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志義:只有權力才可能引發經濟崩潰

一,計劃經濟的「短缺」是不是經濟危機?

中國經濟會不會「崩潰」?這要看我們怎麼理解「崩潰」。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非自然力帶來餓死幾千萬人,算不算「崩潰」?如果那不算崩潰的話,那世界上就沒有「崩潰」一說了。我們曾說社會主義沒有資本主義的生產過剩危機,但短缺是不是危機?社會主義的實踐已經證明,社會主義長期存在短缺。配給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一個普遍現象。主流意識形態吹噓中國前三十年建立了獨立的工業體系,是一個偉大功績。可中國在那個時代,那一項工業產品不是短缺?

危機是資源錯配。錯配是生產資源配置不當。經濟發展的唯一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體現是消費水平的提高。如果生產資源的投入不能帶來人民消費水平提高,此種投入便是浪費,此之謂危機。過剩固然是錯配,短缺難道不是錯配?過剩是有生產投入,卻生產了人民不需要或暫時不需要的產品和服務,短缺則同樣有投入,卻沒有人民需要的產品或服務的充足供應。有獨立的工業體系,卻沒有充足的工業產品供應,要這工業體系何用?如果一個國家說有鋼鐵產量多少多少,或者工業企業多少多少,或者GDP多少多少,很多甚至大多產品卻長期處於短缺,能說這個社會沒有經濟危機?投入很多,產品卻長期短缺,這種投入難道不是浪費?

市場經濟一個最本質的特點是以市場需求為生產導向。它不是理論上的,而由交易所決定,你生產的產品只有有人買,你的生產才能進行下去。買的人越多,你的收入越多。而買是為了消費,買的人越多,說明更多人的消費水平在提高。所以生產者追求更多收入的努力,會帶來社會消費水平即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計劃經濟或政府主導的經濟則完全不同。它是以官員意志為生產導向。那麼,計劃經濟或權力經濟有什麼特徵?

1,它以政府目標為經濟發展目標。雖然政府口頭上也是以人民需求為生產目的,但絕不會象市場經濟那樣以人民需求為唯一生產目的。政府目標包含有政治考量、官員利益、以至於個人面子等等因素。這就使官員決策經常脫離人民需求而造成生產資源浪費。「以鋼為綱」,「以糧為綱」只是專家在書齋中推導出來的,集中全力發展原子彈,明顯包含政治因素,而「面子工程」這樣的荒謬決策,也只有權力經濟才可能出現。

2,官員決策是一種主觀決策。市場經濟則是客觀決策。社會需求充滿個性,複雜多變,且不斷發展。任何人,那怕是天才,都不可能量化的預知社會總體需求、需求結構和需求變化。市場經濟中,社會個體是通過市場價格來預測需求,而市場價格(非政府規定而是自然形成的價格)是需求的客觀反映,所以市場經濟中可能有少量個體決策錯誤,但社會總體決策一定正確。計劃經濟對需求的預測則是一種官員想像,計劃經濟生產資源配置決策脫離人民需求的概率,比市場經濟高出百倍。

3,生產決定消費。國家生產什麼,生產多少,社會就消費什麼,消費多少。計劃經濟之所以沒有出現市場經濟那種一個或一批企業破產的現象,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它剝奪了個人的消費自由。計劃經濟是國家投入,國家指令生產,生產的產品由國家收購,再通過國家的權力分配到個人。於是消費由國家規定(計劃經濟時代的貨幣是一種分配憑證,即配給憑證,而非是商品交換的一般等價物),個人沒有消費自由。所謂的人民需求是國家確定或官員想像的需求,而非是建立在消費自由基礎上的需求,當然也就談不上以人民需求來安排生產。最典型的例子是文化消費,文化大革命期間,人民只能也只准看樣板戲,文化消費是政府指定的。

4,官員具有強大的資源調動能力,能根據自已的偏好,「集中力量辦大事」。但社會並沒有什麼「大事」,「大事」只是官員為了個人目的或主觀臆想出來的。當把所有資源集中於某一「大事」時,固然更有可能把這事辦好,卻由於資源過份集中某一項目,將擠占其它項目的資源,影響其它項目的合理髮展。經濟是一個相互聯繫的整體,任何突出單一項目的經濟,都是結構失衡的經濟。而結構失衡,既是浪費,也是危機的本質體現。木桶理論是短板決定木桶容量,同時木桶理論的另一面是長板也不能增加木桶容量。那「大事」辦得很好有什麼意義?過份的投入又何償不是一種浪費?

