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科老師談香港核心價值

【新唐人2014年12月9日訊】香港雨傘運動中,當局指責是因為通識教育科讓學生懂得了「公民抗命」的知識,於是將這一學科從必修課改成選修課等。潘啟聰,一名香港通識教育老師發表文章,分析香港的核心價是是「同舟共濟的人情味」。

香港的核心價值:同舟共濟的人情味
文:潘啟聰/恒生管理學院通識教育系兼任講師

這段時間的香港

我一生人都未寫過任何論政、社的文章。在《蘋果日報》的〈報紙上,看到一張張我教過的面孔〉是第一份。那個時候是學期初,是我批判思考課程的第二課。學界為表達對政府提出的普選方案感到失望而發起了罷課。在那個時候,社會上有一些聲音,如李偲嫣、周融等人,反覆地對社會散佈學生們心智不成熟,是的被人煽動出來的訊息。出於對這些訊息的反感,也是為了支持學生們,我寫了第一份的社論文章。眼見有不少我教過的、正在教的學生們響應號召,為他們的理想而走出課室。我感到很安慰。由我跟他們的互動之中,我知道他們不只是憑著一腔的熱血就魯莽地行事,也不是被煽動出來。他們給予了我們一些很好的理由,去參與他們覺得對的事。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耆,我認為教育的理想不只是知識的教授,而是精神的傳承。個體生命有限,上一代老去,下一代繼承,人類文明才會恆存不滅。知識易講,精神難傳。見到青年人對社會發展勇於承擔,我們能不感到安慰嗎?

時間一直的過,這樣就已兩個多月了。我批判思考的課亦已達尾聲了。在最後的課堂上,我作了如此的總結。我跟學生們說:「不知道你如何理解何謂『讀書人』、『知識份子』、『大學生』等身份。有同學可能因自己是私立學院的學生而感比了下去。我,作為你們的老師,我是抱著訓練知識份子的心態去對待你們的。有人有名牌大學生的學歷,但說話沒有邏輯,做事沒有承擔,人品欠佳。這樣的人,能配上知識份子的名號嗎?

我希望同學是以培養自己作為一位知識份子去讀書。要真正成為一位知識份子,要理性、要講道理,這些大家都知道。可是,實踐出來不是說的那麼簡單。那是一種處事的態度、生活的哲學。一,每事求真,做事有理據。二,待人接物常以理服人。態度要開放,理由不夠人好要向人學習。三,學問是要活出來的,不要有封建書生的酸腐氣。在我心目中,孟子的氣度是讀書人都應該學的。希望大家能共勉之。」

可惜的是……可惜……真的很可惜……對學生,我是這樣教。但是,今日的社會給了青年人什麼的環境?我口是這樣作總結,心裡卻是無限的欷歔。

這兩個月的時間裡,香港警察被質疑處事不公。我心中一直有一個疑問,警方是否應該就每一件市民能提供質疑理由及證據之事進行交代呢?有市民拍片,提出證據顯示有警員送搗亂佔領區的人士上的士。這件事有沒有調查結果呢?有市民提供影片,指市民的藍絲帶運動是在某警處集合的。警方有沒有就此進行解釋呢?警員掛黃絲帶就要辭職,掛藍絲帶就有言論自由。更甚者,該位掛藍絲帶的警員事後挑釁性地多掛十條藍絲帶在其辦公室門上。市民是否可以合理地推論,如此心理素質如此低劣的警員,執法時難以有中立性?這事件是否就此解釋完了?File closed?市民提出不只一次的質疑,指警方在執法上有不一致。

例如,何以有人制服兇徒拿好市民獎,偏偏佔領人士制服襲擊黎智英者就被捕?又例如,為什麼圍毆曾健超的七位警員,要那麼久才加以拘捕呢?警方是否需要就此有清晰的解釋?韓農在香港辦世貿會議時衝擊警方,手上有旗桿、拆毀行人路圍欄毀製成的武器、有竹竿和木方,警方扔了七枚催淚彈。香港市民只有護目、口罩、保鮮紙和雨傘,警方使用了八十多枚催淚彈。政府開口一句警方有專業訓練,閉口又一句相信在場指揮官的判斷,這就解釋完了?我心裡悲嘆,到底老師上課時還要不要教青年人講理性、講道理?更甚者,把市民弄至頭破血流者斥責市民擾亂香港的核心價值:法治社會。我不禁問:香港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什麼才是香港的核心價值?

「核心價值」一詞人人都講,誰知道它真正的定義?唐英年之前在參選時,說了一句「捍衛核心價值是最核心的核心價值」,我一直用之為教材至今。當時仍為候任特首的梁振英在2012年4月有一份新聞稿,指自由、人權、民主、法治等是香港的核心價值。《大公報》曾發表文章,指出「一國兩制」才是港人社會核心價值。梁愛詩亦曾指出,法治精神是香港重要的核心價值。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在近日發表一份民調報告,結果指出香港核心價值多元多樣,當中就包括了:法治、公正廉潔、追求社會穩定、自由、和平仁愛、保障私人財產、公平競爭、重視家庭責任、民主、多元包容和市場經濟。不過,我不禁問一句:「核心」的定義是什麼?「多元的核心價值」這一句話,跟「已婚的王老五」在我眼中分別不大。

沒有理論的支持、沒有研究的數據,筆者只想道出自己的體驗。生於香港,長於香港。我兒時是聽著張國榮、羅文、梅艷芳的歌長大,到少年的時期則改為四大天王。我孩童時是每日追看《430穿梭機》的電視迷,我印象最深的電視劇是《萬家傳說》。我的楊過是古天樂,而姑姑則是李若彤。我肯花錢買的第一套港產漫畫是許景琛的《街霸 三》,漫畫因畫家離職而爛尾收場。我居住的地方是石硤尾的大坑西新邨。我想,我是有資格講一講我這一個「香港仔」的感受和體驗。

