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壞賬核銷潮再起 陸銀行新招遮虧損

【新唐人2016年02月22日訊】日前,中共8部委聯合發文,要求各銀行徹底核銷壞賬,處置殭屍企業,大量投放貨幣。外界認為,這次為了去除前些年盲目發展造成的產能過剩而採取的壞賬核銷潮,超過90年代末的國企改革,目前銀行正採取各種新招掩蓋虧損

2月16號,央行、發改委、銀監會等8部委聯合發文,明確各銀行要準備出手核銷和處置各種呆壞賬。要用足用好現有核銷政策,加快核銷進度,做到「應核盡核」。

《經濟觀察報》報導稱,這一輪調整,等於新一輪銀行呆壞賬核銷大潮登場。背後還包含:整體貨幣投放量將會大幅提高;工業信貸兩極分化;以工業企業不良資產、應收賬款為試點的資產證券化開始擴圍。

大陸金融分析師任中道認為,前些年的盲目發展,大量放貸,造成產能過剩,貸款收不回來,產生了大量的壞賬,直接影響到銀行業,及整個中國經濟,因此當局發佈8部委意見。

大陸金融分析師任中道:「這個文件主要突出一個問題,就是準備將銀行的壞賬進行核銷,因為銀行體系出了問題,不管中共央行如何向市場放水,實體經濟仍然沒有得到好轉,中國經濟的下滑仍然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上一輪中國呆壞賬核銷大潮,發生在上世紀90年代末,當時付出核銷銀行國企壞賬、國企破產重組、巨額財政撥款、工人下崗等慘重代價,使國企又活了過來。不過,政治學家和經濟學家們普遍認為,當時所謂的國有企業改革,造成權貴資本家和大面積下崗工人而形成的貧富差距,正是這些年來社會矛盾激化的原因。

《經濟觀察報》分析,當時儘管是不徹底的國企改革,但因為加入世貿和投資驅動的「黃金十年」,因而熨平了改革的陣痛。這一次啟動的改革,要解決的問題就更複雜了。

報導還指出,從前兩年鋼鐵、光伏、造船等行業接連出現企業破產案例來看,其實銀行已經啟動了債務核銷,只不過今年債務核銷將會更加集中化和規模化。

美國《彭博社》報導說,目前中國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上升到了10年來的最高水平,去年四季度不良貸款餘額同比上升了51%。

《彭博社》的另一篇報導指出,中國各商業銀行掩蓋虧損越來越有「創意」了,他們使用信託或資產管理計劃放貸,並把它們記錄為應收款項,而不是貸款。

中國金融智庫研究員鞏勝利:「銀行的應收款,貸出去的款就要變成爛帳,這樣一變,數據看上去就漂亮了一些。」

《彭博社》引用德國商業銀行的估計說,目前中國各銀行應收款總額為11.5兆元。把貸款變為應收款的做法可能在五年內導致1兆元人民幣的損失。

除了商業銀行把應收款變為貸款來掩蓋虧損外,是否還有其他掩蓋手法?

鞏勝利:「中央銀行,我看了一下,現在它把以前3個月內的貸款(統計)變成了一年期的貸款(統計),每3個月3個月一次的統計數據,變成了一年期的,那麼總體來看數據就減少了很多,大的數據就漂亮了很多,爛帳更看不到了。」

中國金融智庫研究員鞏勝利說,因為中共的國有企業和銀行,承擔著政治任務,因而中共才一次次的給它們銷毀壞賬,2009年,中共簽約給沙特阿拉伯建高鐵,一年後虧損41億元,就是其中一個例子。而虧損造成的損失, 鞏勝利認為還是採取發行貨幣的方式來彌補。

實際上,8部委發文的同一天,央行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已經增加3.42萬億元,其中當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貸款增加了2.54萬億元,比啟動4萬億投資刺激計劃的09年1月,還超出了9000億元。

採訪編輯/劉惠 後製/舒燦

相關文章
評論