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時被打臉 陸媒稱張靈甫系抗日「猛將」

【新唐人2015年2月2日訊】幾天前,中共左派輿論陣地《環球時報》突然發文否定國民黨軍的張靈甫是「抗戰名將」,指責媒體炒作張的埋葬地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日前,大陸媒體發文詳述張靈甫指揮的張古山戰鬥,稱他是抗日猛將。輿論稱,陸媒此舉形同掌摑《環時》。

今年1月26日,《環球時報》發表一篇只署標明職務和軍銜、不署作者姓名的文章,聲稱網路上有人將國民黨軍的張靈甫抬高為「抗戰名將」,還炒作其埋葬地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文章指稱,張靈甫在抗戰初期只是營長、團長,直至戰爭末期才升至第74軍軍長。他雖然對日寇打過硬仗可算有過功,但未指揮過大的會戰,所以不算是「名將」。這篇文章發表後,很快就引起引起網路輿論的大反彈,遭到網民的炮轟。

2月1日,大陸新媒體「澎湃新聞」發表了一篇題為《張古山戰役:張靈甫指揮夜襲,中日猛將對決》的文章,開宗明義提示鑒於最近圍繞國民黨將領張靈甫的爭論越來越多,作者根據中國大陸和台灣、日本三方目前公開的戰史和資料,詳述了張靈甫指揮張古山戰鬥的整個過程,被外界稱為「掌摑《環時》」。

張古山戰略位置重要成為中日兩軍誓死必爭之地

據報導,1938年9月下旬,武漢會戰進入決戰階段,日軍在贛北方向投入了4個師團又一個旅團十餘萬人,可是戰局依舊陷入僵持,在這種情況下,日軍迫切需要打開一個突破口。為此,日軍第11軍司令岡村寧次下令第106師團從瑞昌和南潯之間突擊,向中方軍隊縱深穿插。

9月23日,日軍106師團在師團長松浦淳六郎中將的指揮下向中方軍隊防線側後的德安迂迴,但是在106師團剛剛鑽入防線時就被發現,國軍第一兵團偵查到日軍有一個師團鑽入側翼。於是,時任第一兵團司令的薛岳一面向第九戰區申請調集重兵圍殲,一面要求部隊誘敵深入,分進合擊,待日軍深入後再聚而殲之。至此,萬家嶺戰役(日軍戰史稱之為「德安迂迴戰」)正式拉開帷幕。

10月2日之後,第九戰區先後調集12個師十餘萬人將106師團包圍在萬家嶺附近的崇山峻岭之中。10月6日15時,負責前線指揮的吳奇偉,下令各個軍師於10月7日16時對被包圍的日軍發起總攻。

張古山恰好處於國軍部署的這個包圍圈的「袋底」。此山雖然海拔不足300米的小山,但地勢險峻、灌木叢生、易守難攻,是萬家嶺戰場的重要制高點,在張古山上還可俯瞰整個萬家嶺戰場。更為重要的是,張古山下的一個叫雷鳴鼓劉的小村莊正是106師團司令部的駐在位置。因此,攻佔張古山就十分重要。薛岳把攻擊張古山這個至關重要的山頭的任務交給了74軍51師師長王耀武。

據時任74軍作戰參謀吳鳶的回憶,王耀武收到命令後,召開作戰會議。當時是153旅旅長的張靈甫主動提出派一個團乘夜間從小道偷襲上山,偷襲得手後,正面主力再展開攻擊,師長王耀武當時就同意了這一做法。

於此同時,日軍現任也非常明白張古山的重要地位,106師團147聯隊聯隊長園田良夫大佐派第一大隊大隊長鬼冢義淳少佐率領約800人防守。

10月8日凌晨,在旅長張靈甫的安排指揮下,國軍開始了對張古山的夜襲。

據日軍戰史對這次夜襲的描述:凌晨四點,分散在密林里的中方大部隊,向鬼冢大隊發起了充滿力度的強烈反擊。中方軍隊分散成數條線,交互投擲著手榴彈。

日軍敢死隊也多次反突擊,第一波手榴彈幕下,日軍大多死傷,第二波手榴彈幕下,完全將日軍擊垮。一線、二線及前進陣地陸續被國軍攻克,國軍乘勝一氣攻上山頂。兩軍將士的屍體堆成了小山,鮮血橫流,淹沒了壕溝。

張古山的慘烈拉鋸戰

10月8日清晨,為了奪回張古山,日軍以20餘架轟炸機密集轟炸張古山國軍陣地。

據吳鳶的回憶,上午10點,日軍反攻。張靈甫離開旅部,到305團陣地一線督戰,下令死守張古山,但是日軍白天有強大的炮火優勢,在飛機和大炮的轟擊之下,戰至黃昏,305團損失殆盡,團長唐生海在與日軍肉搏中重傷,代團長於清祥剛剛接任即壯烈犧牲。305團被日軍壓下山去,張古山又被日軍攻佔。

薛岳得知張古山失守後,立刻要求王耀武督促各部反擊,限期收復張古山,因為一旦張古山丟失,日軍藉此為跳板可以在包圍圈上撐開一個大口。

報導引述台灣史政局編寫的《抗日戰史•武漢會戰》中的史料,薛岳在10月9日15時下達命令,要求第51師組織500人的敢死隊,並於19時向張古山、嗶嘰街方向發起反攻,限明日達成任務。

得到命令的王耀武隨即開始組織敢死隊,交由張靈甫指揮,向張古山突擊。張靈甫指揮500餘人的敢死隊,利用炮兵掩護,在灌木叢中接近日軍,日軍剛剛發現有人接近,躍出戰壕準備迎戰,突然中方敢死隊打開手電筒,黑夜中日軍被強光刺眼一時來不及反應,隨即國軍機槍掃來,日軍紛紛倒下,死傷狼藉。

據報導,日軍當時的慘重損失,一個800餘人的大隊,在幾天血戰後只剩幾十人。147聯隊園田聯隊長趕緊讓少尉率領聯隊最後的預備隊增援,和中方軍隊展開了拉鋸戰,雙方反覆爭奪陣地,當晚張古山易手達五次之多。但是最終張古山還是被徹底攻克。

在張古山附近的血戰中,中日兩軍都付出了非常慘重的損失。而根據日軍戰史《熊本兵團戰史》,日軍106師團在武漢會戰期間共計死傷17311人,其中大多數都是在萬家嶺戰役中損失的。可以說,正是有了張古山的勝利,才有了萬家嶺的大捷。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