香港,其實是一處怎樣的地方?有人說是一塊福地,真的嗎?開埠初期,香港地瘠山多,水源缺乏,大家都認為並非安居樂業的好地方。原本,香港的人不多。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戰及中國爆發內戰期間,很多人從內地湧入香港,全港人口才不斷增加。今日,有人對彭定康大叫 we miss you 和 please come back。本土的港人難道沒有經歷過貪污猖獗的時代、外國人欺壓港人的年頭?民政署計劃、十年建屋計劃、九年免費教育等難道不是為建立香港市民的歸屬感而推行的改革嗎?老實說,港英政府不是神話,香港也不是福地。

香港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令香港變得非凡的,是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人。香港,與其說它是一塊福地,說它是一處避難所更為恰當。世界大戰、中國內戰、文化大革命等事令很多的內地人湧入香港。那個時候,香港的本土意識仍未萌芽。不少人都抱著過客的心理、暫居的心態逗留在香港,待時局回復安寧後再歸故鄉。由於在不少人眼中,大家同為落難暫居此地之人,互助共濟的精神非常強。內地的動盪終究非一時三刻之事。由於長時間的居留,原意暫居此地之人在香港結婚、生子、創業……也逐漸的落地生根。本土意識發軔於此時。羅文的《獅子山下》、許冠傑的《同舟共濟》、《鐵塔凌雲》等可謂一些香港本土意識濃厚的代表作品。在這些本土意識濃厚的歌曲中,我們可以見到什麼共通之處呢?

是互助包容的精神、係同舟共濟的精神。羅文的《獅子山下》一句:「既是同舟在獅子山下且共濟」最可以突顯出此精神。有人說過「勤奮」是港人的核心價值。我不同意。比如《獅子山下》中的「我地大家用艱辛努力寫下那,不朽香江名句」一句,其重點不在「艱辛努力」而係「我地大家」。許冠傑更是以《同舟共濟》作為歌曲名字。歌中寫同舟者在「無情浪把它(指這條船,即意指香港)猛捲」的情況下,「決意留在這條船,齊齊令它不遭破損」不正是同舟共濟的精神嗎?歌曲中以家喻港,力勉港人包容共濟,「但願日後獅子山下,人人團結,永不分化」。如果這兩首作品堪稱歌頌香港本土意識的代表作,香港的核心價值無他,非「同舟共濟的人情味」莫屬。

懇請重拾香港的核心價值

不知何時,香港人的價值觀已變得金錢掛帥。佔領行動開始了以後,在街道上每每聽到途人議論「佔中」都是罵學生「不知賺錢艱難」、「沒有錢,講什麼民主」、「民主可以當飯食嗎?」。

不知何時,香港人的人情味已蕩然無存。我不認識黃之鋒、黃子悅和盧彥慧等人,但聞得他們以自己的身體健康作抗爭的賭注,我不開心。我自己也有兩個女兒,將心比心,如果那是我的兒女,我一定很擔心。因此,他們絕食了多久,我就不開心多久。但是,我們的政府有對絕食的學生們表達任何善意嗎?有相關的官員到場表示關懷嗎?

不知何時,香港人的包容共濟的心已死掉了。比如我自己,我自問是黃絲帶的陣營,也覺得真普選是好的,但是也必須考慮現實狀況。認識我的、曾和我面談政改的人都知道,我一早就說過無門檻、零篩選的公民提名方案是沒有什麼可能爭取到的。尤其當你知道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對民主的定義有著根本性的不同,馬克思認為他提出的共產主義是比資本主義好的新民主。這也是為什麼習近平主席近來曾有「中國不能照搬其他國家的政治模式」及「不會有西方式的民主」的言論。我見到有人在旺角佔領區踢球,我就撰文叫沒有心理準備作公民抗命的人離開。

我也曾撰文建議佔領行動的主事者採取機會主義的態度與政府及早展開磋商,如果政府肯讓步可考慮退場,或轉變抗爭的方式,或想辦法持續監察政改。比之於民主的訴求,我認為政府做事若能以民為本那已經很不錯了。雖則有以上這些個人的想法,然而我從沒有向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開火」。我身邊有十分堅持公民提名方案的親友和學生,也有支持藍絲帶的親友和學生。議事歸議事,我們的關係依舊親厚。

社會上一定會有不同的聲音,和而不同才能做到包容共濟。然而,只要你在藍絲帶勢力的 Facebook 專頁走一轉。你就會看到政見淹死惻隱、是非之心的現象。在佔領者受傷的消息下,在網民的留言中,「打得少」、「打死班孬種」、粗言穢語的咒罵等是不可能沒有的。特首梁振英在當選之時,宣佈「從今天起,沒有唐營、何營、梁營之分,只有香港營」。我當時對他的印象很好。言猶在耳,何以今日他會視街道上的群眾是問題,而非香港其中一份子的聲音呢?他那股拿著摺櫈就落區聽取民意的氣度去了哪裡?沒有包容,何能共濟?今日的香港、往後的香港,還可以繁榮安定嗎?

近日,很多人在討論「後佔中時期」社會該怎走。筆者認為重拾香港的核心價值:同舟共濟的人情味,已經很不錯了。在香港這土地上沒有敵人,只有不同意見居民,而大家都只有一個方向:「既是同舟在獅子山下且共濟,拋棄區分求共對」。

文章來源:香港獨立媒體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