假銷售量可能在10%或以下。

快遞公司的陳千認為,目前很難徹底消除因「刷銷量」而產生的假包裹問題。在聊天室、博客、論壇以及百度經驗等,阿里巴巴賣家討論如何避免被發現「刷銷量」行為,包括不過度頻繁使用同樣IP地址「刷銷量」,轉化率(銷售量除以點擊量)不能過高等。

陳千承認,他不想過多批評這種行為,畢竟他的公司也從中獲益不少。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