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轉換呆死賬﹗ 5千億信貸資產證券化

【新唐人2015年05月18日訊】13號,中共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推進信貸資產證券化,新增5,000億元人民幣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規模,來盤活存量資金。經濟學家們指出,中共如今不再願意為壞賬買單,而是把中共官員不負責任的亂投資,造成的呆賬壞賬死帳,轉換成債券,讓社會來消受。

5月13號,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決定新增5,000億元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規模。宣稱這樣能改革創新盤活存量資金,更好的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繼續完善信貸資產證券化制度。

今年年初,銀監會批覆浦發、平安、興業等27家銀行的信貸資產證券化資格。信貸資產證券化的核心,是將流動性差的貸款轉化為流動性好的標準資產。新增的5,000億信貸資產證券化額度,是銀行股的重大利好消息。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終身教授謝田:「證券化的實質,是把那些銀行的呆賬、壞賬等不良資產,給轉成證券,向社會推出,媒體這些東西一起上,給老百姓增加很多錯覺,盲目地去購買,實際上,是中共用這個方法把銀行的壞賬消化,給轉嫁到老百姓身上。」

信貸資產證券化的形式、種類很多,其中抵押貸款證券是證券化的最普遍形式,也就是將銀行貸款、或企業應收帳款等沒有流動性的信貸資產,經過重組,形成一個所謂的資產池子,用來發行證券。

中共的信貸資產證券化從2005年開始試點,2013年試點進一步擴大。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加大,在大量降息的同時,去年11月,銀監會將信貸資產證券化,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今年4月初,央行發佈《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5〕第7號》後,正式推行信貸資產證券化註冊制,銀行可以自己來決定出賣信貸資產的時間和數量,不用審批。

銀監會官員曾在2月初表示,中國資產證券化市場,去年已經達到近4,000億規模,今年可能還會有飛躍式成長。

謝田:「我們也知道,銀行壞賬的出現,是因爲中共官員他們盲目的投資,呆賬、壞賬本來應該由相應的企業和銀行來負責的,很可惜,在當前情況下,中國老百姓並沒有足夠的資訊,也沒有反對的聲音,讓人們清 楚的意識到,這些債券是不良資產的巨大風險。」

中國農業銀行董事長劉士余,在今年兩會期間曾表示,信貸資產證券化是化解中國銀行業不良壓力和金融風險的有效手段。

不過,儘管市場預期今年資產證券化規模將持續擴大,但第一季度信貸資產證券化的產品發行規模並不理想。據了解,第一季度的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規模僅509億元,雖然有部分中小銀行積極參與,但發行規模都不大,而大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在存貸比考核壓力不大的情況下,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寧願保存優質信貸資產,也不急於證券化轉讓處理。另外,目前股市熱債市冷,也是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遇冷的重要原因。

中國金融智庫研究員鞏勝利:「一個是銀行的債務,還有地方政府的債務,還有就是人民銀行對付金融海嘯4萬億那次,還有可能不利的就是上市公司死帳之類的。」

1999年,中共將四大銀行1.4萬億元的壞賬進行剝離,對口設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當時財政部作為唯一股東向每家公司注資100億元,並擔保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從央行獲得6,041億元再貸款,再向四大國有銀行,及國家開發銀行共發行8,110億元金融債券。中共這一舉動一直被社會詬病。

據中國金融智庫研究員鞏勝利透露,中共還對銀行後來滋生出來的壞賬進行過多次剝離。鞏勝利指出,目前這種信貸資產證券化,就是讓社會來分攤這些債務。

採訪編輯/劉惠 後製/黎安安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