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與葉劍英的恩恩怨怨 習近平老首長出局始末

【新唐人2014年9月19日訊】(新唐人記者歐陽秋綜合報導)日前,海外中文網刊登了一篇載錄文章,詳細介紹了中共元老鄧小平葉劍英之間的恩恩怨怨,也披露出習近平老首長耿飆出局始末。

中共黨媒曾報導,1979年,現任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從清華大學學成畢業後,分配到中共中央軍委辦公廳,擔任當時的中共國防部長、政治局委員耿飈的秘書。

習近平在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前,還曾特意到耿家看望耿飈的妻子趙蘭香。耿飈的孩子介紹,習近平稱那3年秘書工作對他有很大的作用。

後來,耿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他分管港澳台工作,習近平做秘書時看了很多的資料,還隨耿飈接見港澳台的人物。

輔佐弱主不成葉劍英無功而退

近日,海外媒體刊登節選自高新《降服廣東幫》一書的文章,文章稱,1978年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鄧小平否定了「兩個凡是」,使得汪東興被免去所有兼職,將當年毛澤東親自交到汪東興手中的中南海警衛和機要大權奪走。

「清君側」出師告捷,汪東興在中辦和中共中央警衛系統的哼哈二將被迫離開中南海,李鑫被宣布接受內部批判和審查,張耀祠被宣布「調動工作」。

在這次全會上,葉劍英的講話內容主要是發揚民主和加強法制的問題。葉認為,中共法制從建政以來還沒有很好地健全起來,「文革」更是踐踏法制的血的教訓。這使中共從反面懂得,一個國家非有法律和制度不可,這種法制和制度要有穩定性、連續性,一定要具有極大的權威,只有經過法律程序才能修改,而不以任何領導和個人的意志為轉移。在人民自己的法律面前,一定要實行人人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於法律之上的特權。

至於應該如何加強法制,葉劍英認為,必須充分發揮中共人大常委會的作用,表示人大常委會如果不能儘快擔負起制定法律、完善法制的責任,那麼人大常委會就是有名無實,有職無權,尸位素餐,他這個人大委員長就沒有當好。

文章說,葉劍英當時在恢復和健全制度方面的努力,得到華國鋒的大力支持。

除了法制和民主方面的內容,葉劍英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並沒有就「兩個凡是」問題和如何評價毛澤東的問題多作表態。

按照中共公開的黨史文獻記載,在鄧小平等人就「兩個凡是」問題對華國鋒進行猛烈抨擊之後,華國鋒先是就這個問題「作了自我批評」,隨之表示將按照葉劍英的提議,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專門召開理論務虛會進一步解決這個問題。可見當時的葉劍英扮演的是華、鄧之間的和事佬角色。換句話說,當時的葉劍英即使對華國鋒以「兩個凡是」為綱的作法也不大以為然,但仍然還是要維護華國鋒作為毛接班人的正統領導地位。不過,待1980年2月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上把汪東興趕下台之後,葉劍英對鄧小平一步步逼迫華國鋒退位的行動,也只能聽之任之了。

總之,1980年2月的汪東興「辭職」標志著鄧小平對華國鋒「清君側」的完成,同時也標志著葉劍英中共黨內首席政治元老的地位開始被鄧小平逐步取代——雖然直到1985年9月的中共的全國代表會議為止,葉劍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的排名仍然還在鄧小平之前。汪東興被迫辭職9個月之後,鄧小平便迫不及待地於1980年11月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逼迫華國鋒宣讀了辭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軍委主席的書面辭呈。

文章稱,按照中共公開的黨史文獻的說法,鄧小平第一次在會議場合表示自己「不擔任中共中央主席」,就是在這次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其實,一度也曾想與鄧小平比個高低的華國鋒在汪東興下台之後即已經徹底認輸。但鄧小平為了彰顯華國鋒下台的「合法」,竟還逼迫華國鋒在宣讀自己的辭職書前先要做一番檢討,以證明他確實是「犯了錯誤」。

從這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到對外正式宣布華國鋒下台的1981年6月底召開的中共中央十一屆六中全會之間的7個多月里,華國鋒被迫對外繼續以中共黨和軍的第一把手身份露面,但中共的日常領導工作已經交給了胡耀邦,軍委領導權更是完全被鄧小平搶了過去。

