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二郎腿」跟「二郎神」有這樣的關係! 你可知「二郎神」的原型到底是誰?

【新唐人2016年01月20日訊】人們常把一條腿擱在另一條腿上的動作叫做「翹二郎腿」,它與傳說中神通廣大的二郎神有關。二郎腿,也就是二郎神的坐姿,即坐時將一條腿放在另一條腿上面的姿勢。四川川王廟正殿上所塑二郎神像,以及都江堰二王廟舊時的二郎神像,都是這個姿勢。

二郎神桀驁不馴,不聽調遣,憑藉其自己的強大力量,我行我素。因為二郎神是玉皇大帝的外甥,再加上其實力強悍,有一條兇猛的哮天犬在身邊,更是無人敢得罪。在民間傳說里,關於二郎神的傳說和描述沒有定論,有多種指稱。有時候極凶極惡,不明是非;有時候卻是一位拯救百姓的英雄。

關於二郎神的指稱,比較通俗的是指《封神演義》中的楊戩。據說,楊戩自從娘胎里出來,額上就多生一隻金睛眼,能看透天地陰陽動態非凡。正在其父母恐慌之時,忽然來了一位老人,自稱是玉鼎真人,請求楊家割愛。楊戩父母答應后,真人就將楊戩抱回仙山育養,並加以排脫凡胎,授予真道,騰雲駕霧,變化無窮,五遁並臻,顯成肉身成聖,構成忘年不休之人神。到了商紂無道,王位該休之際,楊戩奉命下山順應天命,扶周伐紂,功勛彪炳。事聞上蒼,玉皇降旨敕命值日公曹及二郎神,職司統轄天庭五營將兵大元帥,鎮守凌霄金城寶殿。

當然,也有不認同《封神演義》故事的,《朱子語類》就認為二郎神是蜀郡太守李冰的次子。也有說法說二郎神其實是從遙遠的西陲傳到內地來的。此外,印度有個毗沙門天王,也稱北方天王,他是個武神,手托寶塔,他的二子叫獨健,是二郎神的雛形。外國神傳入中國,難以被百姓所接受,於是,獨健被套上了唐初名將李靖的名字,二郎神就變成了李靖。後來經小說的一再加工,二郎神又變成了楊戩。二郎神神通廣大,在《西遊記》里還戰勝了孫悟空,不過《西遊記》對二郎神這一形象的描述並不詳盡。

二郎神的原型到底是誰?綜合起來有以下幾種說法:

1、隨大禹治水的功臣
傳說上古時,諸龍失管,天下大水,禹奉命率眾治水。剛開始,禹由於沒有經驗,往往耗費了大量精力卻無功而返。后經人指點,他馴服了一條名叫應龍的孽龍,這是一種有翼的龍。大禹命孽龍用尾巴劃出多條江河水道,水患遂解。《楚辭•天問》曰:河海應龍,何畫何歷?就是指這個傳說。上古傳說沒有文字記載,古音「二」與「孽」、「龍」與「郎」相近,時間長了,人們就將「孽龍」傳說成「二郎」。按照這種說法,二郎神的名字是以訛傳訛,本非行二,自然也就不會有一個大郎哥哥了。

2、治水功臣李冰的次子
他當時協助李冰修築都江堰,不遺餘力,積勞成疾,死後升天化神。此類傳說見於文字記載的時間,似始於北宋。《宋會要》記宋仁宗嘉佑八年封永康軍廣濟王廟郎君神為惠靈侯,並言「神即李冰次子」,表明「二郎」即次子之意。南宋范成大曾任四川制置使,大概曾去瞻仰過這位「郎君神」,其《吳船錄》稱:「崇德廟在(永康)軍(今灌口鎮)城西門外山上,秦太守李冰父子廟食處也。」《通俗編》引《朱子語錄》進一步點明:「蜀中灌口二郎廟,當時是李冰因開離堆有功立廟。今來許多靈怪,乃是他第二兒子。」據說都江堰二郎神廟中的像,描繪的就是他的形象。該廟的二郎神像原為坐像,右腿擱在左腿上,正是二郎腿的樣子。上世紀七十年代,該廟修整,將神像改為立姿。

3、李冰手下的兩個副官,即二侍郎
都江堰廟原名二侍郎廟,后被誤傳為二郎神廟。支持此說的證據是1974年都江堰水中出土的三個石像:一是李冰,背有「××太守李×」字樣;另兩個有「××侍郎」字樣,下款刻有二侍郎廟等模糊字樣。若此為正解,則二郎神的名號亦為訛傳。

4、趙二郎說
據《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三九引《龍城錄》載,隋朝時有個趙昱,隱居青城山學道,因隋煬帝迫其入仕,出任四川嘉州太守。時有老蛟興風作浪,成一方禍害。趙昱乃持刀投江,沒入水中,與老蛟大戰,頃刻間江水盡赤,石岸半崩,吼聲如雷。最終趙昱左手持蛟首,右手持刀,奮波而出。於是州人頂戴,奉為神明。其後趙昱棄官隱去,不知所終,但又在嘉陵江水漲溢為患時,幾度「顯神」。唐太宗從地方官的奏摺中獲知后,即封他為神勇大將軍,在灌江口為之立廟。

據學人考證,《龍城錄》乃宋人王銍託名唐柳宗元而撰,有關趙昱人江斬蛟的事蹟,應在五代時已經流傳,王銍只是作了總結並加以記載。而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三稱,在唐太宗封神以前,當地民眾已為趙昱立廟於灌江口,俗曰灌口二郎。北宋真宗時,益州大亂,張乖崖奉旨入蜀治之,曾詣祠下求助於神,事後請皇帝追尊聖號,曰「清源妙道真君」。從此,這位「二郎神」聲望日隆,宋元時代小說戲曲及民間傳說中的二郎神,基本上就是這位趙二郎的形象和「神跡」,並對其後《西遊記》、《封神演義》等神魔小說中二郎神形象的塑造產生了重要影響。

5、「羊二郎」的諧音
另外,也有人提出「楊二郎」可能是「羊二郎」之諧音。如有專家認為灌口二郎的原型是古羌民祖先神大禹,殺羊祭神是羌人的習俗。再證以《博物志》「川西楊姓為羊化子孫」的傳說、無義可釋的川地羊名(羊蒙山、羊渠縣、羊飛山)以及「民祭賽(李冰)者率以羊,殺羊四五萬計」的一種祀神習俗,更可推知川中楊姓大都是移人農耕地域的禹裔牧羊民族羌人所改,且能證明無論什麼形象或姓氏的灌口二郎神都是羌氐人始祖大禹的變體。

6、外來神祗的本土化
《十國春秋》記,五代時,前蜀王衍「被金甲,冠珠帽,持弓矢而行。百姓望之,謂如灌口襖神」。唐末五代時灌口便有被甲持弓的神像,就是由這條史料獲知的。《說文新附》釋「祆」,稱:「祆,胡神也。從示,夭聲。火千切。」有人考證此「襖神」即波斯的拜火教神祗,而西南一些少數民族確有火崇拜,故推測二郎神之原型應是隋唐時從西域傳進中國的波斯神靈,其後才逐漸本土化。

總而言之,關於「二郎神的原型」之說,真的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到底孰是孰非,期待各位高手撩撥歷史迷霧,探得答案!

──轉自《看中國》 有刪節

(責編:嘯天)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