所以,如果我們把資源錯配和由這種錯配帶來的資源浪費,稱作經濟危機,則中國在改革開放前實行計劃經濟的時代,實際上是長期處於經濟危機中,其表現是國家進行了大量投入,有生產總量與規模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卻長期得不到提高,短缺的長期存在說明生產資源浪費巨大。其中還出現過由短缺帶來的餓死幾千萬人的經濟崩潰

二,市場化的改革摧毀了中國前三十年的工業體系

那麼,為什麼我們前三十年沒有出現以企業倒閉為基本特徵的經濟危機哩?因為國家控制了所有的資源、生產和消費。

在計劃經濟中,官員的任一項決策失誤,都由全社會買單。也就是說,它的扛桿率無窮大。因為它使用的是全民的錢。私有與市場經濟雖有扛桿率,但個人決策錯誤,個人仍是主要的損失承擔者。所以權力決策的任何失誤,都會波及整個社會。但由於社會承受力巨大,所以少量決策錯誤,在有扛桿率的市場經濟中,會表現為經濟危機(若干或一批企業倒閉),而在計劃經濟中,反而不表現為以企業倒閉為表徵的經濟危機,卻會使國家整體經濟發展能力下降。當這種決策足夠大(如五八年大鍊鋼鐵),造成資源極大浪費時,經濟必然崩潰。

市場經濟中,個體決策錯誤,不可能或很難受到國家保護,破產或危機既是錯誤的代價,也是錯誤的終止。更是阻止其向社會轉移錯誤的方法。市場經濟能較迅速的糾正錯誤並阻止錯誤擴大。而權力決策錯誤可以通過權力的強制力來維持某種錯誤。權力可以通過強大的資源調動能力,維繫一個錯誤項目很長時間。甚至可以通過強制控制消費(如壟斷或配給),來長期維繫一種不合理的生產。所以我們看不到計劃經濟時代的企業破產,卻不等於計劃經濟時沒有經濟危機。實際上,中國到文革結束時,由經濟危機的長期累積,國民經濟已經崩潰。

中國計劃經濟時代的經濟危機,在改革之後充分顯示了出來。改革是改計劃經濟為市場經濟。它的關鍵是改變國家對產品進行收購,再通過配給給予每一個人的生產消費模式。你生產的產品不再是國家叫你生產的,國家也不收購,再分配給予個人,而是要通過市場直接賣給消費者,於是消費決定生產。由此根本上改變了生產目的。當通過市場經濟使這種生產目的確立時,我們終於發現,中國所謂的「工業體系」,只是一個花架子。約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國營工業企業無法生存下去(大面積的國企破產)。也就是說,中國通過搜刮農民所獲得的資金,發展起來的工業體系,約有三分之二以上是浪費,這種生產並不能帶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是因權力的強力維持,才使它們沒有破產,並表現為那種表面上的經濟危機。

所以,改革既是一種體制的變革,同時又是一個破產的過程。有人說,中國前三十年的發展奠定了改革開放後經濟快速發展的基礎,這是謊言。中國的國有企業三分之二以上都破產了,怎麼可能是中國以後經濟快速發展的基礎?如果我們建國後,不搞公有制,不搞計劃經濟,而搞市場經濟,有二三十年的發展,一定會有相當規模的工業生產,而且是能夠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工業生產。由於我們搞了計劃經濟,結果二三十年的發展,雖然有工業生產規模,但大部分都白搞了。所以改革之後的發展,大體上是等於從建國初期低水平的重新開紿。我們搞了二三十年的計劃經濟,不僅白搞了,造成巨大(整個國家的)浪費,而且浪費了時間和發展機會。雖然不能說改革之後的經濟發展是完全重來,但由於國家資源的巨大浪費,長期制約經濟較快發展。

允許個私經濟存在發展和農村承包制,是市場經濟的開始。它很迅速的解決一些低層次的需求,如糧食,維持生計的基本生活品和服務等,並使其迅速消除短缺。中國經濟終於走上了以解決人民需求為目的的發展道路。但一些工業產品,仍是質量低劣,而且十分短缺,這說明所謂的中國工業體系無用。直到中國實行開放,國外資本技術進入,才帶來中國經濟實質上的高速發展。這一實質上的高速發展,不是表現為超過10%以上的GDP增長率。而是高質量的,具有現代技術的工業產品,在市場上湧現,並日趨進入越來越多的家庭。這些產品消費的擴大,表徵人民實際生活水平的提高。

支撐這種經濟發展有四種力量。A,中國私有經濟的力量,它迅速解決了人民一些較低層次產品和服務方面的需求。B,國外資本技術的進入,和其利用原國企的部分資源,成幾何級數的增加了高質量多品種的工業產品。C,掌握資源(包括能源)的國企通過兼并重組和國家的大量投入,規模迅速擴大,使工業發展達到一定程度上的均衡。D,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建設,如公路鐵路以及城市建設,為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由此帶來中國約十到十五年的快速發展。(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到2008年前後)

