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不拍桌子不足以震懾」之背後隱情

【新唐人2015年06月30日訊】(新唐人記者鍾離述綜合報導)近日,海外中文媒體發表歐逸文撰寫的關於習近平的新書,介紹了習近平官路歷程中許多軼事。其中習近平「不拍桌子不足以震懾」的說法,背後也有許多隱情

6月29日,海外中文媒體刊登署名郭欣華、楊雅婷翻譯的歐逸文的新書,介紹習近平的從政歷程。

書中說,1982年,習近平主動申請下基層鍛煉,被派到河北省正定縣,不到一年升為縣委書記。期間,其政治手腕變得愈臻成熟,一方面表現出謙遜的性格,同時也學到「政治演出」的真正價值。

2003年,習近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拍桌子是必要的,拍桌子比不拍桌子好。不拍不足以震懾,不拍不足以引起重視。」說的就是在福建期間的事。

書中記述,1985年習近平被調到福建之後,結識了一位台灣商人廖萬隆,幾十年來二者多次會面。廖萬隆回憶,習近平看上去很樸實、誠實;不是很了解南方;但他很少說話,只有真的必須說什麼的時候才會開口說話,但也不妄下承諾。習近平會先將每件事想得透徹後才發表意見。

廖萬隆表示,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見到他,他會篩選想跟他見面的人,他很會評斷人。

文章稱,習近平在仕途升遷的過程中,盡量避免觸碰過度的敏感的改革議題。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採取的辦法是小火燒溫水,常燒不斷火,有時還給添點冷水,而不是燒三把火。

書中還介紹說,習近平也證明了自己擅長因應派係不合,並周旋於不同聯盟之間。2007年習近平遇上了一個能展現其政治手腕的大好機會:一宗爆發於上海的貪污醜聞,牽涉到中共前黨魁江澤民派系中的多位官員;習近平被調任上海展現了他治理的鐵腕,但卻沒有與江澤民弄壞關係。

書中說,習近平成為中共7政治局常委之首,在7常委中有4位因出身或婚姻關係而被視為太子黨,其比例較中共建政以來的任何一屆政治局結構都來得大。

書中還透露,習近平有一個「影子內閣」,這個影子內閣的成員包括習近平童年時代的玩伴、後來成為具有改革思維的經濟學家劉鶴;鷹派將領、中共前國家主席劉少奇的兒子劉源;尤其是與他相交數十年的朋友王岐山。

書中總結,習近平相信中共面臨著來自內部的重大威脅。根據美國外交人員的說法,習近平的某位教授友人曾形容習近平對中國社會一切商業化的現象都嗤之以鼻,對其中充斥的新富有階層、官場上的貪污腐敗、喪失價值尊嚴和自尊,以及毒品和賣淫這類「道德上的惡」更是反感。該教授預期,成為最高領導人的習近平,「他可能會大刀闊斧地對付這些惡行,甚至會以犧牲新富階級為代價。」

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在位時,以腐敗治國,導致整個中共官場都腐敗糜爛,所有官員都只顧悶聲發大財。習近平上位后,即刻掀起反腐運動,被打的官員很大部分就是江系人馬。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