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報復社會」成流行 民怨劇升罩中國

【新唐人2015年11月28日訊】最近十多年來,中國社會的戾氣日漸濃烈,個人報復社會的極端暴力事件有越演越烈之勢。這些事件中,有為了維護自身權益而針對特定施害人的暴力報復,也有對弱小、無辜民眾的暴力洩憤。屢屢發生的以暴抗暴事件,讓人們不得不反思這背後的深層原因。

9月底發生的廣西柳城爆炸案,再次揭開了訪民絕望後血腥復仇的一幕。「民怨劇升」、「戾氣瀰散」成了當今中國社會的真實寫照。

《紐約時報》曾經梳理近年來發生的「報復社會」案件,發現一個明顯特徵:案件中的施暴者都是底層民眾,都遭受過不公正待遇,並且艱難維權後無人過問,最終被逼得鋌而走險,甚至自戕以引起社會關注。

今年5月,西安市一名拆遷負責人在公交站旁被當街砍死。當地媒體報導稱,兇手是駕駛摩的為生的拆遷戶郝建宗,長達6年的時間裏一直在尋找拆遷負責人復仇。

2011年5月,江西撫州市檢察院、臨川區政府大樓、藥監局等政府場所發生連環爆炸。當局稱事件造成3死6傷,在爆炸中死亡的疑兇錢明奇是當地農民,被強拆2次,上訪10年訴告無門。

2006年,甘肅農民錢文昭,衝進張掖市民樂縣法院,當場炸死縣委副書記、法院院長等5名中共官員。據悉,錢文昭不滿法庭對他兒子和兒媳財產爭端的判決,他兒子在被法院強制執行期間死亡。

維權律師李向陽認為,在當前中國司法獨立、公正嚴重缺失的情況下,底層民眾的冤屈無法通過正常渠道申訴,以暴抗暴的事件會越來越多。

李向陽:「當官的,他們這些達官顯貴們,他們已經形成了一個既得利益集團,他們凌駕於法律之上,任意的踐踏法律,踐踏平民百姓的人格尊嚴。平民百姓是無法爭取到自己的權益的,就在這種情況之下以暴抗暴成了老百姓必然的選擇。」

不過,施暴者除了針對與其有恩怨的具體個人或群體,也有涉及無辜民眾的案例。這種沒有明確對像的報復行為,近年來在數量和規模上也呈上升趨勢。

2013年6月,福建廈門人陳水總低保申請屢屢失敗,最後火燒公交車導致47人死亡;同年7月,山東人冀中星上訪多年未果後,在北京機場引爆炸彈。

2010年3月,福建南平市外科醫生鄭民生,持刀連續猛捅13名小學生,短短55秒內,8名學生喪命,5人重傷,場面淒慘。

政治社會學學者于建嶸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暴力洩憤事件的根源是中國的政治體制,強勢力量的「壞榜樣」和傳染作用,使中國社會變得越來越「狠」。如雇用黑社會充當政府打手進行強拆;以勞教和非法拘禁打壓上訪者;有錢有勢者開豪車公開撞人等。

面對當前體制下「強者通吃」的不公現狀,于建嶸認為,民眾必然會轉向暴力化。

前陜西電視臺編輯、記者馬曉明:「人民群眾也應該儘可能的用理性和平的方法解決問題。但是我最後說的這個願望它是有限度的。你現在看來,我們社會上出現的非常慘烈的報復,最後尋求同歸於盡的這種解決辦法,這種手段,它都是被逼的沒有其他任何道路可以再走了,就是忍無可忍了。」

事實上,無論是施暴者,還是倒在血泊中的體制基層官僚,抑或是遭無辜牽連的民眾,都是這個體制下現實中的受害者。

評論認為,或許從中可以得到的教訓是,永遠不要對他人的苦難無動於衷,因為對罪惡、不公的沉默和放任,很可能會為下一件涉及自己或親人的不幸事件,埋下伏筆。

採訪/易如 編輯/李明飛 後製/肖顏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