後來的近20年裡,華國鋒雖然身背一個中共中央委員名義卻從來不出席會議,身邊工作人員被中辦安排定期一換。雖然中共中央對他的經濟待遇確實沒有減少,但終日在家藉酒澆愁的華國鋒隨時還是擔心鄧小平會進一步對他下狠手。以至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給中共中央寫一封思想彙報,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中共中央表示「對自己當初的錯誤又有了新的認識」。

據有關人士說:1989年「六四」事件以後聽說趙紫陽已經被監禁,華國鋒趕快寫了一封支持中共中央「平暴決策」的表態聲明。

文章稱,華國鋒下台後,葉劍英輔佐弱主的命亦告完成。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領導成員排名,依序成為胡耀邦、葉劍英、鄧小平、趙紫陽、李先念、陳雲、華國鋒。葉劍英的名字仍然在鄧小平之前。

1982年9月召開的中共十二屆一中全會公布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序中,仍然是葉劍英居第二,鄧小平居第三。但事實上自從1980年11月的中共政治局會議上決定華國鋒下台之後,葉劍英的政治使命已告結束。

遭鄧小平清理的最後一名葉氏親信

文章說,1980年11月的中共政治局會議既標志著華國鋒政治生涯的結束,同時也標志著葉劍英中共黨內首席元老的地位僅僅是形式而已。1981年6月華國鋒被正式宣布下台後,中共中央軍委成員及內部分工隨之做出重大調整。

1976年毛澤東去世前的幾個月里,已經宣布在葉劍英養病期間由陳錫聯主持軍委日常工作。1976年10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會議通過由華國鋒任中共中央委員會主席和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後,陳錫聯隨之大權旁落。但中共中央正式發出恢複葉劍英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內部通知,是在1977年3月7日。

在此後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一中全會上,葉劍英繼任軍委第一副主席,軍委內部的分工仍然是由他「主持軍委日常工作」。1977年7月鄧小平重新出山,被恢復黨、政、軍三項要職之後,他的第一個動作便是要求設立軍委秘書長,並提議安排「文革」初即被打倒,鄧小平重新出山後還沒有被正式平反的羅瑞卿出任這一職務。

文章稱,在華國鋒「擅自」閱兵的問題上,羅瑞卿向鄧小平告狀,表面上整的是華國鋒,實際上也令葉劍英面子上掛不住,葉劍英對羅氏的不滿,可想而知。

說來事情湊巧,就在鄧小平依重羅瑞卿整頓軍隊組織系統時,羅氏剛剛協助鄧小平處理完閱兵事件後,便因為去西德治腿疾死在了手術台上。於是葉劍英提議讓自己喜歡的耿飆出任軍委秘書長。鄧小平一時拿不出有說服力的理由反對,只好暫時委曲求全。這便決定了耿飆成為中共中央黨政軍系統中的葉氏親信中最後一個被鄧小平清理出局者。

文章披露,當年在「粉碎四人幫」的過程中,除了前文介紹過的直接參与抓捕毛夫人江青及死黨的汪東興、李鑫和張耀祠,關鍵時刻立下功勞的還應該有耿飆和遲浩田。

當時,葉劍英和華國鋒考慮到被江青死黨張春橋、姚文元牢牢掌控的文宣陣地至關重要,必須在對江青等採取抓捕行動的同時,把電台、電視台和報紙奪到自己手裡。而電台和電視台在這種時候又比報紙更為重要。於時葉劍英想起自己的老部下耿飆,立刻向華國鋒保薦。

文章稱,耿飆對葉劍英的追隨主要是從中共建政前夕開始的。當時,一個偶然的機會,令耿飆被安排為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中共方面交通處處長,直接接受擔任北平軍調處中共方面總代表葉劍英的調譴和指揮。

中共建政後,耿飆先是從事外交工作,自1963年開始擔任中共的對外聯絡部部長。

臨危受命的時候,耿飆沒有半句推辭和猶豫,按照葉劍英的安排,順利接管了中共中央廣播事業局及其屬下的中共中央廣播電台和中共中央電視台。當時,耿飆早已經不在軍隊里擔任任何職務,但葉劍英和華國鋒委派他前往接管廣播、電視系統時,特別安排了北京衛戍區的一部分部隊交給耿飆指揮。

接受命令時,有一個小細節很有趣。華國鋒非常關切地問耿飆是否需要帶槍?耿飆看了看站在他身邊的北京衛戍區的一位師長,表示既然已經有支部隊讓他帶著,槍就不需要了,但需要華國鋒的一紙手諭。1977年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一中全會上,被葉劍英力主保薦的耿飆被安排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同時亦被定內在次年召開的中共全國人大會議上正式出任國務院副總理。對葉劍英的這一人選,華國鋒當然沒有任何反對意見,這也更使得日後的鄧小平一朝權在手,便要千方百計逐耿飆出局。

