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言:降准降息無法解開中國經濟困局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前兩天,央行再度祭出「雙降」大招,這是自去年11月以來,連續6次降准降息。剛剛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已下降至6.9%,為2009年一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雙降」表明,中共試圖繼續通過央行放水來對沖GDP增速的下滑,挽救雪上加霜的中國經濟

隨著中國經濟邁向1990年以來最低全年增速,2015年成為有史以來降息次數最多的一年,目前再次進入負利率時代,但中國過半企業利潤依然不夠償還銀行利息,大量社會資金仍游離於實體經濟之外。這一切表明中國經濟早已陷入超級流動性陷阱,降息降准的邊際效應已為零。因此,經濟惡化「倒逼」銀行降息降准的最終結局只能是,再次延遲資本泡沫破滅和經濟危機的到來。

除了三季度中國GDP首次破7之外,PPI已經連續43個月為負,投資、出口等增速也持續回落。資本外逃,老闆跑路,企業倒閉,工廠關門,中國製造業倒閉或撤離及其引發的失業潮,不僅重創中國的經濟,還對中共政權的穩定構成極大的危脅。

由於股市暴跌、人民幣貶值、產能過剩、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中共財政部長樓繼偉在9月4日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表示,中國經濟「未來五年嚴峻狀態將持續,說不定是十年」。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最近也指出,中國經濟正遭遇最嚴峻外部環境。

渣打銀行的一項新預測顯示,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總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在6月底達到了251%,遠高於2008年底的147%。在如此短的時間裏債務如此迅猛地增加,幾乎總會有金融風暴接踵而至。

中國目前面臨的經濟困局,正是過去十年經濟發展模式的必然結果,也是江澤民腐敗集團給習李留下的亂攤子。2008年為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中共啟動了4萬億刺激計劃。在內部不振、外部市場疲軟背景下,這種單純依靠政府投資驅動和銀行印發鈔票,來拉動經濟發展的舉措無疑是飲鴆止渴。這種罕見的貨幣擴張的結果,導致整個產業結構失衡,讓眾多企業在政府錯誤的信號引導下競相盲目投資,使得本來就已經過剩的產能更加無以復加。從而給今天的債務危機、銀行壞賬埋下定時炸彈。

為了挽救走入死胡同的中國經濟,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中共當局一改過去靠發行幾何級別貨幣量來拉動經濟發展的方式。央行在連續運用降准、降息傳統貨幣政策工具的同時,還使用SLF(常備借貸便利)、SLO(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MLF(中期借貸便利)等新的基礎貨幣投放工具,以及利用地方債務置換,發行地方債券,並準備採用所謂7萬億信貸資產抵押再貸款等舉措,來緩解地方債務危機,給油盡燈枯的實體經濟輸血。同時,還企圖繼續通過拉高股市,放鬆房地產調控和操控匯率來防止資本外逃和經濟斷崖式崩潰。

經濟學家許小年表示,無論下半年採取甚麼政策,中國經濟下行不會扭轉。

經濟學家吳敬璉早就指出,1995年制定的第九個五年計劃提出要實現中國經濟的轉型發展,十八年後,不但「型」沒轉成,反而出現了飲鴆止渴式的所謂「中國模式」。

他還曾尖銳的指出,大量事實說明,經濟改革和政治改革密不可分。然而,相對於經濟體制改革來說,政治體制改革更加滯後於實際的要求。這已經成為國民關注的焦點話題。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如果沒有政治體制改革,不但經濟體制改革難以深入,而且諸多社會矛盾也無法解決。

他明確表示,在繼續完成市場經濟改革任務的同時,積極而慎重地推進政治改革,既是未來中國改革的主題,也關係到中華民族的興亡和每個公民的根本利益,在這樣的問題上,容不得有半點猶疑。只有打破阻力,奮力過關,才能實現幾代中國人的夢想,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富裕、民主、文明的現代國家。

然而,政治體制的進一步改革,意味著各級政府進行自我革命,放棄和割捨自己的權力。因此,遭到了來自江澤民既得利益集團的各種阻力。他們或者竭力阻撓市場化改革的進行,力求保持尋租的陣地,或者力圖在改革中加進自己的私貨,把改革扭曲為新的尋租機會。今年6月中國大陸股災就是江派勢力人馬暗中操控所為。

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在即,10月底中央巡視組還將同時進駐「一行三會」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和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工行、建行、中行、農行。如果習王真能像外界所預料的那樣,做出驚人的舉動,並順籐摸瓜,揪出隱藏在阻撓市場化改革背後的罪魁禍首,才有望讓中國經濟真正的實現浴火重生。

文章來源:大紀元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