三,權力可能帶來中國經濟的崩潰

但中國的市場化改革並沒有從根本上撼動權力主導經濟的格局。它使中國經濟貌似而非真正的市場經濟。其表現是政府對經濟具有強大的管控力量。所以是權力經濟而非真正的市場經濟。當政府對經濟具有強大的管控力量時,必然通過權力把政府目標滲透進經濟活動之中。政府目標是多重目標,與市場目標只以提高人民生活(消費)水平為唯一目標不同,它或有部分目標與市場目標相重合。而政府另外的目標,如營造政績,顯示執政合法性,增加政府收入、甚至權力者個人的貪腐目的等,則常常偏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這一根本和唯一目標。又由於政府擁有強大的資源調動能力,資源的使用首先考慮政府目標,而非市場目標(即人民需求),因而形成浪費。中國目前的經濟危機即由此而來。

不要說那些政府主導的「面子」工程帶來的浪費,比如「奧運會」以及各地爭先仿效的「運動會」、「博覽會」、「國際大都市」、「開發區」等等華而不實的工程,只是顯示一種「聲勢」,並不能帶來人民生活水平實質上的提高。其投入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浪費。即便從實體經濟看,政府的引導和控制,也包含有政府自私和利益集團的個人目的。限於篇幅,我只舉兩例:

1,「出口退稅」。由中國與發達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差距帶來的經濟要素價格差異,中國一旦開放,在開放的初始階階,一定會走上「外向性」經濟發展道路,出現外貿順差是自然的。如果沒有貨幣管制和進口限制,增加的外匯會逐漸帶來商品進口的增加,由此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長期外貿順差,會使一國人民消費的總商品低於其生產的總商品,所以只是由出口增長而沒有相應進口增長帶來的經濟增長並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府實行「出口退稅」,是用人民的錢來支持出口,以長期保證巨額外貿順差,目的是什麼?是政府需要外匯。民主國家中央銀行獨立,貨幣可以自由兌換,外匯等於民間掌握,政府無法動用。中國的外匯則是政府可以動用的。所以當中國外匯儲備迅速增長,有經濟學者提出平均分給全體國民時,怎麼可能獲得政府贊同?政府在國內要用錢可以印鈔,在國際上撒錢沒有外匯則不成(還有貪官移民沒有外匯也不成)。所以用出口退稅增加外貿出口。表面上有打敗美國,經濟增長,就業增加等目標,實際上是政府為了掌握和使用更多外匯,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沒有關係。人民幣「內貶外升」充分反映政府這一目的。由於央行以美元為錨印鈔,人民幣在國內貶值,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同步貶值,同樣可以促進出口。為什麼政府寧願退稅,而死守匯率哩?因為人民幣對外貶值將會出現兌換壓力,中國的外匯儲備將迅速下降,政府那有這麼多的外匯可用,來體現大國的風采?

2,「寬鬆貨幣政策」。市場經濟國家也有貨幣政策,但主要是熨平經濟波動的手段,它當然也可用來刺激經濟,但必須假個體決策之手才能實現。它們的銀行是私有銀行,即便央行放水,貸款還是要遵循效益原則,因為央行放給它的「水」是要還的。同樣,獲得貸款企業是私有企業,還不起貸款是要破產的。但中國的「寬鬆貨幣政策」是作為一種政府投資手段,表面上要還,實際上可以賴賬。銀行本身就是國企,政府能讓破產?為了增加賴賬的力量,銀行貸款大部分貸給國企和地方政府,由此形成一個使用老百姓存款和國家超發貨幣(也是老百姓的錢),卻又不承擔經濟責任的龐大群體(國企和地方政府)。所以中國「寬鬆貨幣政策」所形成的投資拉動經濟增長模式,是建立在不負責任的官員決策基礎之上。那些國企和政府官員在貸款的時候,本就沒有想到要還。因為國家不會讓國企和政府破產。這種國家投資已產生巨大浪費,根據國家發改委徐策和王元的研究,1997-2013年國家無效投資的大體規模約為66.9萬億元,僅2009年以來的五年間,無效投資就有40萬億。如果在資本主義國家,一定是天大的經濟危機,不是一批企業破產,就是一批政府破產。但中國權力體制,能悄悄的把這種危機轉移到全國人民頭上,不使國企和政府破產,中國還是一片歌舞昇平。「寬鬆貨幣政策」所形成的經濟增長方式,或可保持表面上的GDP增長,卻無法提高甚至降低人民生活水平。反而給了貪官以巨大的貪腐機會。這個政策有什麼用?

中國現在有沒有經濟危機?國外學者說有,國內主流學者說沒有。但實際上中國已經產生經濟危機,只是被權力掩蓋並已經在向全社會轉移。有經濟危機不要緊,市場經濟中的危機,通過破產即個體承擔責任的方式,既可中止錯誤,又能阻止危機擴大,不使其向社會轉移導致經濟崩潰。所以市場經濟不可能出現象餓死人那樣的非自然因素經濟崩潰。但權力產生的錯誤則不同,權力很難承認錯誤,改正錯誤,並可以用權力製造一個新的錯誤,來維護原有的錯誤,錯誤的累積便是經濟崩潰。所以,只有權力才可能導致經濟崩潰。

中國經濟會不會崩潰?就看社會的承受力,即人民的承受力,能否承擔政府越來越多的並在向全社會轉移的錯誤。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