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一山:「賣給大山的女人」是出真正的悲劇

最近網友翻出一本舊賬,名為「國家恥辱」。說一個女人,多年前被拐賣,中間多經屈辱,被打罵、強姦,最後賣進山裡當媳婦。

又多年之後,她成了山裡的代課教師。2006年成感動河北人物,2007年事迹被拍成電影《嫁給大山的女人》。當時河北多個部門大張旗鼓宣傳電影,「學習郜艷敏寬廣無私的胸懷,善良仁愛的品質,無私奉獻的精神,在社會上倡導崇德尚義、大愛無私的社會風氣」。

一些媒體和宣傳部門的無知無恥,網友已罵得夠多。讓我覺得震撼的,是有人摘出的一段細節,當被拐賣的女人和買主丈夫,回娘家探親的時,女兒向父母說不願意回那個山裡,但是——

「父母說,希望你首先考慮公公婆婆他們一家人,如果你不回去,他們就人財兩空了。我說,我們可以還他的錢。父母說,不是錢的問題,他們也是農民,不容易,買你的錢,都是向別人借的。」

愚昧和善良如此詭異地糾纏在一起,真是最最冷酷的劇作家也編造不出來的劇情。

在以這姑娘事迹改編的電影《嫁給大山的女人》中,故事在關鍵情節上虛構了,把拐賣她的婆家,換成了救她的恩人。我不知道這背後是否有宣傳的壓力或考慮,浪費了多好的題材,要是不逃避現實,那會是多麼震撼人心的悲劇電影。

生活在太平環境的人,誰敢相信親身父母后續會將女兒推給買家,為買家設身處地考慮?這不是縱容販賣婦女行為嗎?這真是最令人痛苦的悲劇。唯有正視這悲劇,才能更好地理解販賣婦女的現實環境,才能理解販賣婦女總是難以杜絕的社會原因。

想起幾年前有親戚被騙去廣西做傳銷,我電話去勸解,無論怎麼苦口婆心,搜各種觸目驚心的資料念給他聽,都不管用。後來等他終於賠了錢回家,再詳聊時,我隱約理解當初那麼激烈的勸說,為何不奏效。

因為騙他入伙的不是十惡不赦的混蛋,也是從不偷不搶的老實人,愚蠢地相信這是真正的發財之道。看《中國,少了一味葯》就可知,傳銷的長盛不衰,和干這行業的很多人都是愚蠢的良民有關。因為愚蠢,很難被理性說服;因為良民,更具有欺騙性。

拐賣人口和這有某種相通之處,被賣的人命苦,買的那些人家,大多也是集愚昧善良於一體的苦命人。說,不通;抓,不忍。於是變成持續的底層相殘。

現在網友發起了「解救被拐婦女」的呼籲,但當她已經忍受默認了處境多年,生兒育女,融入大山,且被捧上「感動河北」的神位,如何解救起?

這是很無奈困局,靠輿論一時的激情義憤很難化解。惟其如此,美化迴避問題的行為更顯出無恥。不直面問題,不改良愚昧的土壤,把悲劇演成溫情劇,把個人的血淚史,變成人間大愛,對那姑娘是變相的侮辱和傷害。

這姑娘的自我救贖、對人寬恕之路,的確有著某種震撼人心、感動人心的力量,但這種感動和地方政府有毛關係呢?把公民個人的感動變成政府自我表彰的大功,卻不去承擔本該承擔的責任,何其荒誕。

迴避和遮掩愚昧是最大的愚昧。拐賣問題的長期存在,本不全是政府的責任。但政府對這些典型案例的遮掩,對更深層的追問和探討的壓制,卻等於把責任全攬到自己手裡。責任既大,做的卻少,只能活該挨罵了。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