羅瑞卿在西德去世後,根據葉劍英的提議,耿飆於1979年1月1日被增補為中共中央軍委常委,1月10日被宣布為中共中央軍委秘書長。同年11月4日,經中共中央批准,設立「中共中央軍委辦公會議」制度,在中共中央軍委常委領導下負責軍委日常工作,會議主持人為耿飆。

在正式對外宣布華國鋒下台的1981年6月召開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前夜,實際上已經主持了軍委工作的鄧小平便迫不及待地進行了軍委內部的調整,並特別說明要在十一屆六中全會之後再正式對外宣布。調整後的中共中央軍委主席、副主席排序是:鄧小平、葉劍英、劉伯承、徐向前、聶榮臻。

明眼人一看就明白,排在鄧小平後面的四位中共元帥,身體一個不如一個(後來他們中間熬得年頭最長者也先於鄧小平之前數年辭世),中共軍委日常工作怎麼可能指望這四位老帥集體主持?在這種情況下,鄧小平這位中共軍委主席之下,中共軍委秘書長的位置便非同小可。而鄧小平當然比局外人更明白這一點,所以趕在自己正式被宣布接替中共軍委主席職務後沒有幾天,便於當年7月10日正式宣布增補楊尚昆為中共軍委常委,同時亦宣布由楊尚昆接替耿飆的中共軍委秘書長職務。

葉劍英親信耿飆一度位高權重

楊尚昆取代了耿飆中共中央軍委秘書長職務後,耿飆仍然還是中共軍委常委。但楊尚昆擔任中共軍委秘書長3個多月以後,鄧小平又於1981年10月24日宣布,由楊尚昆取代耿飆出任「中共中央軍委辦公會議」主持人。

在此之前的1981年3月,在鄧小平的建議下,耿飆已經被安排接替了徐向前的中共國防部長職務。當時,外部評論界曾認為中共政權是要恢復「文革」前的國防架構,耿飆身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軍委常委和中共中央軍委秘書長、中共中央軍委辦公會議主持人數職,再加上一個中共國防部長,其工作分工和在中共黨、政、軍內的職務分佈,很有點像1954年9月至1959年「廬山會議」之前的彭德懷。

誰知道,鄧小平當時建議安排耿飆接替中共國防部長職務,不但不是要讓耿飆成為1959年之前的彭德懷,而且是要讓中共國防部徹底成為一個為了應付外事需要不能取消,但與中共軍隊實際權毫不沾邊的機構。

安排楊尚昆接替中共軍委秘書長職務時,鄧小平的理由是耿飆以中共國務院副總理身份兼任中共國防部長,工作重點將主要放在軍事外事,以及軍隊與政府工作協調——諸如復轉中共軍人安置等等方面。

無論耿飆當時心裏怎麼想,表面上還是服從了安排。再者,因為他在建國前夕參与北平軍調部工作,以及中共建政之後長期從事中共政府外交和黨際外聯工作的經歷,鄧小平提議安排他主持中共國防外事工作,理由確實也十分充足。

更令人事先沒有想到的是,成功奪走了耿飆中共軍委秘書長職務以後,中共國防部長的職務鄧小平也不願意讓他坐得太久。

1982年5月,耿飆的中共副總理職務被免除,改任中共國務院國務委員。當年9月召開的中共十二屆一中全會上,耿飆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職務也沒有了,代之以中共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當年11月,耿飆的中共國防部長職務被剛剛出任中共中央軍委副秘書長職務的張愛萍接替。與此同時,張愛萍又被增補為中共國務院國務委員,這意味著耿飆的中共國務委員職務也將不保。

1983年6月召開的中共第六屆全國人大會議上,耿飆被安排為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正式退居二線。

至此,中共中央軍委成員內再無一個稱得上是葉劍英政治親信的人物了。需要特別提醒的是,1983年正式「退居二線」的耿飆被早早削去軍權,並非因所謂的「年齡問題」。1981年被免去中共軍委秘書長職務時,耿飆雖然也已經71歲,但當時接替了中共秘書長職務的楊尚昆當時已經73,比耿飆還年長2歲。而且,楊尚昆接替耿飆中共軍委秘書長職務後,又為鄧小平主持中共軍委日常工作長達11年整,直到1992年中共十四大前夜江澤民導演的「倒楊」事件發生。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